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河北省区域鸟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北境内选择不同生境的7个自然保护区,用GF指数方法计算不同区域的鸟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 鸟类的GF指数高于兽类的GF指数,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鸟类的G指数和F指数分别高于兽类的G指 数和F指数,并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42.
本文简要介绍了AGNs 的铁Kα线的ASCA 观测结果,主要观测特征。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解释观测的主导模型――盘- 线模型的要点。特别指出了盘- 线遇到的基本困难。从而由该模型得到的推断:即AGNs 存在中央大质量黑洞的结论不再可靠。本文的分析也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这一重大课题找到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3.
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位于南羌塘盆地南缘,在该区发育了一套厚度较大的碳酸盐岩沉积。对该区碳酸盐岩C、O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可以恢复其形成的古环境及沉积特征。在野外剖面测制(1∶2 000)、样品系统采集的基础上,对其碳酸盐岩进行C、O同位素的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古海水盐度Z值为12632~13537,属正常海水—超咸水;古海水温度平均值为224 ℃,代表温暖的气候环境;δ18O、δ13C值均随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海水越深,δ18O值越大。根据C、O同位素计算出的古温度、古盐度与所划分的沉积相带是相互对应的。  相似文献   
44.
根据地质、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孔兹岩系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笔者对孔兹岩系变泥沙质岩石进行了地球化学统计性研究。它们普遍高K2 O低Na2 O ,具有重稀土部分呈平坦型 ,轻重稀土分离较弱 ,存在较强负铕异常的稀土模式。在岩石/MORB -元素图解上 ,除Nb、P、Ti相对亏损外 ,还存在明显的负钡异常。具高成熟度的泥沙质岩石tDM和ΣNd( 2 .3Ga)变化范围分别为 2 .30~ 3.2 4Ga和 - 4 .77± 5.11。孔兹岩系形成于太古宙之后 ,与其主体由泥沙质岩石组成 ,并且需要有一个广泛出露、高成熟度陆壳基底物源区的认识相吻合。在考虑泥沙质岩石组成受源区组成和作用过程双重制约的情况下 ,给出了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基底组成的估计值。它们与Taylor等 ( 1985)给出的太古宙上部地壳组成估计值存在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45.
In this work, a new separation–preconcentr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Cu(II), Ni(II), and Fe(III)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FAAS). Analytes were complexed by using zincon (2‐[2‐[alpha(2‐hydroxy‐5‐sulfophenylazo) benzylidene] hydrazino] benzoic acid sodium salt). The analyte ions were quantitatively adsorbed on a Diaion HP‐20 resin at pH 5. The retained metal ions on the resin were eluted by acetone. The analytical parameters such as pH of the sample, eluent type and volume, sample volume, and flow rates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elu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concomitant ions on the recoveries of the analytes were also examined. The instrumental detection limits for the analytes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procedure were in the range of 0.72–1.41 µg/L. The validation of the presented procedure was checked by analyzing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of SRM1515 Apple Leaves. The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by analyzing some spice samples.  相似文献   
46.
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在海洋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天然放射性碳(14C)是年代测定的有效手段,它在考古学和地质学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过去10年中,伴随着加速器质谱仪(AMS)技术和检测灵敏度的提高,AMS已经能够检测少于mg C量级样品中自然丰度水平的14C,这大大扩展了14 C在自然科学,特别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范畴。简要评述了利用天然14 C进行海洋地球化学研究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前景广阔、并已取得显著成果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7.
