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疆和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复杂的国际形势,制约着我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由此引发的海洋权益的维护。文章论述了这一问题的现状及产生背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应用数字荧光测汞仪进行水中痕量汞测定的一点经验和体会,以及仪器使用和样品处理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3.
提出了一种分析多数据流变化趋势的新方法。该方法引入集对分析思想,使用峰值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简单、数据量小。实验表明,峰值的变化趋势较能真实地反映数据流的变化趋势;同时,本方法对解决样本点个数不一致的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4.
裂隙岩体流固耦合问题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采用离散元软件UDEC对裂隙岩体发生节理剪胀的渗透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基于现场调查的裂隙信息统计生成裂隙网络岩体模型。 通过固定垂直应力、不断增加应力比RS(RS=水平应力/垂直应力)使岩体出现剪胀,采用库伦滑移节理模式对岩体在剪胀过程中的渗透性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发现:当应力比较小(RS3.1)时,节理水力隙宽、流速、渗透系数等参数都随着应力比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降低; 而当岩体出现剪胀现象之后(应力比大于3.1),发生剪切滑移和剪胀现象的节理控制着裂隙岩体的总体渗流行为,与不考虑节理剪胀的计算结果相比,岩体渗透能力出现了显著增长。这一结果表明,剪胀对裂隙岩体渗透性的影响是显著而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5.
广东省石油学会、四川省石油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二届生物礁及礁型油气藏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八年六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13个省市、36个单位从事生产和科研的地质专家、教授95人参加了会议.会期收到论文60余篇,会上宣读了25篇.深圳市领导、深圳市科协领导及科协秘书长、深圳市石油协会理事长到会祝贺,市主要领导在大会上讲了话,这次会议是在著名地质学家、生物礁研究导师南海西部石油勘探公司曾鼎乾总工程师的倡导下召开的,叶连俊等老专家、老学者纷纷来电祝贺,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6.
深部粘性土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拟建矿井龙固矿深部粘性土的微观结构,并进行了力学强度的测试,初步探讨了其工程地质特征及影响因素,其结果可为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
深部砂土三轴高压卸载结构变化的CT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取自山东巨野矿区埋深近 6 0 0m的深部砂土样,在三轴试验机上进行围压为 12MPa的三轴卸载试验,同时用CT装置探测试样在试验全过程中内部结构变化,并对纪录的CT图片进行了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分析了深部砂土在高压卸载条件下变形和破坏结构性变化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28.
利用一种新方法得出了某矿中央泵房的岩体强度指标。同时,分别利用岩体强度指标和岩块强度指标计算了泵房围岩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岩体强度指标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9.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指数,通过量化的危险性指数分级,划分了岩溶塌陷的危险性大小,这种方法对今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岩溶塌陷的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针对深厚表土层对煤炭资源开采可能带来的安全生产及地表环境破坏问题,利用分形理论方法研究了鲁西南地区大埋深粘土的微孔隙发育规律。研究表明,该区深部粘土孔隙累计分布与孔径大小之间在双对数坐标下具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0以上。说明深部粘土中孔隙分布的分形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而分维值能真实地反映粘土孔隙特征,可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它也是土体孔隙定量描述的有效途径。这种粘土的孔径大于1μm左右时,其分维值在2.5~2.6。同时得出︰孔隙孔径2μm左右是该区深部粘土孔隙性质变化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