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石藏寺金锑矿床位于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藏北(羌塘)三江弧前盆地,西倾山晚古生代盆地西端北缘。矿床为金锑矿共生矿床,其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呈似板状、透镜状。自然金主要与辉锑矿、石英嵌布关系密切,辉锑矿中包裹金占50%以上,粒间金、裂隙金与辉锑矿、石英连生。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石藏寺金锑矿床与临区大场金锑矿床类似。矿床形成机理为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过程中,岩浆热液沿着深大断裂迁移,并与大气水发生循环,从围岩中断萃取Au,Sb矿物质,在构造、地球物理化学条件适宜的部位聚集形成金锑矿体,为造山型金锑矿床的浅成矿床。  相似文献   
22.
塔里木盆地在二叠纪曾发生强烈火山活动,盆地内部广泛发育火山岩,前人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专门针对火山口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岩浆沿着火山通道运移至火山口溢出,运移过程中对储层有着明显改造作用。根据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顺南地区火山口地震勘探方法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火山口在地震剖面上具有圆顶状、眼状、坑状等形态;根据岩性岩相识别法、厚度分析法、地震识别法及断裂构造分析法在平面和剖面上确定了火山口具有发育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厚度较大、低相干圆点状异常及火山岩层同相轴下弯等特征。此外,对三维地震区内火山口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火山口位置与奥陶系强振幅异常分布有一定相关性,即都受到多组断裂交汇及断裂密集程度的控制;研究区内火山口多位于东部S4井和S5井之间区域,平面上呈不规则圆形,直径多为200~500 m,各火山口间距多为2~4 km,在相干平面图上可见18个火山口,其中8个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3.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城墟隆起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近年来相继发现了一些出油气井,已经成为塔里木盆地的重点勘探目标区。目前已证实古城墟隆起存在奥陶系一间房组顶部灰岩与鹰山组内幕灰质白云岩两套含油气层系。奥陶系主要为正常压力、高温的干气气藏,但顺南1井一间房组顶部的原油属低硫、低蜡轻质油,表现出典型的凝析油特征。综合油气性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烃包裹体发育特征,认为该区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油气充注发生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以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原油为主;第二期油气充注发生在喜马拉雅期,以寒武系过成熟的干气为主,气侵改造导致该区以纯气藏和凝析气藏为主。古城墟隆起已钻井均见到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并且不含水,初步研究认为优质的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成藏的最关键因素,同时北东向断裂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