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1997年翁布里亚—马尔凯地震序列期间进行的野外测量,发现了与3次最大地震(M_w≥5.7)有关的地面和路面上产生的破裂。破裂集中发生在几个狭长的条带上,这些条带部分处于或邻近原来标绘出的大倾角的正断层。地面形变的几何形态与主震的矩心矩张量震源机制解所得出的北东走向的延长线是一致的。余震的分布表明,3个主震发生在南西向倾斜约40°的正断层上。地质调查、预期的同震高程变化模拟以及地震资料都表明;地面形变并不是深处的断层起始破裂直接造成的。  相似文献   
72.
将城乡交错带划分为近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旅游功能区。运用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和边缘效应等基本原理,探讨了在城乡交错带进行旅游景观生态设计的模式。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现代居里面与高温热水泉的分布、钻孔测温资料以及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带的分布,证明了右江盆地域处于地热异常区,分别根据广布于本区的上二叠统煤层的镜质组反射率、下三叠统中牙形石的色变指数,编绘了趋势性等值线图,并建立了变质古地热场,阐述了这一古地热场与成矿地热场之间的关系,最后作了两项应用:(1)结合成矿温度研究右江盆地域金矿层位的分带性,并提出一种预测思路;(2)推断隐伏岩体的存在及其埋深,并与高精度航磁的解译成果相印证,进而结合一些同位素年龄值,确定成矿期时存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74.
吴江 《四川地震》1991,(2):63-64
一、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联合控制石英管的方法石英伸缩仪SSY—Ⅱ型由石英管基线、传感器、信号处理记录系统和标定部分组成。基线采用溶融石英管,每隔1.5米用吊丝将其悬挂在金属支架上,构成长度大于20米的基线部份。基线的一端固定在基岩上,另一端则为传感器端。仪器利用石英管长度的稳定性,测量地壳水平向的伸缩变化。测量精度可达10~(-7)数量级。由于精度要求高,定位时要求石英管基线在总长  相似文献   
75.
76.
吴江  张秀香  叶玲翠  黄震方  曹芳东 《地理研究》2016,35(12):2347-2362
采用季节指数、滤波分析和集中指数、饱和曲线与峰值指数等方法,对林芝地区旅游客流波动特征从年际、月份和日变化三个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2014年,林芝地区旅游接待总人数呈现大幅度增长,绝大比例来自国内旅游;旅游发展经历了探索期(1990-2000年)、参与期(2001-2006年)和发展期(2007年至今)三个阶段;旅游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且季节强度指数呈现出明显的“倒V”型,其中每年5月-10月为旅游旺季;相对于季节波动地区日变化更为突出,在五一、端午、十一等小长假期间出现高峰且节假日客流分布集中。分析认为,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制度、交通可达性、突发事件对林芝地区旅游的发展影响很大,造成入林客流量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77.
对Oracle Spatial组件中空间数据存储结构及对象关系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专题地理数据库课题。提出了一种运用Oracle数据库的组件Oracle Spatial来管理专题地理数据的数据模型。并对这种数据模型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了分析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徐永清  吴江 《中国测绘》2005,(5):98-153
4月 珠峰高程复测正式立项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圈阅同意国家测绘局提交的2005年重新测定珠峰高程的报告,珠峰高程复测在国家测绘局正式立项。  相似文献   
79.
依据西南地区现今构造、活动断裂和历史地震活动特点以及西南地区断裂带间相互作用等,将西南地区划分为次级构造区或次级块体——即将西南地区划分为5个构造次级块体,川青甘块体、川西块体、滇中块体、滇西南块体、川东南块体;针对西南次级构造区或次级块体的现今强震活动特征和历史中强地震特点,将中强地震归属划分为5个地震预测跟踪区,探讨基于西南次级构造区或次级块体的分区强震预报。  相似文献   
80.
断层识别技术及其在MB油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MB凸起油气勘查项目,总结断层解释方法:既要依据地震时间剖面特征来分析判断,更要了解盆地范围内应力场、变形机理以及工区范围内的构造样式.针对微小断层识别困难这一问题,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包括:(1)叠后目标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对小断层的分辨能力;(2)正演模型分析指导小断层的解释;(3)相干数据体水平切片和近反射道几何特征分析识别微小断层;(4)三维数据体任意线剖面检验微小断层,识别了常规地震剖面难以确定的小断层,达到了断层精细解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