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图像分析技术在碎屑岩粒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介绍一种获得粒度资料的新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选取青藏高原乌丽地区乌丽群含石榴子石的纯石英砂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粒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原理可靠,实现容易,应用方便,且检测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结果稳定性好.该技术主要通过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目标测量、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等一系列必要的操作...  相似文献   
82.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是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的一项重要国情调查,而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流程直接贯穿于整个矿业权核查的始终,是矿业权核查的主线。本文以建湖县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为例,设计了建湖县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流程图,严格按照设计流程进行了实地核查,并提交了成果。最后,对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3.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新元古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车坳陷东部侵入于元古宇基底变质岩中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具有富硅(SiO2=75.77%~77.79%)、高碱(Na2O+K2O=6.90%~7.95%)、富钾(K2O/Na2O=1.21~1.98)、低TiO2(0.06%~0.13%,平均0.08%)和准铝质(铝饱和指数A/CNK=0.92~1.15,平均1.07)的特点.岩石明显富集Rb、Th、K、Nd、Hf、Zr、Tb、Y和Yb,亏损Ba、U、Nb、Ta、Sr、P、Sm、Ti等元素,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06~0.11,平均0.10).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花岗岩起源于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对花岗岩进行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获得了646.5±3.9 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说明花岗岩形成于早震旦世,而不是以前认为的石炭纪.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这次岩浆事件是塔里木地块基底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84.
中国的生态补偿实施主要通过制度安排进行。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补偿主要通过两种模式进行,即对农牧户放弃土地使用和生产结构调整给予补偿。基于详尽的野外调查,本研究对农牧户经济受偿意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两种生态补偿模式的效应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表明,放弃土地使用的生态补偿模式缺乏创造就业机会的机制,因此不具有可持续性。与此相反,调整生产结构的补偿方式不但使农户从事农牧业的规模有了明显下降,而且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这种模式会使农户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但是它为解决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5.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是进行矿床水文地质勘查重要环节,是做好和优化勘查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我国煤炭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规模开采,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规范划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不基础上,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提出了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的新方案:类分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老空水充水矿床、地表水充水矿床和复合式充水矿床6个;亚类分顶板充水、底板充分水、周边充水和组合式充水4个;型分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个。  相似文献   
86.
为了定量评估北京气候中心(BCC)发展的BCC_CSM对当代全球海表温度和混合层深度的模拟能力,以WOA09(World Ocean Atlas 2009)观测资料作为检验模式的气候态实况场,提取包括BCC_CSM在内的CMIP5中的17个海气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评估BCC_CSM模拟的全球海表温度和混合层深度的气候平均态并分析造成偏差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BCC_CSM模拟的海表温度在北半球中高纬的误差较大,而在其余纬度的模拟性能较佳。偏差的产生主要归因于海洋环流偏差。BCC_CSM模拟的最深混合层在北半球中高纬和南半球高纬地区的误差较大,同时这些区域也是多模式模拟差异最大的区域;其模拟的最浅混合层在南半球中高纬的偏差较大。冬季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模拟在北大西洋下沉的位置偏南导致北半球高纬地区海表温度偏冷。由此认为包括BCC_CSM在内的许多海气耦合模式需重点改进对南、北半球深对流海域物理过程的描述,以提高气候预测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7.
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干旱特点 ,于 1 996~ 1 998年进行了农业干旱监测预测、秸秆覆盖、底墒科学利用、有限水胁迫效应、深松、多功能防旱剂和有限灌溉等单项农业干旱防御技术试验研究 .在它们的防旱机理、功能和操作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 ,在干旱严重的 1 998~ 1 999年冬小麦生育期内 ,在河南郑州郊区、山东泰安郊区和河北固城 ,根据各地条件因地制宜地对上述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集成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 ,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具有较显著的抗旱增产效能 ,小麦增产 1 0 .1 %~ 36.0 % ,耗水量减少 1 .0 %~ 1 9.0 %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 0 .6%~ 60 .0 % .  相似文献   
88.
1997年 9月至 1 999年 6月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人工控制农田水分试验场进行了冬小麦不同底墒处理的试验 ,结果表明 :底墒显著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对冬小麦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在小麦生长后期比前期明显 ;底墒与植株高度、叶面积系数有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 ;底墒显著影响产量构成因素 ,其与籽粒重有相当好的二次曲线关系 ,并据此确定了冬小麦播种时不同深度土层的最佳底墒 :0~ 1 m为 88% ,0~ 2 m为82 % .  相似文献   
89.
厦门市植被变化的遥感动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利用美国LandsatTM/ETM+卫星影像,通过变化检测和信息提取等分析了福建省厦门市从1989~2000年的植被变化。它们包含了一部分不是由植被变化所引起的伪变化信息。对此,依次采用了阈值法和掩膜法将伪变化信息剔除,最后获得了准确的植被变化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11年中,植被面积由于城市扩展绿地面积有了明显的减少。从1995~2000年植被减少的面积明显要比1989~1995年期间的少得多,这与厦门市近年来逐渐重视保护植被和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对中国海相石炭—二叠系界线典型剖面陕西镇安西口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磁性地层、事件地层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建立了4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下而上依次为Streptogna-thoduselegantulus带,S·elongatus带,S·gracilis带和S·isolatus带。将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界线置于S·isolatus带的底界,较以带Pseudofusulinakrotowisphaeroidea-Dunbarinella(PD)带的底界为标志确定的石炭—二叠系界线层位低3·3m。在西口剖面上石炭统逍遥阶至下二叠统隆林阶,以初始海泛面作为层序界面,识别出12个四级层序(大体相当于副层序组),构成5个Ⅱ型三级层序。这5个三级层序及其对应的海平面变化与贵州独山、罗甸纳水、紫云扁平剖面同期地层中三级层序及海平面变化旋回之间显示出较好的对应关系。除下杨家河阶外,其余各阶的底界,包括逍遥阶、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垭口阶及隆林阶的底界,基本上都位于沉积相转换点或其附近,即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旋回的关键界面或其附近。表明这5个三级层序的关键界面与年代地层界线的关系相当密切。碳酸盐岩磁化率大小与碳酸盐岩微相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显示相对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碳酸盐岩磁化率大小的重要因素。另外,在重要地层界线附近常出现磁化率异常高值,说明碳酸盐岩磁化率可能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西口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地层中可识别出两次明显的类辐射事件。第一次类辐射事件发生在Occidentoschwagerinaalpina-O·postgallowayi(OS)组合带底部,即下杨家河阶的底部。第二次辐射事件发生在Mccloudiaregularis-Par-aschwagerinafragosa-Robustoschwagerinaxiaodushanica(MPR)组合带底部,即范家河阶的底部。具有三级和三级以上隔壁的四射珊瑚动物群突然大量繁盛,代表四射珊瑚演化进程中一次重大变革。在陕西镇安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这个生物事件首现层位相当于类Pseudofusulinaurdalensi(PU)带下部,高于该带底界不到12m,以Xikouphyllum-Shaannanophyllum-Szechuanophyllum-Wentzellophyllum组合带为代表。在这个层位牙形石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各类地质事件记录出现的层位关系密切。在垭口阶底界各类地质事件记录吻合最好,隆林阶底界次之,然后是范家河阶底界。与上述3条界线相比,在镇安西口剖面上,以牙形石Streptognathodusisolatus的首现位置确定的石炭—二叠系界线事件地层特征不明显,既不是一个生物辐射演化面,碳酸盐岩磁化率变化也不太明显,在实际工作中不易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