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山东省万家—蓝村地区位于胶莱盆地,夹于莱阳凹陷和诸城凹陷之间。依托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山东1∶50 000万家、南村、高密、蓝村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根据《1∶50 000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利用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并应用室内与室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标准的1∶50 000地质图及说明书编制,建立了山东省万家镇幅(J50E021024)、南村镇幅(J51E021001)、高密市幅(J50E022024)、蓝村镇幅(J51E022001)1∶50 000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本数据库针对早白垩世莱阳群杨家庄组、杜村组,青山群八亩地组、王氏群辛格庄组岩性填图,首次在王氏群辛格庄组发现火山机构,并确定辛格庄组内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为早白垩世。利用前人胶参1井、2井和3井钻孔资料,恢复了李党家—马山凸起白垩纪岩相古地理,建立了山东省万家—蓝村地区沉积构造格架。本数据库包含上述4个标准1∶50 000图幅地质图,数据量约为22.3 MB,于胶莱盆地火山岩中取得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3个,第四系中取得光释光年龄值3个,14C同位素年龄值4个。坐标系为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方式为高斯—克吕格投影。本数据库充分反映了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区域资源环境研究、能源勘探提供基础地质图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2.
Through the re-investig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ud crack-like sedimentary structure” in the Qiaotou Formation from late Mesoproterozoic to early Neoproterozoic in the eastern Liaoning, and by comparing with the contemporaneous microbial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 (MISS) in other areas of the NCC,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ractured sedimentary structure discovered in the Qiaotou Formation in Liaoning was identified as MISS.Results: The fissure structure found in the Qiaotou Formation is MISS, which is formed by the physical destruction of microbial mats.Conclusions: The MISS identified in the Qiaotou Formation has spindle-like, three-connected ornithoid and partially connected branched morphology, so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Qiaotou Formation was formed in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ratidal zone. This discovery provides basis for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al studies of the Qiaotou Formation,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early life on earth and exploring the long-term impact of biota on the atmosphere and hydrosphere.  相似文献   
33.
Through the re-investig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ud crack-like sedimentary structure” in the Qiaotou Formation from late Mesoproterozoic to early Neoproterozoic in the eastern Liaoning, and by comparing with the contemporaneous microbial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 (MISS) in other areas of the NCC,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ractured sedimentary structure discovered in the Qiaotou Formation in Liaoning was identified as MISS.Results: The fissure structure found in the Qiaotou Formation is MISS, which is formed by the physical destruction of microbial mats.Conclusions: The MISS identified in the Qiaotou Formation has spindle-like, three-connected ornithoid and partially connected branched morphology, so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Qiaotou Formation was formed in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ratidal zone. This discovery provides basis for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al studies of the Qiaotou Formation,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early life on earth and exploring the long-term impact of biota on the atmosphere and hydrosphere.  相似文献   
34.
针对公山庙高密度三维区块沙溪庙组储层与围岩阻抗差异小及高密度采集成本与勘探效果难以平衡的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基于Xu-White模型的横波预测、近中远道精细储层标定和岩石物理模板的建立等叠前反演关键技术,进而通过叠前同时反演对工区内具有潜力的3号大型规模河道进行定量预测,以此指导井位部署。其次,较小的地层倾角及较小的的地震速度变化为抽稀地震成像成果数据指导地震采集设计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依据面元和覆盖次数设计了抽稀后的3种不同观测系统。然后为使各套数据没有时差,抽稀后的观测系统采用高密度数据的约束层析静校正量,其余处理参数参照高密度处理流程进行调整,并分析不同观测系统情况下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最后结合不同的观测系统设计对应的反演流程,分别从纵向分辨率与横向分辨率对各个观测系统识别不同规模河道的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有效性和经济型,依次优选出一套与高密度数据识别效果相当的观测系统。本次研究的抽稀试验期望从叠前反演的角度为该地区最佳观测系统论证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随北方青白口系层型剖面的解体,华南梵净山群及下江群时期地层的归属成为争议较大的问题。中国地层表(2011~2014)将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下的梵净山群及相当地层(870~820Ma)与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上,南华系之下的下江群及相当地层(820~780(720)Ma)一并划归为青白口系,给前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与研究带来不便。在湘黔桂相邻区发育一套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上至南华系(820~720Ma)间,分布广泛、出露完整、层序连续的裂谷盆地沉积建造——"下江群",为研究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天然而理想场所与物质基础。本文在对"下江群"时期的泥市群、板溪群、下江(芙蓉溪)群、丹州(高涧)群地层分区、岩石地层详细划分对比、充填序列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等研究基础上,认为下江群具有岩石建造组合特征典型,岩石层序序列完整、出露连续及划分标志清楚等优势。结合近年年代地层研究的新进展,提出重启"下江系",以约束华南、全国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对完善我国及国际新元古代地层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6.
