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Ⅲ、藻类中维生素的生理很久以来就已经知道在藻体中有促进生长的微量成分,这种物质存在于海藻、酵母或土壤抽出液中,但最近了解它们是B群、氨基酸、微量重金属等。一方面研究了在海洋中对浮游植物如微观藻类为限制因子的维生素作用,同时对用做粮食及饲料的藻类的有关维生素也逐渐明确起来,但对藻体中的维生素是如何进行生理代谢、合成、积蓄及其机理问题几乎还  相似文献   
42.
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2.4-二氯苯氧乙酸、β-吲哚乙酸、丰产素、α-奈乙酸、三十烷醇和秋水仙素处理了细基江篱3小时,然后在浮箋上进行人工栽培,井和未处理的藻体进行比较。结果比对照组有了不同程度的增产,由12.1%到83.6%的并找出了各种药物处理江篱的较佳浓度。为今后在江篱生产的应用上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无论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非常畅销。其中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更是优良品种,是我国目前人工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个体较大、含胶量高(约30%)。但种苗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自1977年到1978年先后进行了潮间带采孢子培苗试验,即在潮间带筑小围堤,建立简易的苗圃,用贝壳、小石块、碎珊瑚及聚乙烯或维尼纶网片等做生长基,用洒孢子水法,使江蓠孢子附着萌发,培育成幼苗。实践证明,这种苗圃每亩浅滩所培养的江蓠幼苗,可供10亩左右的海区栽培江蓠使用。这和农业上的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效果相似,可以向广大群众推广,以解决人工栽培江蓠的种苗问题。  相似文献   
44.
珠江口海区位于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一珠江的出口处,北部多滩涂,中部和南部多岛屿。在上百个岛屿中基本上是岩礁岛屿,如担干岛、桂山岛、大万山、高栏岛、荷苞岛等。由于本海区直接受到珠江水系的影响,每天从上游带来大量营养物质的同时,大量的淡水注入也影响到海区的盐度变化,这样形成了既有适应低盐度海藻种类生长的场所,也有适应高盐度种类生长的场所。地处亚热带的珠江口海区既能容纳一些热带性种类的生长,也能容许一些温带性种类留居。这里既有泥沙底质,也有岩礁地带,平静的内湾为不同类型的海藻提供了栖息场地。因此,本海区从滩涂到岩礁上分布着种类繁多的海藻,也蕴藏着丰富的海藻资源。不同种类的海藻,它们生长繁殖的季节虽然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在冬春季节生长最  相似文献   
45.
江蓠是一种食用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全世界这种海藻的年产量约30,000吨干品。大部份是天然生长的,产量也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琼胶制造业的需要。近年来不少国家进行了小规模的江蓠人工栽培试验,但真正有一定规模生产、成为一项人工栽培业的只有中国的华南沿海和台湾省。在华南沿海已发展到2,000公顷的栽培面积和3,000吨干品的年产量,而台湾省的栽培面积为300多公顷,产量达1,000吨干品,合计全国的年产量已超过4,000吨。中国当前人工栽培江蓠的主要方式为池塘撒苗栽培和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两种。前者是在沿海水池、鱼塭或盐场贮水池中投放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tenuistipitata f.liui)及菊花心江蓠(G.lichenoides)等种苗,主要依靠营养体繁殖,投放种苗后,便不断生长,不断收获。栽培方法简单,发展很快。或投放脆江蓠(G.bursa—pastoris)、芋根江蓠(G.blodgettii)等种苗,这些江蓠虽然要依靠孢子繁殖,但它们春夏秋都能不断放散孢子,萌发成江蓠幼苗,种苗也容易解决,生产发展也比较快。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的对象主要为真江蓠(G.asiatica)、细基江蓠(G.tenuistipitata)、粗江蓠(G.gigas)及龙须菜(G.sjoestedtii)等含胶量较高的优质种类。目前正在进行自然海区较大面积的采孢子培苗,利用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6.
目前我国人工栽培江蓠分为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在半咸淡水塘中地播栽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苗容易解决,栽培方法简单,产量较高,但琼胶含量低;另一种是在浅滩上用浮筏式夹苗栽培真江蓠、细基江蓠、龙须菜等,培养种苗较麻烦,且产量较低,成本也较高,但琼胶含量高,质量也较好。为取两者的优点,我们把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和细基江篱进行杂交,得出了杂交种。实验室培养结果表明,杂交种的琼胶含量介于两者之间,能在半咸淡水中正常生长。初步认为是一个适合于半咸淡水塘中栽培的优良品种,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47.
全球海藻的产量是相当大的,从海洋的物质代谢方面来看,鞭毛藻、硅藻等微观藻类更具有不能比拟的生产能力。但目前人类及其他动物利用这些藻类的数量和产量来比较还是微乎其微。通常在进行粮食资源调查的时候,在了解产量及利用率的同时,还有必要去了解它的营养价值。因此在蛋白质、脂肪及可消化性炭水化物较缺乏的海藻方面,去了解微量营养素即维生素的含量,从海藻的营养价值着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微生物定量法等  相似文献   
48.
Ⅱ.在藻类中维生素的形态藻类的维生素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杉藻体内呢?这个问题在考虑利用藻类做为食品或饲料,或研究藻类的营养生理时,都相当重要。直到今天,对藻类中的维生素 C、原维生素A 及 D 的形态及有关类似物质的研究,都进行了一些,但书面报导还不多,现准备将海藻中B 群的形态及有关类似物质叙述一下。  相似文献   
49.
江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藻,是目前提取琼脂的主要原料。为了发展江蓠栽培事业,我们多年来进行了江蓠人工栽培方法的探索及植物生长刺激素对生长的影响试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促进江蓠幼苗迅速生长,达到提前出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我国藻胶原料的生产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