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深入研究华南地震层析成像的基础上,按照大地构造环境和软流圈上涌形状和热度,将中国东部(大陆)中生代上地幔中岩石圈 软流圈构造划分为3类:(1)陆台区(华北块和扬子块),软流圈沿古裂陷上涌,其柱头上方形成幔壳混熔花岗质岩及相应Au、Cu、Mo、Pb Zn等矿集区,并于软流圈与岩石圈厚区之陡接触带形成中基性杂岩及相应Fe矿集区;(2)褶皱带中心区(南岭及其延伸带),软流圈在适当深度、热量充足、较大范围内“平卧”,因热传导而致使地壳内物质部分重熔,形成壳源型花岗质岩及相应的W、Sn、稀有元素矿集区;(3)褶皱带边缘区(大兴安岭南部及华南南缘),在软流圈上涌柱上方形成幔源或幔壳混熔的花岗质岩,相应为Cu、Au、Pb Zn、Mo、Ag矿集区。总之,软流圈上涌是中生代构造、岩浆、矿集区形成之根源。  相似文献   
82.
关于思茅盆地下白垩统勐野井组蒸发岩主要物源为海水的认识争议很少,但是关于其成矿时代和成矿模式的认识还有争议,关于陆源淡水对蒸发岩物质成分的影响还缺乏探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盆地内L2井27件蒸发岩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邻区已发表的硫同位素数据,探讨了蒸发岩的物质来源、陆源淡水对蒸发岩物质成分的影响、成盐时代以及可能的钾盐成矿模式。结果表明:(1)思茅盆地蒸发岩受陆源淡水和火山热液补给,其中陆源淡水补给使蒸发岩硫同位素明显低于同一地质时期的其他海相样品;(2)海水可能自现今盆地北西方向补给,一级周期上海水补给存在两次,二级周期上海水补给至少存在七次;(3)物源海水的时代为中侏罗世,沉积析盐的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可能的钾盐成矿模式为中侏罗世海水侧向迁移成矿。这些结果对解释思茅盆地及邻区海相蒸发岩异常低的硫同位素值、高硫同位素值与中侏罗世海水相当以及钾盐成矿缺失"碳酸盐岩相和硫酸盐岩相"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阿细龙曲金矿是川西北地区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通过对该矿区所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及矿床特征、成矿条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好,加强综合找矿,可望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淮南煤田西部煤层甲烷资料的分析, 选择了煤炭储量的类别、煤层甲烷含量的有效测点密度和评价验证钻孔中参数的获取情况作为煤层甲烷资源量分级的综合指标, 建立了包括实证、控制、概略、远景和潜在等五个级别的煤层甲烷资源量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85.
刘建华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4):106-108,114
以ArcGIS平台为基础,以C#为开发环境,对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选择6个中等以上县级单元地类图斑进行赋值实验,研究发现基于GeoProcessing开发的多线程分乡镇赋值算法快速高效,基于此方法设计的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技术流程在江西省第三次国土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应用中,平均每个县级单元地类图斑耕地坡度级别...  相似文献   
86.
行走在范县王楼镇大赵村的乡间公路上,两侧的柳树、红枫、栾树为春天装点上了充满活力的绿色,树下套种的波斯菊、格桑花也不甘示弱地吐露新芽,生动展现了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87.
浅谈托克托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生态和农业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克托县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处于土默特平原的腹地,南临黄河北靠阴山山脉,经常有冷暖空气交绥,易产生对流天气现象,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个别地区又有明显的区域性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干冷。夏季短暂而暖湿。冷暖变化剧烈,雨量少,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为352.4mm,年最少降水量为162mm.处于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88.
对黄海-东海研究区深部结构的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地震层析成像与重磁数据的处理结果,选择26°N~36°N,120°E~130°E的范围作为研究区,讨论了黄、东海研究区的深部结构特点及其与周边各地质单元的相互关系,完成了研究区两条剖面的密度结构反演,认为东海陆架地区地壳厚度变化与大陆地区相比并不明显,显著减薄开始于冲绳海槽地区,中地壳消失;琉球岛弧处地壳厚度明显再度增加,特别是上地壳的厚度增加最大,推断其原因应与俯冲作用及俯冲带附近板块与地幔的运动速率之差有关.地球物理场“东西分带”是黄海—东海地区壳内结构从西向东变化的反映,但随着深度的增加,研究区的岩石层结构出现以近EW向为优势的构造格局.因此推断深部近EW向的异常是三叠纪时期南北板块碰撞、挤压所致,浅部的NE向条带异常是后期构造运动在岩石层较浅部位构造效应的反映.黄海—东海地区岩石层结构存在浅部与深部优势构造方向不协调的现象.层析成像结果证实了南黄海东缘断层的存在,还勾绘出绍兴—十万大山碰撞带为以40°左右的倾角向NW方向倾斜的高速带,另一条倾向基本相同的高速带则是南、北扬子块体结合带在深部的反映.  相似文献   
89.
山东庙岛海峡的峡道动力地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庙岛海峡的动力、沉积、地貌条件比较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对庙岛海峡的峡道效应和动力地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峡道形成及演变、潮流聚散与侵蚀堆积、涨落潮流歧路与登州浅滩形成、峡道泥沙搬运与沉积效应,结果表明,庙岛海峡具有显著的峡道效应,且峡道东西两段差异明显,对峡道以东的山东半岛北部沿岸海底泥沙运动和沉积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