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4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0 毫秒
71.
72.
基于MODIS的河南省秸秆焚烧遥感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  李舒婷  段平  张驰 《测绘工程》2018,(1):42-46,51
文中采用MODIS二级产品MOD14数据,以火点像元亮温特征为依据,提取2000、2008、2014年每年5月29至6月14河南省秸秆焚烧火点分布,分析秸秆焚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河南省14年间秸秆焚烧火点个数和面积呈上升趋势;14年间河南省秸秆焚烧由北部和中部地区逐渐向西南和东南地区扩散,且西南和东南地区的秸秆焚烧现象较为严重,其中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等市秸秆焚烧现象较突出,安阳、焦作、新乡等市秸秆焚烧现象明显减弱;结合2014年河南省空气污染指数分析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表明:秸秆焚烧会对空气质量污染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3.
文章以哈尔滨市某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山体阴影和太阳阴影体两种方法,通过ArcGIS软件平台分别构建了建筑物日照分析模型,并在有效日照时间段进行了城市建筑物的时态模拟。按照我国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考虑了建筑物和窗口,研究建筑物日照和阴影遮挡的情况,提出了适用于从整体到局部的城市建筑物精细化日照分析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满足不符合日照标准建筑物的判定要求,但两者模拟结果有所差别,前者约占建筑物总数27.5%,而后者约占建筑物总数14.2%,且窗口约占建筑物窗口总数34.8%。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构建自动化城市建筑物日照分析模型,拓展了GIS在建筑物日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4.
SAR偏移量跟踪技术估计天山南依内里切克冰川运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动性是冰川的一个主要特征,监测其流速变化可以为冰川物质平衡和冰川灾害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研究利用2007-2008年的7景ALOS/PALSAR影像和偏移量跟踪技术提取亚洲最大的山岳冰川之一--南伊内里切克冰川的运动场.ALOS/PALSAR影像的时间连续性和南伊内里切克冰川的冰碛覆盖为SAR偏移量跟踪技术获取连续的冰川表面流速提供了基础,然而冰川积累区降雪、附加冰带消融、陡坡区域裂缝发育等客观事件的发生对速度的获取仍有局部影响.尽管如此,本文仍得到了整个冰川不同季节的平面运动场,并且在所有6个时间段内观测到的运动场非常吻合.详细地分析揭示南伊内里切克冰川运动具备以下规律:流速由轴部向两侧递减,由源头向下至雪线处运动速度逐渐增加,然后再向末端逐渐递减;流速大小和坡度大小呈非线性正相关,坡度从1°突变至16°时,冰川运动加速会导致裂缝发育;夏季受冰川湖影响,尾部分支流速能激增至96 cm/d;暖季速度会高于寒季5~10 cm/d.该冰川的冰舌主体日平均速度为20~50 cm/d,局部最高速度可以达到65 cm/d.在冰舌上提取了一些样点的速度作统计,结果显示各个时段中所有样点的平均速度最高可达33.3 cm/d,最低可至27.9 cm/d.冰舌部分的速度和2004年的数据相比下降了约5 cm/d.  相似文献   
75.
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可使地球表层或内部应力发生变化,进而产生灾害事件。获取灾害事件与灾害过程的关键地学参数对于准确理解灾变过程、科学解释灾变机制、正确拟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InSA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导致的灾害事件与灾变过程的参数反演。本文首先介绍了InSAR卫星的发展和地表形变监测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InSAR地学参数反演在地震、火山活动、地下水抽取、矿山开采、冻土冻融、冰川运动、地下流体迁移等各类潜在致灾事件中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InSAR地学参数反演存在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相似文献   
76.
微藻处理养殖尾水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有关一定盐度范围内海水养殖尾水的微藻处理研究较少。本试验调配了两种盐度(16和26)的海水养殖尾水,以空白组作对照,设置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初始接种密度梯度(5×105、1×106、2×106和3×106个/mL),研究小球藻对海水养殖尾水中不同形态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小球藻在海水养殖尾水中生长良好,可有效去除尾水中的氮磷营养盐,16盐度组中各初始藻密度组对NH4+、NO3-和总溶解态氮(total dissolved nitrogen,TDN)的去除率分别为85.03%~85.87%、60.87%~63.70%和54.53%~57.6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6盐度组中除5×105组外,其余藻密度组对NH4+、NO3-和TDN的去除率分别为87.23%~88.16%、56.70%~57.79%和53.31%~54.62%,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小球藻初始接种密度对尾水中氮盐的去除无显著影响。除5×105个/mL组外,16与26盐度组中对TDN的去除率无显著差异,表明盐度变化对氮的去除无影响。随着初始藻密度的升高,16和26处理组对总溶解态磷(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TDP)的去除率均上升,分别为76.13%~99.53%和63.72%~96.83%,表明藻初始接种密度的升高可促进尾水中磷的去除,且盐度升高没有影响小球藻对磷的去除。本研究获得了不同初始接种密度小球藻对一定盐度范围的海水养殖尾水的吸收利用特点,可为海水养殖尾水的生态化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及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新海  李佳  刘超  匡兵  蔡大伟  侯娇 《地理科学》2022,42(4):611-621
以2009—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各城市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对其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进行探究与分区。结果表明:①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集聚特征显著,省际、省内差异明显;区域上,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格局;规模等级上,随着城市规模等级降低而递增。②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是众多因素交互驱动的结果,且各驱动因素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呈现出空间带状或片状分布规律。③ 根据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可划分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环境规制和科技投入水平主导的东南地区;生态资源禀赋主导的华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空间集聚主导的西南地区;土地市场化主导的西北地区;人口集聚、土地财政、基础设施水平主导的东北地区。未来应因城施策、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措施来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8.
地理距离越相近的空间单元其相似性越高,但传统遥感影像分类常忽略像素空间坐标信息的重要性。该文提出一种将传统空谱信息与像素坐标耦合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为避免数据过拟合现象,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特征进行重要性评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利用不同分辨率的卫星与航空遥感影像数据,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3种模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相比传统仅使用光谱和纹理信息,耦合像素坐标信息的遥感影像分类可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全局地理空间位置信息,利用地理单元越相近则性质越相似规律,提高遥感影像分类效果,在不同样本量、不同模型下的分类精度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79.
为进一步认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海洋生物体内放射性水平及公众辐射剂量的影响,本研究对日本福岛核事故后采集自西北太平洋的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器官组织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巴特柔鱼各内脏器官中总α和总β的活度浓度明显高于其他软组织,其中以肝脏最为明显;巴特柔鱼各内脏...  相似文献   
80.
李佳 《地下水》2012,(2):210-211,215
以三江源为例,基于生态、经济、社会三者耦合的模型,运用生态旅游双向责任制度,从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方向全面剖析三江源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结果表明,曲麻莱县、称多县和玛多县为极度脆弱区域,应重点保护,囊谦县和玉树县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达到既保护生态,又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