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3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1538篇
测绘学   416篇
大气科学   1181篇
地球物理   1330篇
地质学   3057篇
海洋学   695篇
天文学   178篇
综合类   596篇
自然地理   80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所依据的分析样品是取自珠江最大的一个河口湾伶仃洋中部的水下钻孔岩芯,其底部到达花岗岩基底。通过对第四纪有孔虫群与孢粉化石带特征的分析,阐明在相同的钻孔岩芯中,有孔虫分布变化所反映的古沉积环境特征与孢粉分析的古气候特征较为吻合,并与相应的沉积相对应,结合 ̄(14)C和 ̄(230)Th/ ̄(232)Th比值法测年数据,从而较好地重塑本区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地质历史。  相似文献   
52.
胶州湾沧口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30年代开始就对潮间带生态学进行过研究,动物学界前辈张玺教授领导考察团,对胶州湾进行多次考察。50年代又对我国沿海有代表性的潮间带进行调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1963年8月到1964年12月连续17个月,对胶州湾沧口泥沙滩进行了逐月的潮间带生态调查。主要目的是详细地了解我国北方海区潮间带泥沙底质生态类型的生物种类组成、垂直分布和数量变动,并对某些经济种类的生物学概况进行探讨。 将我们的调查材料与张玺早期的资料作一比较就可发现,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但胶州湾沧口泥沙滩潮间带的生物种类组成和分布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它反映了污染前自然生态的面貌。本文详细阐明沧口泥沙滩潮间带的生态结构,表现沧口滩涂自然生态平衡的本底情况。 近十多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近岸工厂的污水及其他污染物排放入海,沧口泥沙滩潮间带的生态结构发生了变化,某些种类的分布下移,数量减少,某些种类已绝迹。近几年来,全国开展的海岸带和海涂综合调查需要有过去的本底资料进行对比,以便对现有资源量和将来可能发生的资源变动进行估计。为此,我们把以前的调查结果整理发表,为水产养殖、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53.
基于GIS的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自明  葛文 《海洋测绘》2007,27(4):54-56
在分析无人机领域飞行数据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套功能较为完善的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了无人机飞行状态实时显示、航线规划和航线回放等功能模块。系统借助于G IS技术,导入矢量形式的电子地图,利用丰富的地理信息来辅助实现无人机的地面监控,在V isual C 6.0开发环境下利用基于异步方式和事件驱动方式的串口通信实现了系统与地面控制站的通信,利用地图控制文件实现了地图数据的调度,利用显示缓存实现了视图实时刷新。经过实际联调,系统运行良好,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4.
冲绳海槽轴线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冲绳海槽位于东海大陆架与琉球岛弧之间,海槽中发育着一系列平行轴向延伸的地堑型正断层。穿越海槽的地震剖面证实了海槽扩张中心的存在,扩张轴沿海槽轴线方向延伸。由于地堑构造中心的扩张速率较大,由某引起的海槽中心下陷的速率大于沉积作用的补偿速率,使海槽中心海底出现明显的下陷。在轴线的大陆坡一侧,陆源沉积占绝对优势;轴线的岛坡一侧,以火山坡碎屑、浮岩、有孔虫软泥为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55.
TOGA—COARE强化观测期间,对赤道暖池区海流作了多种方法、多层次的观测;根据美国释放的漂流浮标不同时刻位置的资料,分别对赤道及其南、北海域的表层漂流状况作了计算分析,指出:从1°N向北存在单一的北向流;从1°N~1°S这个近赤道区域内为东向流;1°N~2°S区域为过渡区,以东向流为主,个别浮标出现涡旋状运动。2°S以南为一反时针运动的大涡旋。  相似文献   
56.
A proposed directional function and wind-wave directional spectrum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proposeddirectionalfunctionandwind-wavedirectionalspectrum¥WenShengchang;WuKejian;GuanChanglong;SunShicaiandZhangDacuo(Recei...  相似文献   
57.
长江口区枯、丰水期后底栖动物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对长江口底栖生物曾进行多次调查研究:1980-1981年进行了“中美海洋沉积作用联合研究”( Boesch等,1986;孙道元、董永庭,1986; Rhoads et al.,1985;Sun and Dong,1985);1982-198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进行了“长江河口南岸污染对底栖生物的影响”的研究(戴国樑,1989):1985-1986年中国科学院海研究所进行了“长江口底栖生物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的预测”的研究(刘瑞玉等,本集)。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底栖生物的概貌。 1988年4月和10月,作者又对长江口枯、丰水期后底栖动物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所用主要材料是在123°E以西,30°30′-32°00′N之间水域的35个取样站(图1)枯、丰水期后所获。海上取样每站以0.1㎡的表层采样器取样两次,通过0.5mm孔目的筛子冲洗后,样品在实验室内挑选、鉴定、称重和计数。  相似文献   
58.
气候转型与早期人类迁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旧石器考古证据表明,更新世早期可能发生了两次人类迁徙浪潮,时间分别在1.8-1.6MaBP和1.0MaBP左右,第一阶段,古人类演化为直立人并开始走出非洲、迁徙至其它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第二阶段,直立人开始占据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两个阶段也是第四纪气候发生转型、环境产生重大调整的时期。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的一致性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测气候转型时期环境转变是这两次人类迁徙浪潮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9.
Two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water soluble fractions (WSF) of fuel oils on the marine isopod, Sphaeroma quadridentatum. In one experiment, juvenile isopods (one month old) were exposed to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0·1% to 15% WSF) of a fuel oil (Baytown, Exxon) at room temperatures of 24 ± 1–6°C for nine months. These isopods survived to maturity and reproduced. However, growth rate was adversely affected at concentration ≥ 3% WSF and fecundity was depressed at concentrations ≥ 1% WSF. Survival of offspring in clean seawater was dependent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history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fspring from groups exposed to ≥ 1% WSF experienced high mortality (> 70% within five weeks) even in clean seawater. This may imply that a population of Sphaeroma exposed to WSF as low as 0·2 ppm may eventually disappear, although animals can grow to maturity and reproduce at concentrations < 3 ppm.In another experiment, adult Sphaeroma (three months old) were subjected to the WSFs of four fuel oils (Baton Rouge, Baytown, Montana and New Jersey) for one month. Fecundity was depressed at a concentration > 15% WSF, regardless of the kind of fuel oil. On the other hand, the number of young produced bythe surviving females varied with the type of fuel oil for the same level of WSF.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relative amounts of toxic components present in the WSF.  相似文献   
60.
Improved form of wind wave frequency spectrum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lower frequency part of the theoretical wind wave spectrum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Wen et al. , 1988a, b,c) has been improved and the form of spectrum is appreciably simplified. In addition to the field data collected in the Bohai Sea region and used in the previous papers, those obtained in the Huanghai Sea,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been employed so that the improved spectra can be verified on a more extensive observational basis. Computed results agree with the observations well. Further comparisons have been made between the proposed spectra and the JONSWAP spectrum. Though the two types of spectrum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in form, the former shows, as a whole,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 than the latter. By introducing an improved relation between the peak-ness factor and significant wave steepness, the spectrum contains only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and period as parameters. For spectra given in this form, the computed peak frequencies coincide approximately w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