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近年来,邓州市积极推进“三项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空心村”整治项目360个,砖瓦窑整治项目104个,工矿废弃地整治项目39个,整治面积4.27万亩,整治后新增耕地3.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共投资1.39亿元,整治土地23.3万余亩,增加耕地0.766万亩,共增加耕地4.366万亩,为433个项目提供了土地支撑,  相似文献   
82.
《古典文献论丛》集中了赵逵夫先生近二十年来在文献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文献学理论、出土文献、敦煌文献、宋前戏剧文献、诗赋文献等方面贡献颇多。这部论文集充分体现了赵逵夫先生厚重的传统目录学观念、在历史文献研究中清晰的历史概念和在宏观视野下进行微观研究的学术理念。  相似文献   
83.
类书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编纂形式,它的真正起源应该是《皇览》。在文献聚集、文献利用、文学创作、帝王影响、文献编纂、学术思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类书得以产生与发展。类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与思想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84.
我国电影以"产业"形态发展的时间较短,学者们对电影产业的研究较为匮乏。国外经济地理学者关于电影产业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地方网络和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为核心的全球网络视角。理论层面,从网络视角对电影产业的研究与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一致,核心关注点是生产这一单一环节的网络构建、发展、空间演化特征等,对发行、放映等其他价值链环节的系统性研究不足。案例层面,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电影产业。由于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对网络发展影响较大,因此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电影产业网络的研究必须在借鉴西方研究的同时,加大对我国自身电影产业网络特色的分析。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1988年~2015年上海农业技术领域合著论文和共同申请专利的信息为原始数据,分别表征科学知识网络与技术知识网络。运用复杂网络与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城市、区域和国家等3个层面,从网络整体结构、关键节点的比较及其空间结构等方面刻画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地理邻近的重要性尚未减弱;科学网络中研究机构的中心性明显均高于企业,科研院所占据创新网络的核心位置;技术网络的结构较为松散并呈链状结构,处于发展初期。研究结论为创新网络时空演化过程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农业创新系统良性运转和创新节点的培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59—701“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系统对下沉气球记录整理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记录处理技巧,供从事高空气象探测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7.
详述了地质大数据可视化的研究内容,从应用角度可将其分为:表达三维可视化、分析三维可视化、过程三维可视化、设计三维可视化和决策三维可视化5类。针对地质大数据这5类可视化中涉及到的几方面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动态精细建模技术;基于CUDA+GPU集群的地质体属性场数据并行可视化技术;针对地质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技术;基于地质大数据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对这几方面关键技术的现状、技术路线以及实现效果进行了论述和展示。   相似文献   
88.
进行地质科学大数据统合利用,涉及一系列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包括:多源多类异质异构地质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问题;数据汇聚、集成和结构化、可视化转换问题;数据同化、融合问题和深度挖掘、广度聚联问题;地质大数据有效利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问题,以及云服务的模式和系统架构问题。所面对的挑战是实现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静态勘查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处理和应用,以及大数据与小数据、混杂性数据与精确性数据、模型与数据、有模型与无模型、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矛盾与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89.
地质矿产点源数据库系统的模型及其分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新庆  刘刚 《地球科学》1998,23(2):199-204
  相似文献   
90.
陇山杂岩位于秦-祁结合部位,长期以来该杂岩的形成时代及构造归属仍存在较大争议,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对于理解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陇山杂岩中的5个变沉积岩样品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碎屑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原岩类型、沉积时限、物源及其构造归属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断陇山杂岩变沉积岩的原岩可能为杂砂岩。根据样品中最年轻的岩浆成因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值,结合陇山杂岩中侵入体的年龄,可以限定陇山杂岩变沉积岩的沉积时限在491~463Ma之间。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存在593~486Ma、1294~634Ma两个主要区间,以及1876~1528Ma、2594~2027Ma两个次要区间;与之对应的两个主要年龄群的εHf(t)值分别为-21.69~11.48和-28.52~20.74,次要年龄群的εHf(t)分别为-11.88~8.81和-7.97~5.99;且5个样品中约70%以上的εHf(t)值均为负值,表明锆石的母岩浆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和少量年轻地壳物质的加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