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我国金耳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金耳资源,报道了金耳的营养万分,药用功效和食疗价值,集体离金耳的人工驯工栽培技术,简单介绍了金耳产品的加工概况,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较系统的资料。  相似文献   
22.
全球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图6)显示了地壳厚度的双峰标度。海洋盆地的地壳厚度为6~7km(不包括4~5km的水层),而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9.7km。在海洋一大陆边缘的典型地壳厚度是30km,并向大陆内部逐渐增厚到40~45km。厚度超过50km的地壳局限在几个地区,包括中国西部的青  相似文献   
23.
使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问高质量资料和NCEP/NCAR40年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的突变及爆发过程。发现南亚高压迅速从菲律宾以东移到中南半岛北部,孟加拉湾槽加深加强,赤道印度洋西风加强并向东向北迅速扩展和传播,以及伴随的中低纬相互作用和西太平洋副高连续东撤是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与此同时,亚洲低纬地区的南北温差和纬向风切变也发生相应的突变。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印度半岛地形的陆面加热作用在其东侧激发的气旋性环流对于孟加拉湾槽的加强有重要作用,并进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先于印度夏季风爆发。  相似文献   
24.
红色风化壳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妨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广东省花岗岩风化壳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从岩性土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森林植被、人类活动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最后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分析了其水土流失严重性及治理,以期为以后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5.
豫南山区生态气象条件与桑蚕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豫南山区气象条件与桑蚕生产的关系及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桑蚕生产的途径和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6.
北极秋季海冰密集度与中国初冬降雨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区实测降水及北极海冰卫星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北极秋季海冰密集度与中国初冬降雨的关系。合成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中国南方和北方冬季降水偏少,中部降水偏多,这之后中国南方和北方冬季降水增加,中部降水减少。SVD研究结果显示,北极海冰减少使得近三十年来中国南方和北方冬季降雨呈现逐渐增多,中部地区(从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至日本)降雨逐步减少的趋势。随着北极海冰的进一步减少,如遇合适的气候条件,南方冻雨出现的概率会加大。北极秋季海冰异常的回复过程加之冬季海冰异常的延续信号在中国、蒙古及日本北部激发一个阻塞高压,以巴伦支海/卡拉海为中心激发一个异常低压。这使得来自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冷空气南下至欧洲大陆和亚洲北部,在阻塞高压的影响下,冷空气进一步南下,进入东亚地区。这不仅使得亚洲冬季温度降低,也为中国北部降水增加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7.
开展海底滑坡运动特性研究是深水陆坡区滑坡地质灾害认识与防治的基础,建立了基于非牛顿流体欧拉-欧拉两相流理论的小尺度海底滑坡数值模型。在与实验数据和BING程序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海底滑坡的一般运动规律及特性,并同无水条件下的滑坡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环境水的存在可引发"滑水"现象,延长滑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距离,但端部最大峰值速度相对无水条件时较小;滑坡体物质组成、地形坡度、初始速度、初始厚度等因素,对最终的运动距离有较大的影响;滑坡体在运动过程中因扰动、混水而导致的屈服强度和粘滞系数的不断降低是海底滑坡长距离运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浅成天然气水合物呈致密块状赋存在海床面上或海床附近,在全球大陆坡上有广范的分布,由于其饱和度高及赋存部位浅因而被认为更适于开采。与甲烷渗漏、气体烟囱和水合物丘密切相伴的浅成天然气水合物,是在构造活动带由高通量的富甲烷流体以集束方式沿断层或断裂破碎带上升形成的。推测在我国南海北坡也可能存在浅成天然气水合物。  相似文献   
29.
生物气溶胶对全球气候、空气质量、大气过程和人体健康均具有重要影响。每年爆发的沙尘事件,使得生物气溶胶可借助沙尘进行长距离输运,从而影响到下风向地区生物气溶胶的浓度和性质。综述了沙尘天气下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的浓度、特性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现状。已有研究显示,沙尘发生时,生物气溶胶中不同类别微生物的组成比例会有显著变化,细菌和真菌相对贡献随之改变。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浓度,均在沙尘天气下显著增加,但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微生物在沙尘天气下的增加幅度相差很大。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主要分布于粗粒子中,其粒径分布受到沙尘天气的较大影响,而且不同种类微生物粒径分布的变化并不相同。沙尘发生时,生物气溶胶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优势微生物也会发生明显改变。沙尘天气对生物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0.
香花岭多金属矿田锡矿源层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花岭多金属矿田锡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跳马涧组顶部与棋梓桥组下段,由钙质砂页岩、泥灰岩和灰岩组合的过渡层内。锡质来源有古砂锡、含锡矿源层和重熔花岗岩带入的锡质。成矿作用以特有的断层—不整合面复合构造控制和改造锡矿源层;燕山期含锡花岗岩迭加和改造锡矿源层,以多时代、多成因、多渠道成矿地质作用聚集成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