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8 毫秒
71.
地球流变学是20世界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构造地质学边缘学科,基本上具备了较籽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它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流变学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已成为近年来在构建地质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主要方面之一。本文简述了地球流变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介绍了B.Wernicke(1990)等级作者对大陆一大陆边缘碰撞盆岭-盆地区壳内变形特征的最新认识,阐述了它们壳内变形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72.
志留纪是晚加里东运动对塔里木盆地古地理和古构造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构造变格阶段,以全盆地规模的不整合面为界,前志留纪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古环境转变为志留纪以海相碎屑岩沉积为主的古环境.开展志留纪沉积充填序列及岩矿特征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塔里木盆地该变格阶段构造运动特征及其沉积充填响应.为此,精选柯坪露头区志留系出露...  相似文献   
73.
中国西部大型盆地的深部结构及对盆地形成和演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地球深部结构和动力过程的重要手段。文章简单介绍了岩石圈地震层析成像的几种基本方法。相对于人工震源地震勘探,基于天然震源的地震层析成像是提供盆地基底和周边深部背景的有效和极其经济的手段。笔者最近得到了中国大陆岩石圈高分辨率表面波层析成像的三维S波速度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地震和噪声互相关的数据,大大提高了射线覆盖,结果显示了中国西部与青藏高原接壤的三大盆地(塔里木、柴达木和四川盆地)共同特征:(1)盆地上地壳速度很低,反映了盆地沉积层很厚;(2)相对于周边山系,盆地中、下地壳的S波速度较快,上地幔顶部尤其明显;(3)盆地的地壳厚度比相邻的山脉区薄,同时莫霍深度在盆山结合带变化大。盆地内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存在明显的横向结构,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基底东西向中央古缝合带在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速度、莫霍面深度图中有清楚显示。笔者推测区域构造挤压的影响很可能涉及盆地的整个岩石圈,进而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盆地形成的机械模型,即挤压隆升沉降模型,认为在挤压环境下,较弱的周边山系的岩石圈增厚和隆升,高强度的盆地块体在重力均衡下整体沉降,形成陆内叠合盆地。挤压应力可能导致巨大的塔里木和四川盆地产生岩石圈范围的褶皱变形。在西部盆地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新生代的印藏碰撞和新元古代以来的多次构造运动产生的岩石圈挤压对西部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可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自1985年在桂西北中三叠统浊积岩中发现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以来,该区己受到世人所瞩目。本文在简介区域地质背景与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侧重于金矿成矿作用分析。通过对成矿的三源(矿源、水源、热源)、构造(导矿、容矿)、物理—化学条件与运移—沉淀机制和成矿过程分析等,得出中三叠统浊积岩系为容矿岩系之一,而非矿源岩,成矿时基底存在区域岩浆热液活动的认识;并指出在求取元素丰度值过程中所剔除异常值性质的判断时,采用了柯氏正态检验法、岩石孔渗性、镜质组反射率与牙形石色变指数等研究方法的成果。还探讨了右江浊积岩盆地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产金层位分带性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75.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与中国大型叠合盆地海相油气聚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思田 《地学前缘》2006,13(6):22-29
20世纪60年代板块学说的诞生为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该领域有关地质历史中洋、陆重建、古地理和古气候成果已被石油地质家用于全球石油聚集和分布规律研究。在中国,王鸿祯先生是对活动论构造古地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先驱。文中阐述了笔者对他的概念体系和学术思想的理解和应用。当前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大型叠合盆地古生界和早中生界海相油气已被证实为我国今后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领域之一,这就更需要用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思想和方法重建地质历史过程中盆地及烃源岩的形成环境,以预测大型油气系统的分布。  相似文献   
76.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的超压体系广泛分布于凹陷中央及古隆起区。根据砂岩储层中异常超压形成特点划分为自源型、垂向传导型和侧向传导型超压体系。自源型超压体系主要是由于快速不均衡压实等原因所致。传导型超压体系是由于垂向或侧向上输导体与更高超压流体囊连通,通过超压流  相似文献   
77.
断裂带流体作用及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解习农  李思田 《地学前缘》1996,3(3):145-15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流体活动与断裂作用密切相关。断裂带流体活动不仅影响断裂发生、发展、封闭和断裂强度,而且影响到断裂带附近矿床的形成。断裂带活动为流体循环、水岩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流体的再分配是断裂带中应力积累和释放的响应。流体压力和剪切压力的耦合变化影响断裂带摩擦作用中剪切强度的变化,进而控制断裂发生和停止。因此,断裂带流体活动的幕式变化指示了断裂活动事件或地震活动旋回。  相似文献   
78.
胶莱盆地东北缘中生界粗碎屑岩段的沉积层序及含金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周江羽  李思田 《沉积学报》1998,16(1):140-145
胶莱盆地属于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东北缘广泛出露中生界的粗碎屑岩系。在对其进行详细的野外宏观描述、室内微观鉴定及样品含金量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粗碎屑岩段的沉积物组成、沉积类型和微观特征,建立了该岩段在不同地区的垂向沉积层序及典型展序组合类型。不同的水动力条件是造成砾岩层内部结构复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指出研究区粗碎屑岩段形成于干旱、近源快速堆积的陆上冲积扇环境,且探讨了其含金性。  相似文献   
79.
北部湾盆地的现令地温场具有不均一性,这种特征除与基岩埋藏深度有一定关系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活动热流体有关。地壳热结构分析表明本区的大地构造背景比较稳定,放射性产热元素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略。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以及粘土矿物等参数,对盆地的古地温场做了探讨。最后,运用Mckenzie模型模拟了盆地的热演化史。  相似文献   
80.
内蒙古自治区是建国以来新发现大煤田数目最多的省区之一。在本文论及的大兴安岭以西(个别盆地已分布到山系脊线)至东经108度附近,含煤的晚中生代断陷盆地达80个左右。这些盆地的面积一般在两千平方公里以内,大多属中小型盆地,但以发育有巨厚煤层且埋藏较浅为特色,煤层累计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