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铁克里克山位于塔里木地块西南缘,被认为是塔里木板块的褶皱基底.其前寒武纪地层主要由前人认为的"古元古代埃连卡特岩群"和"长城纪塞拉加兹塔格岩群"组成,保存有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纪地壳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定年结果显示,埃连卡特岩群绿泥方解石石英片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值主体集中于736~810 Ma,780 Ma 年龄数据构成峰值;塞拉加兹塔格岩群变凝灰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值介于779~792 Ma之间,其加权平均年龄为787±1 Ma.这些测点相对应的锆石CL图像、U、Th含量和Th/U比值具有岩浆锆石特征,同时,这些峰值年龄具有较好的谐和性,可以作为相应地层的最大沉积时代,指示其形成于新元古代南华纪.通过对铁克里克山地区的埃连卡特岩群和塞拉加兹塔格岩群的物质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和新的精确年代学数据对比分析,可以推测二者地层可能为同一地层,其形成时代下限应为新元古代早期,为塔里木板块南缘前寒武纪基底存在Rodinia 超大陆裂解事件的物质记录.塞拉加兹塔格岩群中锆石Hf 同位素分析表明,787 Ma 左右的锆石颗粒具有负的εHf(t)值和约1900 Ma 的两阶段Hf 模式年龄, 说明塞拉加兹塔格岩群主体是由古元古代的地壳物质重熔后再沉积形成的,为古老地壳的再造.约1986 Ma的捕获锆石εHf(t)值变化于-2.3~5.0之间, 两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241~2813 Ma,具有正和负的εHf(t)值, 指示这些锆石的母岩中存在古元古代的新生地壳和太古宙地壳再造.  相似文献   
62.
冈底斯构造带中段申扎一带存在下奥陶统阿雷尼格阶最底部的笔石化石带Tetragraptus approximatus,其下伏有一套浅变质的火山-碎屑岩地层,对其中的流纹岩采用锆石LA-ICP-MS测年,获得14个点的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500.8±2.1)Ma,首次确定了冈底斯中西部地区寒武系的存在。根据地层组成初步分析,其形成时处于浅海相沉积环境,为活动构造背景,同时指出冈底斯构造带寒武系的存在并非是局部现象,很可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63.
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混杂岩带中不同成因类型镁铁质—超镁铁质和高压—超高压岩的组成、俯冲-碰撞-折返机制及形成演化过程等关键地质问题,在柴北缘鱼卡地区开展了解剖地质填图工作,取得了系列新认识: 查明了深俯冲地质体与原地岩块的接触关系,表现为早期韧性—脆韧性剪切带接触,后期叠加逆冲推覆; 查明了深俯冲地质体中榴辉岩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表明榴辉岩原岩在峰期变质之前就发生了分层剪切; 查明了片麻状花岗岩体内部榴辉岩的产出特征,榴辉岩以鱼卡岩群残蚀体产出于片麻状花岗岩体中; 厘定了深俯冲地质体内部变形序列,识别出4期构造变形组合,表现为挤压型变形,指示本区经历了多期挤压汇聚作用; 明确了超基性岩体的就位环境,与深俯冲地质体为侵入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64.
对祁连造山带西段最古老变质岩系之一的北大河岩群的碎屑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其沉积作用发生于1400~863Ma之间,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古元古代。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河一带北大河岩群片麻状斜长角闪岩中获得(724.4±3.7)Ma的谐和年龄,为原岩(辉长岩)的形成时代,该年龄相当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地质记录。此外,还获得1949~1184Ma之间的捕获锆石年龄信息。该项研究对确定祁连造山带存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进一步限定北大河岩群的形成时代介于1400~724Ma之间。  相似文献   
65.