Here we describe high‐precision molybdenum isotopic composition measurements of geolog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performed using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MC‐ICP‐MS). Purification of Mo for isotopic measurements was achieved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using Bio‐Rad AG® 1‐X8 anion exchange resin. Instrumental mass bias was corrected using 100Mo‐97Mo double spiking techniques. The precision under intermediate measurement conditions (eighteen measurement sessions over 20 months) in terms of δ98/95Mo was 0.10‰ (2s). The measurement output was approximately four times more efficient than previous techniques, with no compromise in precision. The Mo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even geochem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seawater (IAPSO), manganese nodules (NOD‐P‐1 and NOD‐A‐1), copper‐molybdenum ore (HV‐2), basalt (BCR‐2) and shale (SGR‐1b and SCo‐1), were measured. δ98/95Mo values were obtained for IAPSO (2.25 ± 0.09‰), NOD‐P‐1 (?0.66 ± 0.05‰), NOD‐A‐1 (?0.48 ± 0.05‰), HV‐2 (?0.23 ± 0.10‰), BCR‐2 (0.21 ± 0.07‰), SCo‐1 (?0.24 ± 0.06‰) and SGR‐1b (0.63 ± 0.02‰) by calculating δ98/95Mo relative to NIST SRM 3134 (0.25‰, 2s). The molybdenum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IAPSO, NOD‐A‐1 and NOD‐P‐1 obtained in this study are within error of the compositions reported previously. Molybdenum isotopic compositions for BCR‐2, SCo‐1 and SGR‐1b a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48.
贾蓉芬  邵敏  刘德汉 《地球化学》2001,30(6):592-598
为了研究高演化地区气源的生成特征与生气潜力,分别采用热解温度为560℃不加内标、CDS2000热解系统,700℃加内标(聚苯乙烯)、由实验室自制热解系统的在线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不同气源岩(代表性的煤、固体沥青及四川地区以下古生界碎屑岩为主的全岩)进行5s的快速热解分析。在对实验系统加内标定量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研究后,提出了产烃定量公式。560℃的热解谱图可清楚地将烃源岩分为生油、生气和生凝析油三种类型,并可根据谱图计算出油气比(GOGI)。根据700℃加内标的热解测试结果,计算了气源岩的热解烃总量和C1-5-C5-C15组分的相对含量。热解烃总量随热演变程度增高而递减,其中以碎屑岩的热解烃量减低最快。相同样品的热解烃量与TOC和Rock-Eval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对比不同演化阶段热解产物的相对组成,显示低演化阶段的烃源岩热解产物以C1-5组分为主。由此表明,在高演化阶段,好的油源岩就是好的气源岩。较高演化阶段(测试前R^0为2.5%-4.2%)烃源岩的热解烃中C5-15含量呈增加趋势,这一结果与前人资料吻合,它除了表明C5-15 分的含量可能与烃存在的载体,如无机矿物或固体有机质对早期轻烃的包裹与吸附有关外,可能还揭示了有机质在石墨化过程中高演化阶段有着与低演化阶段不同的特性。固体沥青广泛分布在四川地区下古生界地层中,PY-GC测试结果也表明,固体沥青比相同演化阶段的碎屑岩热解产物多数倍到一个数量级,因此,在高演化地区固体沥青是不可忽视的气源岩。  相似文献   
49.
矿物包裹体的成因矿物学标型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谢奕汉  范宏瑞 《现代地质》2001,15(2):202-204
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玻璃包裹体、斑岩型矿床中的高盐沸腾包裹体、绿岩带脉型金矿中的低盐 CO2 包裹体和油气田中的有机包裹体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矿物包裹体。它们不仅能清楚地反映矿物的成因 ,而且有一定的指示找矿的作用 ,可以作为成因矿物学的标型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0.
我国滨海岩溶地区岩溶系统的形成具有其独特的动力学过程。其中,既有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岩溶特征,又有人类活动的地质效应——海咸水入侵的影响和改造。目前,海咸水入侵对滨海岩溶系统的影响和改造正在加剧,并将逐渐成为主导因素。防治滨海岩溶区海咸水入侵的根本,就是要查明咸-淡水过渡带中碳酸盐岩溶解、沉淀的动力机制。其中,混合溶蚀作用是关键。开展咸-淡水过渡带碳酸盐岩溶解、沉淀动力学的野外现场定位观测和室内动态模拟实验研究,并在查明咸-淡水过渡带碳酸盐岩溶解、沉淀动力机理的基础上,建立滨海岩溶地区碳酸盐岩溶解、沉淀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研究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滨海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作用,将有利于查明滨海岩溶形成机理,进而为解决滨海岩溶地区海咸水入侵问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