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岭南四大名园与世界文化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竑  李丽梅  保继刚 《热带地理》2003,23(2):176-179,198
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申请标准入手,通过对广东旅游发展及岭南四大名园价值和地位的分析,探讨了广东四大园林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指出岭南四大名园进入世界遗产行列是新世纪广东旅游发展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扩大知名度,建立品牌效应及构建粤港澳大旅游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后,文章对岭南四大名园申报世界遗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2.
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和古地震探槽等多方法手段,重点开展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南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安丘—莒县断裂南段在浅部由2支高倾角兼有挤压逆冲分量的断层组成,其中一支出露地表,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逆冲分量,是全新世活动断层,而另一支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23.
地理信息系统(MAPGIS)是一个集当代最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大型智能软件系统;是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通过对多种要素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利用遥感与重力多源信息对郯庐断裂带苏鲁段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应用构造地貌学方法分析了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活动及地貌特征;基于Parker界面反演法,利用变密度模型计算了莫霍面深度;随后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局部重力场进行分离,进而分析研究了苏鲁段地壳密度非均匀性及深部地壳结构.沿苏鲁段断裂带发育的水系错断、断层陡坎...  相似文献   
25.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等方法,对废黄河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研究。浅层地震勘探结果表明,废黄河断裂由南北两条主干断裂组成,南支断裂倾向NE,北支断裂倾向SW,总体为一地堑形式,断裂宽度为1~2km。在地震剖面上,废黄河断裂的各个断点都是以断错基岩面为特征,并未断错第四系内部层位。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果显示,废黄河断裂断错了中更新统层位,但未断错其顶面。在凤山一带发现1条废黄河断裂的次级断层出露,结合断层泥胶结程度、测年结果和地貌特征等判断,该断层最新活动为中更新世中期。综合以上研究工作成果,判断废黄河断裂早期为左旋活动,第四纪以来表现为张性活动,其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受构造背景的控制,徐州地区发育的NW向断裂明显较相邻的鲁西南地区的NW向断裂活动性弱。  相似文献   
26.
对江苏省溧阳2次破坏性地震发震构造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康明  熊振  李丽梅 《地震地质》2012,34(2):303-312
1974年、1979年在江苏省南部溧阳地区相继发生了震级分别为5.5级和6级的2次破坏性地震,其中1979年的6级地震是现代发生在江苏省陆域内震级最高的地震。2次地震相隔5年,极震区基本重合,说明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属同一活动断裂。不少学者经过考察认为这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与NNE走向的茅东断裂有关。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溧阳震区开展了大量浅层人工地震探测、高密度电法、钻探及地震地质考察,随着资料的积累以及对震区余震的精确定位,人们对溧阳地震的发震断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2次地震的主震及其余震均沿茅东断裂以东2km的金坛-南渡断裂分布,2次主震震中均位于金坛-南渡断裂南段与近EW向的溧阳-南渡断裂相交会的区域内。因此,笔者认为这2次溧阳地震的发震主断裂应为金坛-南渡断裂。  相似文献   
27.
江苏高邮-宝应交界4.9级地震震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台网监测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介绍了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4.9级地震的基本特征,给出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现场宏观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本次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杨汉苍-桑树头断裂有关.以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对震害进行分析,提出了本地区地震烈度评价标志,并给出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根据砖混结构、砖木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认为水网地区地基条件差、抗震能力差、建筑质量差和年旧失修是房屋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针对地震灾害的地区性差异,给出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能力和加强中强地震孕震发震研究等建议,以期为震害调查和地震灾害的预测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开展的野外调查、深部构造和运动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具有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特征;郯庐断裂带第四纪的逆冲活动主要受西太平洋弧后扩张的动力学因素控制;南华北与北华北地块深部构造特征和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是导致郯庐断裂带各段活动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Based o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s4. 9 earthquake at the juncture of Gaoyou and Baoying in Jiangsu Province on July 20, 2012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have also been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tectonic features and site macroscopic survey, the occurrence of the earthquake wa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Yangchacang-Sangshutou fault. Based on site survey data, both 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seismic intensity of this region and the seismic intensity maps have been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brick-concrete structure and brick-wood structure, the main reasons of serious damage for buildings are poor foundation conditions, low seismic bearing capacity, po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and disrepair.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s of earthquake damage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advice on accelerating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against earthquake disaster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eismogenic research on strong and moderate size earthquake is proposed, which will be possibly helpful for earthquake damage survey,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