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针对广东省珠海凤凰山森林生态系统2015年的湍流原始数据,分析了各修正过程对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点较多,需要考虑去除;频率响应修正对通量结果影响不大;倾斜修正的影响在3%左右;超声虚温修正对感热通量的影响变化幅度达30%;WPL修正对碳通量结果影响可达25%左右。经过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感热通量约有85%,潜热通量和碳通量约有80%的数据可用于通量分析。感热通量在1年中的变化幅度不大;潜热通量变化显著,尤其在季风后迅速增大;碳通量变化与森林下垫面密切相关,夏季变化幅度大,冬季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72.
2015年10月29日弱降雨前后的层状云微物理参数反演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资料对2015年10月29日安徽寿县的一次弱降雨过程的云参数进行了反演,所采用的反演方案是单参数法和双参数法。论文先介绍了单参数和双参数反演方法,然后反演了降雨前后的云微物理参数,对比分析表明:(1)降水发生前云滴数浓度较大,典型值1 000个·cm-3左右,有效半径小于4.5 μm;(2)降雨后,云滴数浓度显著减小,典型值在500个·cm-3左右,但有效半径略增大了1~1.5 μm;(3)云中含水量的变化不明显,降雨后略增大,增加量在0.1 g·m-3以内; (4)降水发生前,云微物理参数随高度的起伏较大,降水后的廓线比较平缓,显示出降雨后的云层动力特性更稳定。  相似文献   
373.
大丫口地区位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内,大地构造位处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西缘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地带,北西向与泥堡大型金矿床相连,南东向与戈塘金矿床相邻。目前已发现区内金矿(化)主要有两种产出类型:一是赋存于茅口组上与覆龙潭组底部一套由区域性构造作用形成的、并经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体(SBT)中的层控型,二是产于断层破碎带或两盘牵引膝褶带内的断控型。本文初步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标志,开展了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374.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ropical cyclones (TC)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and how these changes are related to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JO). It was done with the help of the Real-time Multivariate MJO index from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Bureau of Meteorology of the Centre for Australian Weather and Climate Research, TC data from the Joint Typhoon Warming Center best track datasets, and daily and monthly datasets from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cen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C frequency in the WNP exhibit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during 1998–2010 compared to during 1979–1997. The decrease in TC frequency in the WNP mainly occurred during MJO active phases (i.e., phases 4, 5, 6, and 7).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climate background and the propagation differences of the MJO between 1979–1997 and 1998–2010 was performed. The La Ni?a-like tropi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cooling caused stronger Walker circulation and thus induced unfavorable atmosphere conditions for WNP TC genesis including a low-level easterly anomaly, a negative relative vorticity anomaly, an increase in sea-level pressure, and stronger vertical wind shear. Moreover, shortening of the MJO cycle, decline in the duration of the active phases in the WNP, and easterly anomaly and shrinkage of the convection area during MJO active phases may also partly explain the decadal variation of TC.  相似文献   
375.
黔西南泥堡金矿围岩与矿石的对比及其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堡金矿的矿体主要赋存在构造蚀变体及逆冲断层破碎带中,受地层和断裂的双重控制。本文在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XRD)结合电子探针分析(EMPA)确定和量化了围岩和矿石的蚀变矿物及载金砷黄铁矿,对比了围岩和矿石的特点,并利用主微量元素分析矿化过程中围岩与矿石之间的元素带入带出通量,探讨了泥堡金矿蚀变矿物与成矿的关系及成矿机制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主要的载金矿物)与石英呈负相关,与伊利石呈正相关;矿石发生了去碳酸盐化作用,矿石中的黄铁矿大多具有环带结构,部分围岩也发生了去碳酸盐化作用,而围岩中的黄铁矿一般不具有环带结构;Au明显加入到构造蚀变体的矿石中,而CaO、MgO、S、Ba、Be等从其围岩中带出;Au、Sc、As和Fe_2O_3明显加入到逆冲断层破碎的矿石中,SiO_2、CaO、Sr、W、Be等则显示从其围岩中带出。综合分析认为,去碳酸盐化和硫化作用是泥堡金矿的主要成矿机制。在矿化前,去碳酸盐化作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成矿过程中,矿化通过硫化作用形成了黄铁矿的载金含砷边缘。  相似文献   
376.
