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1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水准面异常场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剑 《地学前缘》2001,8(4):449-452
以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形、地震层析成像、沉积层底面、Moho面及岩石层底面资料为基础 ,讨论了由地形起伏、地球内部各界面以及物质密度不均匀引起的大地水准面异常的计算方法 ,正演计算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岩石圈内部物质不均匀产生的大地水准面异常 ,并把从全阶大地水准面异常中扣除正演模拟得到的岩石圈大地水准面异常与不同阶次波段的大地水准面进行比较 ,以寻求表示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幔物质不均匀的大地水准面异常球谐函数的最佳阶次。结合地震层析成像资料分析结果得出 ,表示青藏高原及邻区下地幔、上地幔及岩石圈物质不均匀的大地水准面异常球谐函数的阶次范围分别为 2 6阶 ,7 60阶和 61 3 60阶。  相似文献   
32.
康滇地区重力场分离、密度反演与地壳构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福珍  方剑 《地震学报》2001,23(4):391-397
康滇地区位于我国著名的南北向活动构造带的南端,是中蒙经向中轴强地震带和巨大的地壳厚度变化带的一部分.由于该地区是地震活动的预测危险区,且资源非常丰富,引起了广大地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采用对地壳内部密度分布最为敏感的重力场资料进行场分离、平差、反演等数学处理,求出地壳平均密度和深度10~100km各层的密度分布;综合其它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康滇菱形块体与其东侧和西侧不论在构造特征还是地球物理场特征方面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3.
《系列世界地图》及其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列世界地图》是本世纪初诞生在我国的创新性地图作品,该图以东、西、南、北四种视角,从经度、纬度两种方向,准确地将世界地理和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回顾了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概况,给出了近几年《系列世界地图》在国家科考、国防科研和地学研究中的应用事例,介绍了《系列世界地图》的普及和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34.
Short wave gravity anomaly is correlated to sea floor topography in the gravity field of Taiwan and its adjacent seas. Gravity values of 200 × 10-5ms-2 at Yushang and -160 × 10-5ms-2 at Liuqiu sea trench are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gravity values in this area.Bouguer gravity anomaly reflects not only Moho interface undulation, but also fault distribution.The inflexion of gradient belt of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is a spot liable to earthquakes. Middlelong wave geoid is the best data to invert crustal thickness. We calculate crustal thickness by using geoid data, and the maximum value is 38km; the minimum value is 12km in Taiwan and its adjacent seas.  相似文献   
35.
利用2个较新的S波层析模型SEMUCB_WM1和S40RTS进行瞬态地幔对流在三维球坐标系下的数值模拟,得到全球大尺度核幔边界(core-mantle boundary,CMB)起伏,其幅度约为-5~5 km,形态分布主要表现为太平洋区域和非洲南部下方核幔边界的隆升及环绕这2个区域的核幔边界凹陷。  相似文献   
36.
华北地区岩石圈三维密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剑 《物探与化探》1999,23(3):179-184
利用华北地区的2°×2°网格S波速度三维层析成像结果和15°×15°的网格平均布格重力异常,采用约束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得到了华北地区岩石圈内6个层面上的密度分布结果.反演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岩石圈密度极不均匀,反映了区内强烈的构造活动特征;层内密度分布与大地构造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的构造单元存在着密度差异,断裂带表现为密度异常梯级带;壳内存在着低密度层,华北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主要发生在这一深度上,可能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37.
本文利用GOCEL2观测重力梯度的五个独立分量(T_(xx),T_(zz),T_(xy),T_(xz),T_(yz)),联合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垂直重力,反演计算了青藏高原及邻区0~120 km深度岩石圈三维密度结构.将经过低阶项改正、地形效应改正、沉积层界面起伏效应改正得到的剩余重力及重力梯度异常值作为观测值,以改正剩余量归一化权重作为观测权重,基于Tikhonov正则化理论建立反演目标函数.反演过程中,利用地震层析S波速度转换密度作为初始约束,通过非等权最小二乘迭代法计算得到最终反演密度.反演结果表明:(1)40 km深度,青藏高原内部为中地壳,表现为低密度,邻区为中下地壳,表现为高密度.青藏高原内部中地壳强低密度层主要分布在高原边界.其成因是印度板块俯冲和周围坚硬块体阻挡作用导致在高原边界形成的高应变积累闭锁区,为壳内低密度软弱物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80 km深度,青藏高原上地幔顶部显示出低密度的特征.高原内部东、中、西密度特征差异明显,低密度以95°E为中心线呈东西对称分布.以班公一怒江缝合带为中心,在拉萨块体和羌塘块体内从北向南出现了"低-高-低"的密度分布起伏特征.该特征与GRACE得到的莫霍面起伏特征一致,结合大地构造结果,这种起伏特征验证了印度、羌塘块体从南北两侧分别向喜马拉雅、拉萨地块挤入的双向俯冲模式.(3)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内,地壳高密度异常较地震波速异常明显偏低,表明古老的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比想象中更冷、更坚硬.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内壳、幔高密度的结构特征,对应地幔物质上涌.  相似文献   
38.
利用武汉市九峰站CWR C032型超导重力仪和沙洋地区的Lacost G型、ET型弹簧重力仪,对2009-07-22发生在长江沿线的日全食进行了重力观测。首先,对超导重力仪在日全食期间的观测数据扣除重力固体潮汐及气压影响后,分析其幅度变化,没有发现日全食期间及前后出现幅度异常的"重力谷"。同时,对G型和ET型重力仪观测数据采用数字滤波器法及多项式拟合重力潮汐法扣除固体潮汐影响后,同样也没有发现日全食期间及前后出现幅度较大的异常。重力实测数据处理和分析表明,2009年日全食期间并未发现"重力谷"现象。  相似文献   
39.
地球的正常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重力学的水准椭球和麦克劳林-皮蔡奇椭球出发,根据作者近十几年研究发表的参数椭球、纬向密度、准等位条件、似水准椭球等一系列观点和内容,提出"地球正常密度"概念,并求解出"地核椭球-壳幔椭球层"模式的地球正常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40.
全球地幔密度异常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剑  许厚泽 《测绘学报》2000,29(Z1):16-20
利用扣除地形、莫霍面和核幔边界起伏影响的中长波大地水准面异常和全球地震层析成像资料,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方法反演计算了全球地幔6个不同层面上的密度异常分布。分析了全球密度异常与板块构造的关系,探讨了全球密度异常分布对板块运动的作用。全球地幔密度异常结果表明存在两个主要的密度异常中心:一个位于东经80°,北纬0°;另一个位于东经240°,北纬10°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