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297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480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大陆内部弥散性的变形表明经典板块构造理论未能阐述大陆构造.矿物变形的实验室研究结果、岩石流变学性质随深度改变和地震测深剖面资料都提示大陆岩石圈具有三明治式的强度包络面.任纪舜、张国伟和钟大赉分别把岩石圈不同深度层次的三维交切构造称为立交桥式构造或多向层架构造.它们的出现提示岩石圈发生了构造解耦,新的变形体制在拆离面以上发展起来.前苏联地质学家把它称为岩石圈的构造成层作用.本文列举了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和秦岭造山带可能出露于地表的三维交切构造实例,呼吁重视这类代表大陆岩石圈不同深度层次的构造堆叠体,并把它作为揭示岩石圈构造变形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962.
马文涛  周挚 《地震研究》1994,17(1):16-23
本文使用中国CDSN长周期数字资料,采用理论地震图试错法,确定了1988年云南澜沧7.6级强震的震源机制参数,改进Kikuchi方法,计算出震源破裂时间过程函数,讨论了该地区发展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963.
潜水的降雨入渗补给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64.
博格达山西部下二叠统中下部是一套由浊流及其它重力流沉积组成的深水层段,其下伏和上覆地层中都发现了大量风暴岩。深水层段之上的风暴岩仅分布在博山南侧的浪控沉积体系之中,北侧为一套不含风暴岩的潮坪沉积,该特点表明博山南北两侧的沉积层序可能不形成于统一水体,而是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沉积盆地。从而为博山晚古生代属岛弧性质从沉积学角度提供了依据。当博山南侧西缘晚二叠世初期为陆相沉积时,东部仍出现大量远源风暴岩,表明晚古生代海退方向自西而东。  相似文献   
965.
李斌  黄达  马文著 《岩土力学》2020,41(3):858-868
层理弱面对层状岩石的力学特性影响较显著,为了研究层理面特性对岩石断裂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了具有不同层理方向的砂岩试样三点弯试验,探讨了砂岩断裂韧度及断裂模式的各向异性。之后基于有限元中的黏聚单元建立了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层理面强度对各层理角度试样断裂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层理方向影响下砂岩的断裂韧度及模式存在各向异性;同一层理方向试样的断裂韧度随层理面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试样的层理面与加载方向夹角越小,断裂韧度受层理面强度变化影响越明显;试样的断裂模式不仅与层理面强度有关,还受层理倾角的控制,层理面与加载方向夹角θ = 0o试样断裂模式基本不受层理面强度影响,θ = 30o试样主要沿层理面张拉或剪切破坏,且沿层理面的破裂长度随层理面强度的降低逐渐增大;层理面强度较大时,θ = 45o试样主要沿层理面张拉破坏,θ = 60o~90o试样主要以贯穿层理的张拉破坏为主;层理面强度较小时,θ = 45o~90o试样均以沿层理面的剪切破坏为主,其中θ = 45o试样沿层理剪切长度最大。另外,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层理面强度及方向对试样的起裂角及裂纹扩展路径产生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作为层状岩石断裂力学理论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66.
李启成  苑树鹏  郑新娟  席桂梅  贺翔  吴奎  徐伊豪 《地质论评》2021,67(2):67030011-67030011
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使用动校正确定反射点位置用到很多假设,如勘探深度要远远大于炮检距;假定倾斜反射界面的反射点与水平反射界面反射点都位于炮检距的中点;近似认为倾斜反射界面的动校正量等于水平反射界面的动校正量;假定反射面倾角固定且较小等,上述假设一定会造成勘探误差。由于反射点位置和反射面倾角未知,所以理论上无法唯一地确定反射点位置。如果反射波传播的介质的波速一定,从炮点发出的地震波,经反射点后,在接收点被接收,其可能的反射点是椭圆的一部分,但还不能唯一确定反射点;再取炮点和另外一个接收点,其可能的反射点是另外一个椭圆的一部分。如果假定反射面是平面,可以是水平面,也可以是有固定倾角的倾斜平面,该平面在地震波射线平面内是一条直线,该直线一定是两椭圆的公切线。把两椭圆方程和切线方程联立,就可以求解出公切点位置,公切点位置就是反射点位置,这就是用双椭圆确定反射点位置的方法。通过建立模型对勘探方法进行了检验,证实了用双椭圆方法确定反射点位置的有效性。双椭圆方法有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就是在确定反射面位置的同时计算出反射面的视倾角。  相似文献   
967.
地浸采铀技术已成为世界采铀的主流工艺,采区退役后地下水环境修复亦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文章简要介绍了碱法、中性和酸法三种典型地浸采铀技术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地浸采铀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以酸法地浸铀矿山地下水环境修复技术为例,重点介绍了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原理与应用,归纳总结了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下一步应加强在酸性与氧化环境中能使铀固定并长期稳定的新技术,高活性、强适应性修复菌群的选育、驯化技术,地下水异位-原位协同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在铀矿地浸地下水环境中的吸附-解吸、氧化-还原、溶解-沉淀等行为与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8.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农户的适应行为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而适应行为的效能感知关系到农户能否准确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适应能力,降低生计风险。基于陕西省白鹿原地区9个村落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路径分析法辨识樱桃种植户适应行为效能感知的影响因素,继而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樱桃种植户属性、气候变化感知及樱桃不同生长阶段的气象灾害感知对较弱适应行为效能感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樱桃种植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适应行为效能的感知程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弱的适应行为效能感知主要受到樱桃种植户年龄、家庭农业收入、近30年本地气候变暖感知以及本地霜冻感知的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9.
基于上海地区2012—2016年逐日PM2.5、PM10、CO、O3、SO2、NO2的分指数(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IAQI)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要素(风速、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总云量、低云量)、逆温数据和高空大气环流数据,分析了上海地区空气质量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和气候要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选取PM2.5和O3污染天气过程及其邻近的非污染天气过程,对比分析高空大气环流形势的差异。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出现PM2.5、PM10和NO2污染天气在冬季最多,分别为31.4 d、10.0 d和14.8 d,而O3污染天气在夏季最多(18.8 d)。风速和低云量是影响PM2.5污染的重要气象因素,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313和-0.261,O3污染则与气温和日照时数密切相关,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449和0.363,PM2.5、O3污染的发生也与前一日以及当日出现逆等温天气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在PM2.5污染天气过程,上海位于槽后高压前部,850 hPa有较强西北风,而非PM2.5污染天气过程中上海位于高压后部,低层850 hPa为东南风。在O3污染天气和非污染天气过程,中国东部长波射出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分别为正、负距平,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上海晴热少云,易引起O3污染,反之上海上空云系多,不容易出现污染。  相似文献   
970.
民国时期电报技术运用促进了天气预报业务的实现。电报作为当时最先进的通信工具,加速了气象观测数据的接收和气象信息传播的速度;而气象密码、广播电码的编排和规范,更是在中国天气预报业务最初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民国时期气象电报相关档案史料的梳理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民国气象电报的形成以及它与天气预报业务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