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兴蒙造山带中部二叠纪火山岩分布广泛,主要岩性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等,记录了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本文在内蒙古东部林东一带识别出一组新的高镁安山岩,对其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研究,以探讨其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该高镁安山岩呈灰黑色—灰色,斑状结构,气孔-杏仁构造,斑晶矿物组合主要为斜长石(15%-20%),斜方辉石(5%-10%),单斜辉石(5%)和角闪石(5%),基质中有较多磁铁矿和钛铁矿等,指示富水、氧化的岩浆特点。锆石U-Pb年龄为253±1-255±1 Ma(2σ),εHf(t)=+7.8-+14.3,全岩SiO2含量52.3%-56.5%,具高的MgO (7.2%-12.7%),Cr (264×10-6-382×10-6),Ni (168×10-6-407×10-6),Ba (318×10-6-1130×10-6)和Sr (288×10-6-906×10-6)含量,Mg#为60.0-77.2,(87Sr/86Sr)i=0.70348-0.70454,εNd(t)=+3.79-+7.57,与赞岐型(sanukite)高镁安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揭示其岩浆起源于俯冲交代的地幔;同时,全岩所具有的高La/Sm比值(1.68-8.67),指示可能有沉积组分的贡献。我们解释这些高镁安山岩的形成与俯冲的沉积物析出富水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此外,与高镁安山岩伴生的玄武岩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林东高镁安山岩及其伴生的玄武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并与古亚洲洋向北俯冲有关,为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提供了年代学和岩石学约束。  相似文献   
72.
肺结核球的高分辨率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球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l例共24个肺部球形结核灶的HRCT平扫及强化表现,病灶部位用层厚1.5~2.0mm扫描。结果:24个病灶中右肺上叶13个(54.2%),下叶5个(20.8%),左肺上叶6个(25.0%)。最大者3.8cm,最小者1.0cm。边缘清楚者18个,不清楚可见毛刺或分叶者6个。周围有卫星灶者16个。密度不均可见钙化者8个。增强扫描无强化者15个,有强化包膜者8个,广泛强化者1个。结论:HRCT能较好的显示结核球的边缘形态及内部密度,增强扫描后密度的变化有助于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3.
对银川台记录极远震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分析方法做了阐述,这将有助于提高极远震的分析水平,同时对国外的大震速报工作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4.
根据人工合成记录的原理及制作方法,在大汶口石膏矿区的勘探中,对合成记录进行了反复试验,最终选取了合适的参数,使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相吻合,较好地起到了对地震反射波的标定作用。  相似文献   
75.
笔者分析了120例老年人皮层下动脉硬伦性脑病(SAE)的CT所见及临床表现。笔者认为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老年性病呆、糖尿病等常为本病的临床所见。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分布呈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一般呈现多发性腔隙性梗塞和脑萎缩为本病的CT特征。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临床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了63例老年人脑转移瘤的CT表现,探讨老年人脑转移瘤的CT征象及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63例患者包括多发者39例,单发者24例。CT检查病例全部平扫,其中49例行增强扫描,观察CT对脑转移瘤的定位及定量价值,总结CT变化规律。结果:CT发现病灶118个,其中单发病灶34个占28.3%,2个病灶的58个占49%,2个病灶以上的26个占22.7%。目前CT对老年人脑转移瘤的定位,定量,定性都有特征性,方便快捷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77.
藏北双湖-安多地区侏罗纪菊石新资料及地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采集的菊石鉴定表明藏北安多地区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的时代为中巴通期至中卡洛维期。特别要指出的是 ,从藏北地区沉积演化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角度来看 ,该地不具备存在晚侏罗世提塘期“斯匹提页岩动物群”的地质背景 ,所以藏北地区近年来多次报道的晚侏罗世提塘期的“斯匹提页岩菊石动物群”值得怀疑 ,有关化石的鉴定是不可靠的 ;还应该指出的是 ,雁石坪地区侏罗纪岩石单位也不适宜在安多地区运用。双湖地区菊石层序指明该地富含油页岩的缺氧性沉积 ,即“海螂蛤页岩相”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普林斯巴赫至早图阿尔期 ,它们是早侏罗世晚期全球性缺氧事件在东特提斯北缘的响应。  相似文献   
78.
正含铀岩系"顾名思义通常是指"赋含铀异常、铀矿化和铀矿层的一套沉积地层,既包括砂岩型铀矿化和泥页岩型铀矿化沉积岩石组合,又包括沉积期铀矿化及成岩后生改造与铀矿化相关的沉积地层"。盆地共分布4处铀矿集区,按照其所处的不同控矿构造单元,分别为东北缘东胜隆起矿集区、西缘宁东断褶矿集区、西南缘泾川断隆矿区、东南  相似文献   
79.
北山北部晚古生代岩浆事件的性质对该地区这一时期的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内蒙古北山哈珠地区石炭纪白山组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地球化学、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白山组主要由玄武安山质、安山质、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325.6±1.4 Ma、313.5±3.4 Ma、314.7±1.7 Ma,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火山岩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组成极性",区域上由北至南从中性火山岩(钙碱性系列)→酸性火山岩(高钾钙碱性系列)演化,K2O含量与K2O/Na2O比值也呈相应的增加趋势,其中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具有高Al2O3、低TiO2以及低的Ni、Cr含量,所有样品普遍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上特征指示白山组火山岩形成于洋壳向南俯冲过程中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另外,白山组中安山岩具有高的εHf(t)值(+7.0~+14.1)和年轻的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DMC(437~891 Ma),接近上地幔的Rb/Sr比值(0.01~0.15),Nb/Ta比值(12.59~18.80)处于地壳平均值和地幔平均值之间;流纹岩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t)值(4.3~8.2)和偏老的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DMC(804~1 054 Ma),Rb/Sr比值(0.80~1.73)远大于地壳平均值,Nb/Ta比值(10.66~13.08)接近地壳平均值反映岩浆源区向洋侧以新生地壳和地幔物质为主,向内陆一侧逐渐演化为更多陆壳(较老地壳)物质的加入.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北山哈珠地区晚古生代石炭纪白山组火山岩是红石山洋向南侧马鬃山-旱山地块俯冲过程中活动陆缘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0.
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地块莫尔道嘎-太平川一带分布有大量的新元古代巨斑状花岗岩,该岩体形成的确切时代及成因尚不清楚。笔者等运用LA ICP MS技术进行了锆石U 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测定。锆石U Pb年龄结果揭示太平川巨斑状花岗岩形成时代为791.4 Ma。锆石Hf同位素研究显示εHf(t)为1.4~6.4,均>0,反映亏损地幔来源新生地壳物质在花岗岩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锆石Hf单阶段的模式年龄tDM为1.09~1.28 Ga,与岩石的形成时间791.4 Ma有较长的时间间隔,表明该区花岗岩的母岩来自具有较长地壳滞留时间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额尔古纳已有的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资料,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曾发生过地壳增生事件,存在1.09~1.28 Ga的中元古代晚期增生地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