赵振明  李荣社 《地质通报》2006,25(1):221-225
把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已完成的1:25万区调成果报告中有关河流和湖岸地貌的剖面、实测数据提炼出来,将其位置点绘于同一张水系分布图上,然后根据不同位置、不同的剖面、不同的测试数据进行区域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中部和东部地区,河谷、湖岸地貌都具有100 kaBP、10 kaBP、5~6 kaBP的阶地,这3个时期东西部河谷、湖岸地貌的形成具有同步性;②昆仑山中部地区具有70 kaBP的阶地,昆仑山东部地区具有50 kaBP的阶地,这2个时期昆仑山东西部河流、湖岸地貌的形成不具有同步性.对该地区河流、湖岸地貌成因分析后认为,除气候作用外,河流阶地、湖岸阶地对高原北部的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表现为从西向东抬升速率逐渐减小,总体上同一地方从老到新抬升速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6.
青藏高原北部茅口晚期地层缺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北部二叠纪地层分布广泛,化石丰富,尤其是早—中二叠世地层层序完整,且产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等化石,晚二叠世地层分布较为零星,仅局部地区有保存。通过对1999年以来在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开展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等资料的分析,结合大量的野外观察,发现中、晚二叠世之间普遍存在着沉积间断,表现为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或假整合以及晚二叠世地层的大量缺失。与华南区对比,普遍缺失中二叠统茅口阶顶部的Yabeina生物化石带,相当于本带所代表的茅口晚期地层是缺失的,这对于建立青藏高原北部地层序列,探讨沉积—构造演化史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牵头指导、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承办的《西北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会》,于2006年4月6-9日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举行。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各项目承担单位、专家评审组的领导、专家及与会代表共5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张国伟先生作为特聘专家亲莅会议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主任庄育勋研究员、翟刚毅处长、于庆文副处长全程参加了会议,并共同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由原新疆地矿局总工张良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潘桂棠研究员、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林圻研究员、原青海地矿局总工任家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20余位区域构造、区域地质、区域岩石和地质矿产方面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认真听取了各项目成果汇报,在集中讨论和充分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部署的9个项目、19个图幅(包括英吉沙县、艾提开尔丁萨依、克克吐鲁克、康西瓦、岔路口、恰恰、阿克萨依湖、玛尔盖莱卡、玉帽山、岗扎山、库赛湖、不冻泉、曲麻莱县、治多县、杂多县、仓来拉、玉树县、达日县、久治县幅)、18个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11个图幅获得优秀级、8个图幅获得良好级。  相似文献   
68.
概略综述了青藏高原北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多方面所获得的9项主要进展和新成果,阐述了这些成果不仅对揭示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组成、形成、演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国土资源综合评价、利用也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9.
北祁连造山带肃南地区是阴沟群的典型分布区,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硅质岩、变质泥岩及砂岩组成。本文对阴沟群上部2件粗砂岩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龄的测定,分别获得最小谐和年龄(425±2)Ma、(425±5)Ma,代表其形成时代可能为早—中志留世,说明肃南地区原划为早奥陶世的阴沟群可能存在不同时代的物质组成,其形成时代需要进一步的厘定。碎屑锆石谐和年龄分布特征表明,其物源主要来自南部的中祁连地块(800~1000 Ma、1600~1800 Ma),其次来自北祁连岛弧和同碰撞/碰撞后花岗岩(425~510 Ma),而源自北部华北板块的沉积物(老于1800 Ma的锆石)则极少。  相似文献   
70.
通过野外考察和前人资料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群红藻山组之上存在一个区域性的不整合,其中发育铁质风化壳、沉积间断、地层的缺失、侵蚀作用特征。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存在古生物组合、沉积环境的突变。界面以下为碳酸盐台地沉积,界面之上代表了冰水沉积到海相潮上—潮间带沉积,上覆黑土坡组—红铁沟组—皱节山组,依次沿着不整合面向上超覆,反映了不整合发育之后的又一次海进过程。该不整合界面可能代表了新元古代晚期该地区裂谷盆地的伸展阶段的构造响应。该区域性不整合的发现,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对全吉群内部整合关系的认识,说明全吉群需要解体。该不整合可能发生于成冰纪—埃迪卡拉纪。该时期的不整合面上、下生物面貌和沉积环境的变化或突变,可能与新元古代晚期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和全球雪球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