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245篇
地质学   404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2014年6月17日17∶00,东昆仑项目组帐篷传来清晰稳定的远程信号,这标志着河南省地质找矿远程指挥系统在矿调项目得到成功应用。远程指挥系统以综合数据库为核心、鑫诺七号卫星为数据通道,形成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综合分析及信息发布全过程的综合系统。在远程指挥方面具备信息通信、信息分析决策、远程会商等功能。与系统配合测试的是青海省卡巴纽尔多地区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工作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东昆仑  相似文献   
102.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上海沿海3个浮标站的逐小时的2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进行分析,发现两种风速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通过建立两种风速的回归方程,获得了估计极大风速的客观方程,对3个浮标站,单站一元一次回归方程都能很好得反映2 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的关系,实测极大风速与拟合极大风速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1 m/s;3个浮标的拟合数据都是以正偏差为主;3个浮标拟合偏差2 m/s的样本数都在5%以下。利用WRF模式预报风速进行极大风速试报,结果表明,3个浮标实测极大风速与预报极大风速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2 m/s,偏差4 m/s的样本数在10%以下,TS评分均在74分以上,建立的极大风速客观预报方程的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3.
黄河口凹陷流体包裹体成藏年代和充注期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包裹体技术已被证实在含油气盆地的成藏年代和运移期次的研究中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关于包裹体在成藏期次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但系统介绍包裹体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则少见。为推动该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本文从样品制备、分析仪器、流体包裹体镜下特征、均一温度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油气成藏年代与充注期次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在黄河口凹陷油气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确定了该凹陷普遍发育较低成熟液态烃包裹体、成熟气液态烃包裹体、较高成熟气液态烃包裹体和气烃包裹体3类包裹体,确定了黄河口地区沙河街组油气充注至少有3期:第1期、第2期油气于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开始注入储层(10~5Ma),第3期较高成熟油及伴生气于第四纪开始注入储层(小于3Ma);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还确定了位于黄河口凹陷与渤中凹陷交界的BZ25构造第1期油气来源于渤中凹陷。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及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采用“大井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确定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279 m3/h,预算结果为矿井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黑龙江省东部七星河盆地是一新生代聚煤盆地,其含煤地层为古近系宝泉岭组、新近系富锦组。宝泉岭组由各级砂岩、泥岩、炭质泥岩以及褐煤组成,发育滨浅湖相、深-半深湖相、三角洲平原相,属于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富锦组主要由泥岩、粉砂岩、中砂岩、含砾粗砂岩及煤层、炭质泥岩、硅藻岩组成,发育滨浅湖相、扇三角洲平原相,分别属于湖泊沉积体系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层序SI相当于宝泉岭组,发育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煤层主要发育高位体系域中后期,成煤环境以滨浅湖淤积沼泽为主。层序SII相当于富锦组,主要发育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局部地区发育低位体系域,煤层亦主要发育高位体系域中后期,成煤环境以扇三角洲淤积沼泽和滨浅湖淤积沼泽为主。层序SI、SII的高位体系域中后期,盆地基底沉降速率和物源供给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淤积沼泽、滨浅湖和滨浅湖淤积沼泽环境,发育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106.
列廷冈铁多金属矿床不仅是西藏林周盆地已发现的众多铁多金属矿床中工业价值、找矿远景最好的矿床之一,而且是冈底斯成矿带Fe、Cu、Mo、Pb、Zn等多矿化元素组合的典型代表。本次研究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方法,对列廷冈矿床8件辉钼矿进行了精确定年,首次明确了矿床成矿时代。测试结果表明,辉钼矿模式年龄为(60.97±0.92)Ma~(63.19±0.93)Ma,等时线年龄为(62.28±0.66)Ma(MSWD=0.74),矿床形成于古新世,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阶段在冈底斯成矿作用有关。矿床辉钼矿Re含量变化于0.54×10-6~84.72×10-6,指示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壳幔混源。列廷冈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厘定,对于区域上开展古新世铁多金属矿床的找矿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如何通过定量计算选择最佳波段组合一直是TM等多波段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利用Erdas提供的可视化空间建模工具( Spatial Modeler )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指数( Opti-mum Index Factor ,OIF)的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TM遥感影像最佳波段组合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快速有效,极大提升了TM等多波段遥感影像最佳波段组合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08.
在简要回顾GIS软件和组件式GIS的发展之后,经过对比分析,提出同时支持两大主流开发平台——.NET和Java EE是新一代GIS组件的必然选择,并对可能实现的几种模式加以讨论.提出基于“共相”思想的C++扩展模式是最为彻底和完关的解决方案,最后介绍在“共相”思想指导下的新一代组件式SuperMap GIS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9.
110.
豫北和鲁西地区寒武系苗岭统上部δ13C演化表现为下降趋势,芙蓉统下部δ13C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显著正漂移,这次δ13C正漂移出现在三叶虫Chuangia带内,可与世界各地芙蓉统排碧阶的δ13C正漂移(SPICE)对比。δ13C演化趋势与三叶虫、牙形石、浮游植物的繁盛与萧条表现出一定的耦合关系。苗岭世晚期三叶虫大规模绝灭时期,δ13C呈逐渐降低趋势,苗岭世末期新的三叶虫科大量出现时期,δ13C呈上升趋势。另外,海平面升降对δ13C演化具有明显的影响,海侵时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其δ13C呈逐渐增大趋势,高水位早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δ13C值,高水位晚期或海平面下降期沉积的碳酸盐岩的δ13C呈逐渐下降趋势。海平面变化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生物群落演化、碳同位素组成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