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四川西部乡城-稻城-得荣中带地区矿点进行岩石化学特征分析及典型矿床(点)对比,该区域内浅成岩体属于亚碱性岩体,又分为钙碱性系列和拉斑系列(TH)2大类.从微量元素角度判别了相关矿点的构造背景并预测了相关矿点的成矿潜力.处于火山弧环境的足鸡顶地区的花岗细晶岩具有与热液有关的成铜矿潜力;红卓、那郎地区具有很好的找铜矿潜力;措岩体具有一定钨锡矿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72.
兰坪盆地新生代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制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兰坪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包括勐野井组、等黑组、宝相寺组、金丝厂组和三营组等,岩性有砂岩、泥岩和砾岩.由于盆地内部断层纵横,新生代地层的横向对比比较困难,研究揭示新生代地层的物源对于恢复盆地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探讨盆地演化与构造演化的关系等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根据砂岩、泥岩和砾岩胶结物的La/Th、La/Yb、Cr/Th、K/Rb、K/Th、Zr/Hf、Th/Sc、U/Th比值以及δCe和δEu等地球化学参数并结合沉积相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兰坪盆地新生代沉积物存在三种物源组分:即深源卤水、基性-超基性岩和长英质岩石.金顶地区存在长英质岩石、基性-超基性岩和深源卤水三种物源混合的现象,啦井地区则存在长英质岩石、基性-超基性岩物源的混合.河湖相碎屑岩的Cr/Co比值可以指示物源区的距离远近,这个比值越小则物源区距离越大.  相似文献   
73.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不停地运动、分异和演化过程;它不仅存在着圈层结构,而且伴随其自转和公转的离心力,以及核幔间的温度差、压力差、密度差、粘度差、速度差和放射性蜕变热等动热机制, 同时存在着以地幔柱和地幔流体作用方式的物质垂向运动;这一过程,不仅直接向地壳带入核幔成矿物质,而且通过流体自身的超临界性质,将沿途活化已有初步富集的成矿物质转移至地壳适宜部位集中成矿。因此,大多与深大断裂有关的矿床,其成矿作用多与成矿物质的垂向运动密切相关,进而可能具备深部成矿的条件。研究从地幔柱和地幔流体作用入手,探讨了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背景,揭示了开展深部找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4.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布东拉金矿床位于中拉萨地块西段,矿体受北西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产出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矿化蚀变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包括石英-自然金-黄铁矿阶段(S1)、石英-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2)和石英-碳酸盐矿物阶段(S3).文章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测、包裹体显微测温、包裹体显微激光拉曼分析、群包裹体成分分析和群包裹体H-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S1阶段流体均一温度为330~350℃,盐度w(NaCleq)为9.0%~11.0%,密度0.82~0.86 g/cm3,压力为(100~140)×105 Pa,深度为1.0~1.4 km;S2阶段流体均一温度为300~309℃,盐度w(NaCleq)为7.0%~9.0%,密度为0.80~0.85 g/cm3,压力为(70~120)×105 Pa,深度为0.7~1.2 km;S3阶段流体均一温度为210~230℃,盐度w(NaCleq)集中为2.0%~3.0%,密度为0.84~0.90 g/cm3,压力为(50~80)×105 Pa,深度为0.5~0.8 km.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布东拉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含有少量CO2、SO2、N2和CH4;液相中阴阳离子主要为Ca2+、Na+、C1-和SO2-4.各热液脉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H2O值为-101.3‰~-90.7‰,δ18OH2O值为-0.75‰~5.06‰,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及少量岩浆水.研究表明,含金成矿流体沿着断裂从深部封闭体系运移到浅部的开放体系时,迅速突破临界状态,减压沸腾导致金属物质的沉淀,形成各种类型的矿脉及矿化.布东拉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中低密度、含少量CO2、SO2、N2、CH4的NaCl-CaSO4-H2O体系的浅成地下热水,表明其可能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5.
扬子地台西南缘大红山群红山组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红山群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该区域上变质级别相对较高、形成时代较老的地层单元。本文以侵位于大红山群的侵入岩、红山组顶部的变质火山岩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LA-ICP-MS 方法对侵入岩、变质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定年。石榴黑云钠长片岩、变质辉长岩(DFe1406)和石英钠长石斑岩中锆石为岩浆锆石,3个样品的锆石数据点沿谐和线较集中分布,n(207Pb)/n(206Pb)年龄为约1.7 Ga 到约1.5 Ga。变质辉长岩(DFe1454)中锆石为变质锆石,n(207Pb)/n(206Pb)年龄从约0.8 Ga到约0.7 Ga。结合已有同位素定年资料,可得出如下结论:(1)限定了大红山群中部红山组的成岩年龄为1673 ~ 1643 Ma;(2)获得了侵位于红山组变质辉长岩中的变质锆石n(207Pb)/n(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7489±57 Ma,表明大红山群经历过约750 Ma前的变质,确定大红山群经历850 ~ 750 Ma的变质作用,可能与Rodinia 超大陆裂解期岩浆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76.
本文在简要介绍分形技术及分形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分形模型研究了化探数据的元素含量与对应面积,发现数据存在分形结构,并确定了化探数据的异常下限,经和传统方法处理后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分形处理结果较传统方法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7.
雪宝顶绿柱石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雪宝顶绿柱石的晶体化学、矿物谱学、热释光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雪宝顶绿柱石化学成分具有富碱、富水、过渡金属离子以Fe^3+、Fe^2+为主的特点。碱金属离子,水和F^2+存在于绿柱石结构隧道中,隧道水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Ⅰ型水可以进一步区分为Ⅰ1和Ⅰ2两亚类,Fe^2+主要与隧道水结合形成水合离子「Fe^2+(H2O)」。Fe^3+主要占位于绿柱石AlO6八面体中的Al  相似文献   
78.
川西乡城-稻城-得荣地区地处川西高原,相对高差一般大于2 000 m,高山深切割现象显著.地质背景以及表生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复杂,找矿标志不明显,找矿难度大.采用传统化探方法可能漏掉部分异常强度不大而可能成矿的异常;或者是矿体有一定埋藏深度而异常较弱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找矿效果.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方法解决了低背景区和高背景区弱小异常的识别问题,克服了采用全区统一异常下限给异常识别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79.
川西热香铜矿含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香铜矿位于乡城大断裂上盘娘拥复向斜次级旺央向斜核部,是川西地区新发现铜矿床,成因上与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热香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集Rb,Th,U和Ta,而Ba,Sr,Ti强烈亏损.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相对富集,分馏程度较重,负Eu异常显著(δEu=0.08-0.21).而通过微量元素构造环境投图、成岩年龄及区域构造环境演化历史分析,初步认为热香含矿二长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阶段(65~15 Ma)由于陆内走滑作用.岩浆在板内裂陷环境中引发地壳浅部岩石大规模熔融侵位而成.  相似文献   
80.
1地质背景研究区隶属于三江成矿带,位于北羌塘—昌都陆块、南羌塘—左贡陆块、班公湖—怒江陆块的交界处,赤布张错—澜沧江断裂带和班公湖—怒江断裂带呈弧形贯穿该研究区。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古-中元古界、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等地层,受到断裂控制而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