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以华地2个6级以上地震为例,研究了海平面地震前兆信息的识别方法,并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1969年了江6.4级地震前,闸坡站 平面存在 个时间长达4年、幅值达10cm左右的上升回复过程中的加速回升异常;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汕头海面有一个始自4年前、幅度达28cm左右的上升异常,上升率达地震平静期的3倍多。沿海地区6级以上强震前,海平在可能出现2-5年或更长周期的中长期趋  相似文献   
12.
华南沿海地区验潮站资料反映的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升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收集到的25个验潮站资料,表明近几十年来华南沿海海平面大约平均以1.45mm/a的速率上升,与全球海平面升高速率1.5mm/a接近。由各验潮站海平面的升降速率与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速率比较,得到验潮站所在海岸地壳速率在4.4~-4.1mm/a之间。其运动方向与由滨海相样品反映的晚更新世及全新世以来的海岸升降趋势大体相同,即现今海岸主要为中、晚全新世以来的继承性运动。  相似文献   
13.
短水准资料中的降雨干扰相当可观.本文详细讨论了这种干扰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特点,尝试用褶积运算方法建立单位降雨量影响模式和降雨总影响模型,并提出运用褶积滤波方法消除测值中降雨影响的具体方法.作者以新丰江测量站的资料为例进行了整套计算。结果表明,此模式能真实地再现资料受降雨影响的情况.用此法消除降雨影响后,测值恢复了正常的年变化形态,提高了资料的分析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酆晓  丁丽青 《华南地震》1999,19(4):14-21
对形变监测能力相对薄弱的省份建设省级形变前兆标志及预报体系进行了应用研究。内容包括中短期地震形变前兆异常的规范化识别及提取,省级体系的构架设计及建设要点等。以广东地区为例,从震例出发确认了γ因子,海平面等10个省级形态前兆标志,并在预报实践中付诸应用。最后,就形变标志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华南沿海现代海平面变动和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光  丁丽青 《热带地理》1995,15(3):252-257
近30年验潮资料的年变速率的估算结果表明,华南沿海平均以1 ̄1.2mm/a速率抬升。新构造运动使各个不同岸段相对的海平面变动有如下差异:珠江三角洲和雷琼地区东海岸的海平面抬升速率明显超过1mm/a,闽东、粤东沿海则小于1mm/a,甚至呈下降趋势,局部岸段(如台湾海峡西岸)因海洋水文影响其上升速率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以近年来广东省台站观测资料为基础,总结和探讨了地形变前兆异常指标的辨识方法。由震例总结得到的研究可信度与国内的大致相同。震前异常指标在时间上的协同性表明,不同方法观测到的地形变资料其内在的物理特性是统一的、相互关联的。  相似文献   
17.
正确判别室内断层位移测量的干扰因子是识别地震异常信息的前提。本文以新丰江站为例,详细叙述了干扰因子的判别方法及其影响方式。认为在诸多干扰中降雨对水准,温度对基线的短期影响是室内断层位移测量首要考虑的干扰关系,并提出了对短期干扰效应和长期干扰效应使用不同的排除干扰方法。 作者还提出以断层活动矢量的误差园作为识别地震异常信息的标准,并在该区的3次中强地震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浮子水管倾斜仪(FSQ)是目前国内较好的定点形变测量仪器。但是它的记录部份在技术上却显得比较落后。为了提高FSQ的系统功能,我们应用ApPLEⅡ对FSQ的测量进行控制,经在汕头地震台的近2个月的连续运转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皮全部测量过程,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建库等的全自动化。这一系统我们称之为浮子水管倾斜仪的电脑自动测量系统(FSQ—ATS),系统造价低于FSQ的记录部份。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地震局关于地震台站观测规范化的精神,为广东省地倾斜台站从1987年元月一日起正式执行新的《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作好业务、技术上的准备,局监测处组织了汕头台、五山台、信宜台、茂名台和综合室有关同志在广州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新规范研讨班。研讨班首先听取了1986年9月在上海台开的“《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研讨班”、“第三次全国基本台站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工作会议”及“DQG综合监控仪鉴定会”三个会议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