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Most slope-channel outcrop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at continental margin-scale on seismic data. However, in foreland and back-arc deepwater settings, sub-seismic scale slope channels hold equally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deepwater sediment delivery, often in hydrocarbon-bearing provinces. One such slope-channel system is examined in Lower Jurassic prograding shelf-margin clinoforms in Bey Malec Estancia, La Jardinera area, southern Neuquén Basin, Argentina. In a 4 km wide, 300 m tall, slightly oblique- to depositional-dip section of Jurassic Los Molles Formation deepwater slope deposits, seven clinoform timelines were identified by isolated slope-channel fills with thicknesses less than 50 m. Sedimentary logs, satellite images,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d drone photogrammetry were used to map variations in downslope channel geometry and infill facies. The slope channels are filled with sediment density flow deposits: poorly sorted conglomeratic debrites, structureless sandy high-density turbidites and well-sorted, fine-grained, graded low-density turbidites. The debrite portion decreases downslope, whereas high- and low-density turbidites increase. A grain-size analysis reveals a broad downslope fining trend of turbidite and debrite beds within slope channels with increasing water depth, and some notable bypass of conglomeratic facies to the lowermost slope channels and basin floor fan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lope channels changes from lateral to aggradational infill downstream. The Bey Malec clinoforms and its slope channels add new knowledge on downslope changes for sediment delivery in relatively shallow (<500 m water depth), prograding-dominant deepwater basins. They also highlight one of very few outcropping examples of oblique-type clinoforms.  相似文献   
632.
Yang  Chen  Yang  Haiyuan  Chen  Zhaohui  Gan  Bolan  Liu  Yongzheng  Wu  Lixin 《Ocean Dynamics》2023,73(8):531-544
Ocean Dynamics - Based on the eddy-resolving Four-dimensional variational Ocean Re-Analysis fo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over 30&nbsp;years (FORA-WNP30) produ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相似文献   
633.
GPS技术在山东省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并于1993年底建成的军民两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的建立不仅使导航技术和定位技术产生了根本变革,且对空间技术、军事、地学研究、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GPS技术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使平面控制测量手段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634.
深圳湾,毗邻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和生态调节区域。为了更好地了解该湾多溴联苯醚(PBDEs)的生物累积规律及其污染历史,作者采集该海域19个鱼、2个虾、2个蟹和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PBDE的组分与含量,以及生物体的δ^15N同位素、总脂含量和柱状沉积物的沉积年龄(^210pb)、总有机碳(TOC)。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鱼类∑15 PBDEs组分的残余量为21—167ng/g lw(或0.17—4.16ng/g fw),平均为(67&#177;42)ng/g lw或(2.00&#177;1.14)ng/g fw,其含量与生物体的δ^15N同位素和脂含量正相关,BDE-47、BDE-100为生物体中PBDE最优势组分且在所有生物样品中均检出,分别占46.5%、13.5%,肉食性的鱼类较植食性的鱼类PBDEs的生物累积总体上较高。柱状沉积物中∑22 PBDEs含量(0.07—4.85ng/g dw)近二十几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沉积通量为0.25ng/(cm^2&#183;a),丰度最高的PBDE组分为BDE-47、BDE-49、BDE-99、BDE-183(不包括BDE-209);PBDEs在生物体和柱状沉积物中的含量位于全球PBDEs含量的中低端范围;鱼类等生物体中PBDE的生物-沉积物累积比值(BSAF)比值(〈0.8)较小,与相应的PBDE的log Kow(辛醇/水分配比)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5.
铜石杂岩体隐爆作用与金矿成矿的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邑县铜石地区是鲁西最重要的金矿产地,继归来庄大型金矿床发现之后,又相继发现了卓家庄特富金矿床及磨坊沟、梨方沟、贺山庄等具层控特征的金矿床,构成了铜石金矿田。这些金矿床的形成与铜石地区中生代多期次岩浆活动或隐爆作用密切相关,分布于岩体边部的隐爆-侵入角砾岩是金矿床的载体,成为寻找隐爆-侵入角砾岩型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36.
通过介绍苍山县沟西铁矿的发现过程,认为剩余重力异常是寻找深部隐伏铁矿的有效方法,而井中三分量磁测能有效地指导钻探工程的布设,减少盲目性。  相似文献   
637.
利用常规观测、NCEP再分析及FY-2G TBB等资料,对贵州2020年1月24—25日的冰雹、雨雪共存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复杂天气主要由南支槽前强上升运动把低空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强迫抬升至-10℃以上,前期能量集聚使得大气不稳定度迅速加大,滇黔静止锋触发贵州南部不稳定能量释放,共同造成了此次天气。(2)冰雹是由高架雷暴造成的,暖湿逆温层、强垂直风切变、强不稳定层结和合适的温度垂直分布是发生强对流的主要原因。(3)冷锋及深厚南支槽是降雪发生的主要环流形势,中层水汽辐合的强度及厚度不断增长、槽前动力抬升使得水汽伸展到-10℃以上,配合气温不断下降共同造成了暴雪天气。(4)贵州西部较充沛的外部水汽输送为降雨提供有利条件,高低空急流的有效叠加及典型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大降水强度。(5)强上升运动在降雪前8 h出现、涡度平流在降雪前24 h出现跃增,低层辐合的强度大于高层辐散;较之冰雹、暴雪区,大暴雪区饱和区伸展更高、上升运动更强、涡度平流更强,但水汽辐合稍弱;大暴雪区表现为稳定的低冷高暖,冰雹区、暴雪区则表现为由低到高的"冷—暖—冷"结构。(6)降雪区TBB纹理较均匀,大部在-20~-32℃,TBB低值区对应降雪强度较大,降雪最强时段TBB达-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