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底部型铀矿床是以罕见的原生矿物(如人形石,钡钡铀矿,镁铀云母,钡铀云母等)的工业富集为特征。这类矿床出现在未固结的第三纪河流相沉积物内,该第三系覆盖着或邻近火成岩和变质岩体内的主断裂带或地暂构造,沉积主岩呈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砾岩,砂岩,泥岩,该套沉积层序富含有机物以及铁的硫化物和/或氧化物,一般产于基底杂岩上的古河道内,盖层岩石,除少数例外,均为代表第三纪大陆相火山作用的基性至中性火山岩;火山岩中常常有沉积岩夹层。基底杂岩包括中性一长英质侵入岩和变质岩;一般说来,侵入岩和变质岩都经历了侵入作用或变质作用的多期演化和伸展构造作用的重要时期,基底杂岩中断裂破碎带的密集发育和断裂带的高度沟通,导致了地下水-岩石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生成了重碳酸盐型的含铀地下水。诸多底部型铀矿床的成分构成是地下水优先淋出基底杂岩中诸如Ca,Mg,Ba,Pb,P和V等元素的结果。关于此类矿床的成因,需要全面考虑成矿元素来源,迁移机制。古气候,沉积与保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个成矿作用的发生,发展和保存均得益于有利的构造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伸展构造作用和区域性抬升。  相似文献   
52.
作者运用放射性-遥感(即光-能谱)集成技术对鞍本地区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及铀成矿环境进行了研究,提出辽阳晚太古代花岗质穹窿构造和两条古深大断裂对该区构造格架、岩浆活动及铀成矿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在花岗质岩石的物源和成因方面得出了某些新的认识,并据此总结出铀成矿机理“三要点”,预测了铀成矿远景区,指出弓长岭南部与连山关花岗岩体西部之间是最有利的成矿远景区。同时,运用该技术对燕山期花岗岩岩体进行了等级体制填图的探索,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了TM和SPOT等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以及提取蚀变影像信息和增强冻融带影像信息的方法。根据断裂构造(包括线性断裂、环状和弧形断裂构造)、地层、冻融带及蚀变带的解译,总结了西天山地区金矿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在与邻区穆龙套、库姆托尔金矿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选定了重点研究地区,勾划了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冻融带及构造蚀变带,为该区进一步开展金矿普查找和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已经成为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水产养殖的重要产业,其养殖面积和规模在沿海省市迅速扩大,因为淡化养殖技术已基本过关,淡化养殖已开始向内陆发展。L.vannamei经过逐级淡化可在淡水环境中养殖,且在淡水环境生长快,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养殖密度和产量高。中国有丰富的淡水养殖水体资源,淡化养殖前景看好。L.vannamei淡化高产养殖同传统海水养殖有相似之处,表现为水体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水体生态系统脆弱,易失衡,但也存在明显差别,养殖密度高,盐度低,养殖水体藻类优势种中后期以蓝藻为主,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目前国内淡化高产养殖技术不完全成熟,还有一些养殖环节需要继续探索,有些养殖户在没有掌握淡化养殖和水质调控技术情况下,就盲目扩大养殖面积,或随意增加养殖密度,致使淡化高产养殖风险较大。近几年有关L.vannamei养殖和疾病防治的研究报道较多,对淡化高产养殖水体的生态理论研究还不够。作者是在大量调查淡化高产养殖虾池水体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高产虾池水体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及水体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初步探讨淡化高产养殖的生态模式和人工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55.
提要应用BLAST程序和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5株副溶血弧菌和其他细菌的16S—23S rDNA间区序列,选取IGSIA作为扩增靶区,结合相邻的16S r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PCR方法,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新建的PCR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出大小为306bp和552bp的2条带,分别对应于副溶血弧菌的IGS0和IGSIA,检测灵敏度为5.6×102CFU/ml,半个工作日即可得到准确的结果,能有效检测出在杂色鲍、凡纳滨对虾和各种水质中的副溶血弧菌,适用于海洋水产动物副溶血弧菌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水产品的检疫及水质环境的监测。  相似文献   
56.
从广东汕尾地区工厂化养殖的患病和死亡的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及养殖海水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细菌为杂色鲍的致病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等多项指标鉴定,该菌株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并经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证实鉴定结果。在中国大陆,由副溶血弧菌使杂色鲍致病并大量死亡的事件,本文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7.
在华东南湘、赣、粤三省交界地区,发育着一个由燕山早期第一、二阶段花岗岩岩体组成的环状岩体群(简称环群)。环群呈椭圆形,长轴近NEE向,长310km,短轴NNW向,长175km,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环群的边界由一系列长条形的大型岩基及少数岩株组成,它...  相似文献   
58.
套式PCR检测斑节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剖患白斑症斑节对虾的鳃组织 ,制备成不同稀释倍数的模板 ,对其进行白斑症病毒 (WSSV)的 PCR扩增 ,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套式 PCR的灵敏度大约为一步 PCR的 10 4 倍 ;对感染病毒后不同时期的斑节对虾进行 PCR检测 ,发现感染早期经一步 PCR检测为 WSSV阴性的样品 ,套式 PCR的检测结果为阳性 ;对发病虾塘中的几种甲壳类动物进行 PCR检测 ,发现经一步 PCR检测为阴性的长臂虾、秉氏厚蟹和褶痕相手蟹等宿主 ,套式 PCR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表明所建立的 WSSV套式 PCR检测法较普通的一步 PCR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9.
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 (WSBV)所致。患有典型白斑综合症的斑节对虾 ,用两种提取病毒模板DNA的方法 ,进行PCR扩增 :一种是用传统的方法 ,即蛋白酶K ,CTAB等消化 ,酚 /氯仿抽提 ,乙醇沉淀得到DNA ;另一种是用改进的煮沸法提取病毒DNA。对比发现后一种方法稳定性及敏感性比前者高 ,重复性好。用后一种方法对病虾的复眼进行检测 ,PCR结果为阳性。应用后一种方法还对病虾的各组织器官及人工感染的虾进行检测 ,发现病虾中除肝胰腺外 ,附肢、肌肉、心脏、鳃、胃、中肠、神经、复眼、表皮结果均为阳性。感染实验中 ,出现阳性结果注射感染比投喂感染早 ,而且肌肉和附肢较敏感。  相似文献   
60.
下庄铀矿田控矿因素光-能谱融合图像解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能谱融合图像处理、解译与部分野外验证,对下庄铀矿田发育的钾化蚀变带和低钍补体进行了识别与提取,指出铀成矿与钾化蚀变断裂带及低钍补体具有密切的成因与空间联系。另外,以能谱图像上发现的环状影像为线索,通过对岩体主体固结成岩后穹状构造隆升事件的研究,认为本区曾存在地幔柱,地幔柱作用引发了多种地质事件(或作用),这是形成铀矿田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