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对攀枝花地区金沙江水系沉积物中九个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发现,重金属在支流与金沙江交汇点下游处含量高于上游处,这说明金沙江有一定的自净化能力。通过分析可知,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u>V>Ti>Mn>Cr>Zn>As>Co>Pb,其中Cu、V、Ti、Mn污染严重,Pb为轻度污染。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攀钢冶金区、攀钢选矿区、攀钢采矿区以及攀钢尾矿坝。  相似文献   
52.
根据西南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种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以及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建立不同灾种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判别模式。对四川康定城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53.
钒的生物效应及其环境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间的关系,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钒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有益。过量则有毒。钒的毒性大小取决于钒的总量、钒的赋存价态和赋存形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钒的生物效应、环境中钒的来源及环境介质中钒的赋存状况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4.
人为扰动与平衡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响应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系统有一定的环境影响,地质环境系统对矿业活动也有相应的响应。人为扰动导致矿山地质环境出现扰动响应。扰动响应多为负响应。人工修复推动矿山地质环境走向新的平衡,表现出平衡响应。平衡响应多 为正响应。在讨论地质环境系统对矿业活动扰动响应和平衡响应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为扰动与平衡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55.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是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之中的一对孪生体,由此构造了盆山系统。盆山系统是陆块相互作用、岩石圈层圈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循环系统和能量的交换系统。盆山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造山带和沉积盆地之间一切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盆山间的耦合关系。盆山系统是中国西部中新生代构造的基本格局,并有单测盆地型盆山系统和双测盆地型盆山系统两种基本类型。小陆块拼合、多旋回构造运动和陆内构造活动强烈等是中国西部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的地质背景。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盆山间耦合关系在垂向上表现为造山带隆升与沉积盆地沉降呈镜像关系,在横向上表现为物质流和能量流循环均有两个传递方向,并且盆山系统岩石圈各层圈间有着强烈的相互作用。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盆山间耦合关系的动力学模式为C(陆内)—型俯冲,对于单侧盆地型盆山系统其耦合关系的动力学模式为L(龙门山)—型俯冲,而双测盆地型盆山系统其耦合关系的动力学模式为T(天山)—型俯冲。  相似文献   
56.
雅砻江某电站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某电站地下水和泉华的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描述,重点探讨了Ce异常、Sm/Tb和Eu三个重要参数的基本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应用于在本研究区内,得出了以下规律:Ce异常初步判断了本区地下水的相对氧化还原环境。Eu值反映了不同地下水系的特征。中稀土Sm/Tb的比值反映了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岩溶作用以及氧化还原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57.
Mining and smelting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increasing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Water body and stream sediment. An environmental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nd around the Panzhihua mining and smelting area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chemical contamination in soil and sediment.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Ti, V, Cr, Mn, Cu, Pb, Zn and As in soil andsediment and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pollution in the study area. The data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reveal that soils and sediments in the area have been slightly contaminated. Geo-chemical maps of Igeo of each heavy metal show that the contaminated sites are located in V-Ti-magnetite sloping and smelting, gangues dam. The pollution sources of the selected elementscome mainly from dusts resultant from mining activities and other three-waste-effluents. The areaneeds to be monitored regularly for trace metal, especially heavy metal enrichment.  相似文献   
58.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土的土壤层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土系粉砂壤土和粉砂土,土壤中原生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次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昔格达土不同层痊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相似,稀土元素在成土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地球化学迁移,对母岩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昔格达土各层位Ti、V、Cr、Ni、Cu、Zn、Pb、As、Cd等元素具有较高的地球化学背景,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容易释放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9.
地学核技术识别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应用地学核技术方法进行了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多元素X射线荧光测量技术、地气中子活化分析技术、γ能谱测量技术均可有效地识别地球化学界面的标志。  相似文献   
60.
四川黑水徐古锰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黑水徐古锰矿位于日嘎希—瓦钵梁子复背斜西段北翼。铁锰矿赋存于下三叠统菠茨沟组浅海相泥质—碳酸盐类的混合沉积物中,地层、岩性控矿明显。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沿走向、倾向延伸比较稳定。属沉积变质类型,具有7种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