通过对木棉树物候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主要物候期的指示温度,以此分析其对应农业气候意义。  相似文献   
377.
韦京华 《广西气象》1998,19(4):43-44
金柑的结果母枝是由当年抽发的梢形成,其年内抽梢迟早及次数多少对产量丰歉有直接影响。我们观测发现,金柑抽梢除与品种,树龄有关外,还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对融安县金柑抽梢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探讨,以便为金柑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8.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具有勘探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受地形影响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中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中。本次数据采集通过改变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单频谐波观测,即谐波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法(HACSAMT),可以有效提高纵向分辨率。本文通过湖南安仁龙海地热勘查项目的实施,对两种方法应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区域性的地质构造、溶洞的空间展布情况,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低阻异常体存在分辨率相对较低的现象。HACSAMT法信号较弱,但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更精细的反应出地质构造的形态,尤其对于低阻异常体反应更灵敏,为同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9.
利用MC-ICPMS精确测定143Nd/144Nd和Sm/Nd比值   总被引:43,自引:14,他引:43  
多收集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用于分析SmNd同位素时,质量分馏系数(β)与同位素的质量数呈线性关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质量分馏校正:双分馏系数内部校正法(DFIC)和单分馏系数外部校正法(SFEC).采用DFIC法,对国际标样ShinEtsuJNdi1和实验室标样NdGIG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143Nd/144Nd比值测量统计,结果分别为0.512120±0.000012(2σSD)、0.511532±0.000013(2σSD).采用SFEC法,对NdGIG标样的测量统计结果为0.511525±0.000015(2σSD).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在分析误差范围内与其推荐值或TIMS测量值完全一致.对加Ce和Sm的NdGIG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了Ce和Sm对143Nd/144Nd比值分析的干扰校正研究和Sm/Nd比值测量,结果显示,143Nd/144Nd比值分别与Ce/Nd、Sm/Nd测量值呈线性关系,Sm/Nd测量值与其质量比值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利用MCICPMS可以快速精确地测定存在Ce、Sm干扰的样品的143Nd/144Nd比值,同时可获得精确的Sm/Nd比值,而无需加入稀释剂.这就使直接测定地质样品的SmNd等时线年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80.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过渡时期变质杂岩构造演变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科学核心问题之一. 针对吉林古陆边缘变质杂岩成因归属方面的争议, 以吉林板石沟地区为例, 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过渡时限内(2600~2000 Ma), 从早到晚、从古陆中心到边缘, 初步查明古板块动力体制发生一系列变化, 即古板块板底垫托、水平推移、俯冲、板内伸展和拆离构造; 对应控制地壳运动方式共有5种: 古陆垂直运动、古陆水平运动、古陆拉张与接触带剪切、古陆边缘隆-滑运动、层间滑动; 最终产物分别形成5种构造岩: 构造片麻岩、片麻杂岩、片麻杂岩-糜棱岩、糜棱岩、片糜岩, 构成变质杂岩主体; 古应力分别为: <20, 20.40, 21.72, 28.80, 30.8~69.8 MPa; 变形变质温度由角闪岩相-低绿片岩相, 总体变形特征构成一套完整的地壳运动、动力系统. 该系统标志着反变质杂岩的形成和地壳演化在垂直→挤压→拉张过程中进行, 并反映出由深至浅、由韧性到脆性的连续转换. 多种动力体制间的转换不仅形成各种构造岩, 而且也使造岩矿物和成矿元素得以沟通、交换或富集. 这些方面成果有助于该区构造事件的筛分和大陆动力学演化等深入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