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as brought the country a grea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e high-speed growth of the economy not only led China to a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ut also exacerbated the situation of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view of current studies, we first us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method to evaluate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level by population transformation index, land transformation index,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dex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dex between 1996 and 2012 around the Bohai Rim Region. The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ach index, we used the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the change in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dex during the 16-year period using Global Moran's I index and Local Moran's I index. Finally, we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 of change of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dex at county level, summarizing five main factors:(1) the radiation from the surrounding big cities,(2)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3)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4) the publish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acro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gional policy, and(5)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topology.  相似文献   
292.
现代沟道农业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地耦合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三生”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人地系统科学认知出发,对现代沟道农业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方向、典型发展模式和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展望,为系统认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农业模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主要结论:(1)沟道农业是乡村地域系统的重要功能类型,具有多尺度、多层次的特点,其可持续发展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协同解决土壤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地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多功能农业,通过“3C”模式,即农业自身内循环、农业外循环、基于农业多功能的农业大循环,实现生产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和城乡功能互补。(3)创新推广土地综合整治带动模式、农业结构调整带动模式、特色资源综合开发模式和土地流转规模生产模式,有助于农业提质增效和农业高质量发展。(4)拓展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深化“理论-实践”贯通式研究,探索建立涵盖技术研发与应用、人才培养、政策制度支撑等内容于一体的农业生产保障体...  相似文献   
293.
294.
温州洞海地区城镇化带型发展的机制与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彦随 《地理研究》1999,18(4):413-419
以温州乐清市为例,对沿海地区城镇化带型发展动因机制及其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示揭示了城镇体系化与交通区位变化的相关关系。通过运用城镇化综合度指标,在研究城镇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化扩展域模型,并深入分析了一定时期城镇化带型发展与区域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指导昨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5.
土地类型结构格局与山地生态设计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刘彦随 《山地学报》1999,17(2):104-109
以陕西秦岭北坡为例,进行了土地类型空间结构,数量结构和质量结构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土地类型格局的空间层次性,结构多级性和功能多元性的观点。并就区域宏观尺度进行了山地系统生态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296.
断层识别技术及其在MB油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MB凸起油气勘查项目,总结断层解释方法:既要依据地震时间剖面特征来分析判断,更要了解盆地范围内应力场、变形机理以及工区范围内的构造样式.针对微小断层识别困难这一问题,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包括:(1)叠后目标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对小断层的分辨能力;(2)正演模型分析指导小断层的解释;(3)相干数据体水平切片和近反射道几何特征分析识别微小断层;(4)三维数据体任意线剖面检验微小断层,识别了常规地震剖面难以确定的小断层,达到了断层精细解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7.
据俄罗斯《矿床地质学》2000年第42卷第3期刊登的В.Ч.卡赞斯基等人的文章《额尔康斯克铀矿区形成历史及地质特征》中,在进行区域成矿对比时,把它与东南地洼区赣杭铀矿带进行对比。赣杭铀矿一带呈北东45°~60°方向延伸达600km,宽50~80 km,由40余个矿床组成,在空间上产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地洼区)和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东南地洼区)的结合处。从晚元古代开始,该带发育深大断裂,而且其位置随时间而变,从泥盆系中期到三叠纪为活化的地台体制,然后进入地洼体制或者构造岩浆活化体制[1988,陈国达]。侏罗纪在其范围内或周边地区产生火山构造或者喷发中心,充填了酸性或中性火山岩。赣杭铀矿带成为巨型鄂霍次克—楚科奇—闽浙大陆边缘火山带的旁侧分枝,是太平洋矿带的内带和外带的分界线;在白垩纪,赣杭带轴部又被红色沉积碎屑岩充填,它具有陆内裂谷构造的最终形态特点。 谭克仁供稿 2001.1.19  相似文献   
298.
陕北榆林市既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又是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危急区。如何在气 候干旱化背景下围绕事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因素———水资源, 实现能源矿产资源可持 续开发, 保障基地的稳定发展是关系能源重化工基地生死存亡并危及国家能源安全的大事。本文 通过分析研究区气候变化及区域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类问题, 提出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以保护 性利用水资源为核心, 因地制宜地选用发展农业对策, 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299.
结合有限差分方法和等效介质理论,模拟了离散分布裂缝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 基于等效介质理论,利用二维有限差分实现封闭裂缝的离散分布;裂缝可以处理成固体岩石中的高度柔性界面,并可以用线性滑动或者位移间断模型进行裂缝的物理描述. 对于含有多组裂隙的破裂固体,其有效柔度可以认为是固体骨架背景柔度和裂缝附加柔度之和. 在一阶近似条件下,固体骨架和裂缝参数可以通过有效各向异性系数联系起来,有效各向异性系数决定了各向异性(裂缝效应)对于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通过与射线理论方法的对比检验,说明本文提出的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几个数值算例说明本方法可有效模拟不同的裂缝分布效应. 结果表明,即使在裂缝密度很小的情况下,具有相同裂缝密度的不同的空间分布可以产生不同的波场特征. 同时,也验证了不同裂缝尺度对波长的不同影响,以及裂缝尺度具有幂率分布(分形)时,尺度对波场的影响. 最后得出结论:在运用建立在等效介质理论基础上的地震各向异性概念来描述裂缝固体的特征时,要倍加小心,等效介质理论中尚未合理处理的裂缝尺度和空间分布对波的传播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0.
滨海平原弱透水层广布且多赋存古咸水,其盐度分布及运移过程深刻影响着含水层地下水的演变,却得到甚少关注。采集了江苏滨海区7个浅层钻孔弱透水层原状样品,压榨法收集孔隙水。利用孔隙水天然示踪剂ρ(Cl-),ρ(Br-)剖面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弱透水层孔隙水盐度特征和运移机制。得出浅层孔隙水ρ(Cl-)垂向剖面存在2个趋势:①峰值在表层,沿深度逐渐下降;②峰值在深度25m左右,向两端浓度降低。孔隙水ρ(Cl-)为486.2~38 036.7 mg/L,Cl/Br比值为72~360(均值241)。ρ(Cl-)与Cl/Br比值关系及剖面分布说明孔隙咸水为海相成因,来自于全新世海侵时期的古海水,并受到后期淡水的稀释。弱透水层孔隙水一维垂向运移数值模型表明海侵-海退事件控制了海岸带弱透水层孔隙水的盐度演变,全新世古海水仍封存在沉积物中,更新世时期的海水已被驱替。孔隙水运移以扩散为主,垂向运移速率为0.43~15.8 mm/Ma。在相对高渗透性的粉砂地层中,可能还受到侧向对流的影响。弱透水层中古海咸水的重新分布,尤其在地下水超采条件下,可能成为地下水的重要咸化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