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邹家山铀矿床矿体形态、规模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杨松  余水 《铀矿地质》2015,(3):363-369
邹家山铀矿床位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西部,产于早白垩世碎斑熔岩和流纹英安斑岩中。勘查报告显示,矿体受NE向断裂、裂隙控制,矿体形态简单,呈脉状、透镜状,成群、成带,产状单一,倾向NW,倾角40°~60°。但开采资料表明,矿体形态复杂,有脉状、透镜状,也有囊状、折线型、弧型、Y字型、人字型和树杈状等。在空间分布上,北东端矿体走向大多为NE向,倾向NW;往南西方向,矿体产状变得较复杂,有的矿体呈近EW走向,倾向S,有的呈NW走向,倾向SW,还有的呈SN走向,倾角较大;到了47线以南,矿体走向多为NW向,倾向SW。同时还发现,许多矿体明显偏小,现有的钻探间距难以对其形态和规模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72.
关于赣中相山矿田相山“碎斑熔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万良  李子颖 《地质论评》2015,61(2):367-375
赣中相山矿田相山杂岩体的主体岩石——"碎斑熔岩"的成因和命名,长期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火山喷发成因、火山溢流成因、火山侵出成因、潜火山侵入成因等,本文通过综述"碎斑熔岩"的岩石学和相带特征,结合剥蚀程度、密度垂向变化研究成果,论述了"碎斑熔岩"不是火山岩而是侵入岩的成因观点。同时,对相山是否存在潜火山岩提出了质疑,探讨了相山"碎斑熔岩"的形成深度问题。认为"碎斑熔岩"命名为碎斑花岗斑岩更符合其侵入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73.
相山矿田铀矿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山铀矿是华南最大的产于火山一侵入杂岩体中的热液脉型铀矿田。文章对相山铀矿地质研究的历史进行了简略回顾,重点阐述了铀矿地质研究的新进展,主要有:火山杂岩时代为早白垩世、火山岩浆具有反方向演化特点,成矿作用是一个相对连续的演化过程,铀矿类型归属斑岩型,属于与燕山晚期火山一斑岩作用有关的铀或铀一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盛源盆地火山岩系地层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万良 《铀矿地质》2000,16(2):99-101
本文根据盛源盆地火山岩同位素年龄数据和侏罗 白垩系界线年龄的最新研究成果 ,认为盛源盆地火山岩系的地层时代应属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巴戈壁盆地沉积盖层的分布、岩性组合及古气候环境分析,提出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上段形成于温湿的古气候环境,泥-砂-泥地层结构清晰,砂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是巴音戈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的找矿目的层。  相似文献   
76.
盛源盆地中的安山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万良 《铀矿地质》1999,15(1):35-38
盛源盆地中的安山岩有斑状安山岩和隐晶质安山岩,沿盆地边缘断续分布。安山岩厚数厘米到百余米,里特曼指数(δ)多在1.8-3.3,少数>3.3;SiO2含量与中国安山岩平均值相近,K2O偏高,TiO2含量0.89%,Rb/Sr为1.128,δEu为1.3318,表现出安山岩与上地幔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77.
78.
张万良 《地质力学学报》2013,19(2):152-161,187
下庄矿田是我国落实的第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矿床和矿点分布在贵东岩体的东部,受构造、岩性联合控制,矿化类型有硅化带型(群脉型)、交点型、蚀变碎裂岩型和花岗岩外接触带变质砂岩型,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华南地壳的新生代特别是晚新生代的隆升和剥露。成矿后的构造活动研究表明,上洞断裂和马屎山断裂是矿田的保矿构造,它们形成时代较新,联合控制了下庄断块的下陷,保护了之前形成的铀矿免受或少受侵蚀破坏,这也是贵东岩体东部有矿西部无矿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9.
相山铀矿田成矿后隆升剥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山铀矿田现今的地貌以典型的低山侵蚀区为特征,侵蚀区的分布规律清楚地表明相山矿田目前仍处于地表侵蚀阶段。7个碎斑熔岩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78.7±7.1)~(34.5±4.1)Ma,高程加权平均年龄61.1Ma,碎斑熔岩在140.3~61.1Ma间,冷却速率7.6℃/Ma;从61.1Ma至现代,冷却速率为1.2℃/Ma,隆升速率为54m/Ma,即新生代以来相山矿田剥蚀了的厚度约3.3km。  相似文献   
80.
张万良  徐小奇  邵飞  聂斌 《铀矿地质》2008,24(2):101-107
桃山矿田产于桃山复式花岗岩体内,属花岗岩型铀矿,矿化类型主要为碎裂蚀变岩型.其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有:(1)富铀的碳硅泥岩系基底;(2)发育于桃山岩体内的NE向脉岩充填构造带;(3)岩体内的碱交代蚀变带(体);(4)次级构造裂隙带;(5)燕山晚期第三阶段打鼓寨小岩体;(6)氧化还原过渡带;(7)较低的侵蚀程度.打鼓寨岩体及近外围特别是其东北部是进一步开展铀矿勘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