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196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643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塔里木灌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韩路  王海珍  曹新川 《气象》2002,28(4):53-56
根据塔里木灌区阿拉尔气象站1961年1月-1999年12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灌区近40年的气候变化,得出近40年来塔里木灌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4.60mm/10年),秋季降水量却呈下降趋势(-3.45mm/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065℃/10年),冬季变暖的趋势(0.849℃/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171℃/10年);年极端低温的上升趋势(0.569℃/10年)大于年极端高温的下降趋势(-0.095℃/10年)。可以70年代末为界将近40年塔里木塔区气候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相似文献   
10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脆弱带遥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8个典型样地的植被指数取样实验和图像计算结果发现,这8个样地植被指数随着水、热因子的季节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绿波推移”和“景观更替”规律。在中国东部湿润的季风区(样地1-3),随着纬度的增高,其月平均植被指数与月平均气温有较大的相关。发现降水相对丰沛的地带,热量和光照条件的变化成为植被生长和变化的自然限制因子;而在中国北方森林-森林草原-典型昌原-荒漠草原-荒漠地带上,随着从东部(湿润地区)到西部(干旱地区)干湿条件的更替,月平均植被指数与降水多寡有较大的正相关关系。在8个样地上都呈现出共同的规律,即定向风的分布与植被指数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逆相分布的“套合关系”。尤其在时间上有相逆套合关系,这正是中国北方沙尘暴和沙漠化加剧的自然原因。本研究定量地给出了我国陆地不同经纬度带生态系统脆弱季节和累积时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3.
滑坡的远程实时监测控制与数据传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我国地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尤以滑坡监测,往往会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目前的技术状况,利用网络通讯,研究和开发地质灾害远程实时遥控、遥测与数据双向传输已成为可能。这项新技术会使灾害监测的管理者、决策者与专家随时观察灾害现场监测参数变化,通过监测网络将处理意见反馈到监测站点。这将对实时观测灾害现场动态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4.
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测的微震四维观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微震一般是微米级的自然连续振动,振动频率在10几赫以下;地微震观测技术,早已应用到工程勘察及地震安全性评价领域,并已列入相关规程。受观测、解释及成果应用水平的限制,以前的应用主要是定时定点一次性观测(在静噪条件下),考察场地三维方向振动特性,提出构筑物抗震设计要求。由于该项技术良好的可 拓展性,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利用定时定点的微震观测,推民场地地层构造、振动特性。20世纪90年代,偶见国外应用其进行一些监测工作的零星报道。地微震四维观测即空间三向振动特性随时间的变化,以自动长期连续观测系统有效监测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其观测的设备和技术方法须适应自动长期连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5.
微量元素在植物光谱中的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微量元素与植物光谱特征的研究是光学遥感定量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利用高光谱地面光谱仪(GER)在湖南黔阳地区不同地质地球化学背景下的同一垂直剖面上分别测量了岩石、土壤植物(林灌草)的反射光谱曲线和植物叶片的8种微量元素含量。通过研究微量元素Fe,Mn,Cu,Zn,Co,Cr,Mo,B与植物(包括林灌草)反射光谱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Co的含量与植物光谱绿区(0.56μm附近)反射率存在强的负相关,Mn,B,Mo和Zn分别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和光谱响应。  相似文献   
106.
PLC控制的教学机械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LC)教学机械手的研制。它是一个水平/垂直位移的机械设备,用来将工件由左工作台搬到右工作台,在PLC控制下可实现手动及自动等多种工作方式,为学习PLC的原理及应用提供一种理想的示教装置。  相似文献   
107.
关于《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介绍法国统计学家G.Matheron的地质统计学均要求对母体作出多种假设。例如假定母体服从正态分布,二阶平稳性等等。由此须对分布参数(如均值)展开各种讨论。因而从统计学的分类上,它应属于参数地质统计学。地质现象的复杂性是有目共睹的,自然界中满足它们假设条件的观测对象实在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采用较复杂的克里金变式以试图使观测数据符合这一理论,但它明显地增加了费用而降低了稳定性,它们的“最优性”充其量也只能是近似的。从统计理论和实用角度两方面看问题,较理想的估计方法应能在给定母体的一组观测时,有一个合理地拟合观测数据的简单模型,它应要求较简单的假设条件,同时模型应具有稳定性,能将特异值的干扰作用,以及有限观测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08.
新疆克里雅河下游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广东庞西洞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矿床地质、矿物包裹体及向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庞西洞银矿受韧性-脆性剪切构造带控制,成矿与燕山期同熔型花岗岩有关。矿床围岩蚀变钾化、黄铁绢英岩化强烈。成矿流体K~+>Ca~(2+)>Na~+>Mg~(2+);SO_4~(2-)>Cl->HCO_3->F-;CO>>CO_2>CH_4。流体低盐度(2.2wt%~4wt%NaCI)、弱酸性(pn为4.6)、密度0.81。成矿温度270℃,压力700×10~5Pa,fo_2=10(-39)~10~(-41),fs_3=10~(-12)~10~(-15),为中深中温岩浆热液银矿床。这类矿床是我国银矿新类型,许多方面与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特征相似,在粤西、桂东极具远景。  相似文献   
110.
万建文 《湖南地质》1993,12(3):155-156
横江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关系密切。该带中央为揉流褶皱带,往两侧至边缘依次出现鞘褶皱、a型褶皱、b型褶皱。带内发育的拉伸线理方向与剪切带走向近于垂直,旋转石香肠指示剪切运动方向为北西一南东向右型剪切,表明本带为韧性推覆剪切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