汪子杰  张德明  郑文龙  胡冰  聂阳 《中国地质》2021,48(S2):112-123
东里、韩旺地区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位于华北地台成矿区之郯庐断裂(沂沭段)成矿区。依据2016年度山东省级地质勘查项目“山东省1∶50 000东里幅(J50E024018)、韩旺幅(I50E001018)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完成了该2个图幅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数据集汇集了东里幅、韩旺幅共2个图幅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8种元素(W、Sn、Mo、Bi、Cu、Pb、Zn、Au、Ag、As、Sb、Hg、V、Cr、Co、Ni、Ti、Mn)的分析测试数据,共包含数据点3 335个,测试数据60 030个,第一次建立了调查区1∶50 000的地球化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编制了59张各类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包含综合异常图1张、单元素地球化学图36张、组合异常图4张、单元素异常图18张),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通过本数据集在区内共圈定各类单元素异常302处,综合异常21处(甲类异常1处、乙类异常8处、丙类异常12处);经异常查证,其中矿致异常为13处。经过后期矿产综合检查,共划定找矿预测区4处(A类1处、B类1处、C类2处);优选金、多金属找矿靶区2处(B类1处、C类1处);新发现金矿点4处,其中1号矿点矿体由1个探槽共4个样品控制,矿体厚度2.1 m,Au品位0.13×10-6~89.66×10-6,平均22.88 ×10-6。  相似文献   
37.
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张金川  薛会  张德明  蒲军 《现代地质》2003,17(4):466-466
页岩气是以多种相态存在并富集于泥页岩 (部分粉砂岩 )地层中的天然气。 182 1年在美国Chautauqua县钻探的第一口天然气生产井就是页岩气井 (在井深 2 1m处 ,从8m厚的页岩裂缝中产出天然气 )。 1998年美国的页岩气当年采气量超过了 10 0亿m3 ,其发现储量占美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 2 3 %。页岩气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根据Curtis等人的资料分析页岩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 1)岩性多为沥青质或富含有机质的暗色、黑色泥页岩(高炭泥页岩类 ) ,岩石组成一般为 3 0 %~ 50 %的粘土矿物、 15%~ 2 5%的粉砂质 (石…  相似文献   
38.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目前主要由矿山自行筹集。由于一些矿山的环境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目前没有明确的责任人。部分老国有矿山企业负担过重 ,也缺少治理资金。乡镇和个体采矿由于缺少监管体系 ,更是乱采滥挖 ,弃矿山环境于不顾。缺少资金是我国开展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首先国家应该设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基金 ,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其次 ,按照“谁破坏 ,谁治理”的原则 ,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费用纳入生产成本 ,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费用。第三 ,对于新的矿山企业 ,应积极推行矿山环保…  相似文献   
39.
40.
贵州水城地区二叠系玄武岩是峨眉山玄武岩东缘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其特殊的构造岩浆活动事件及其资源环境响应,一直为国内外地质工作者高度关注。本文依托水城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从时空产出特征、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资源响应等方面对峨眉山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述,认为峨眉山玄武岩与铜矿、锰矿、稀土矿及钪锐钛矿的成矿作用有密切关系,为区域二叠系玄武岩喷溢事件及其成矿响应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