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小明 《地理教学》2012,(11):29-31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更多地在教材、教法等上求得突破与创新,而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业,作业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手段。初中地理不受重视,很多同学的地理作业出现马马虎虎,尤其是研究型的作业,比如绘制学校平面图,制作地理小报等作业更是不做。作为地理教师是放任自流,还是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52.
陈小明  刘昌实 《地质论评》1997,43(6):601-606
碱性长石的结构状态是其温压条件,特别是冷却速率的反映。对碱性长石的结构态,目前国内均是采用X-射线衍射资料中060峰及204峰的2θ值来求解的,但单斜晶系的碱性长石204峰常被其它峰叠覆。Hovis(1989)在对碱性长石的X-射线衍射资料作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113峰及060峰来计算单斜碱性长石不同四面体位置Al占位率的方法。本文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即利用060峰、204峰的方法和利用113峰、060峰的方法)对相山及七宝山火山—侵入杂岩中存在较大冷却速率变化梯度的碱性长石进行了系统的结构态研究  相似文献   
53.
南海北部造礁珊瑚碳同位素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南岛东岸和南岸两个礁区采集了3个活体滨珊瑚,沿珊瑚生长轴线切样进行月分辨率的氧碳同位素分析,目的是研究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在季节、年际和年代际3个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与季风气候的联系.结果表明,珊瑚的δ18O值的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在全年都基本上受表层海温的控制,基于这一相关变化可以建立同位素序列的时间标尺.在同位素的时间序列上,珊瑚δ13C值季节性变化与日照基本同步.由于日照变化主要受大气顶部太阳理论日照和云量变化的控制,而理论日照在某一地点随时间的变化是规律的,所以,云量变化是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过去30年珊瑚δ13C值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是1986~1987年δ13C值的突然减小事件,这一事件与日照的变化在时间和统计特征上都有一致性,但与云量变化关系不大,可能与其他因素引起的日照变化有关.现代滨珊瑚碳同位素组成普遍存在着变小的趋势,这种年代际变化与大气CO2同位素变化一致,两者在机理上成因关系也说明,近代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变小的趋势与大气CO2的变化有关.不同海区的珊瑚同位素记录对比显示,海水及其中的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决定着珊瑚δ13C值季节变化性在空间上的分异特征,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淡水注入量的影响;同时,日照起主要作用的光合作用也对珊瑚δ13C值的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异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山东昌乐方山新近纪碱性玄武岩中原生刚玉巨晶的观察研究,发现在刚玉巨晶与玄武岩间存在反应边,可见新近纪碱性玄武岩中的刚玉巨晶为捕虏晶。电子探针下观察,反应边有两类:第1类由尖晶石带和钛磁铁矿 熔体带构成,第2类由尖晶石带和长石 钛磁铁矿带构成。在第1类反应边中,尖晶石带很窄(<40μm),钛磁铁矿 熔体带较宽(100~120μm);而且尖晶石的成分变化很大,从靠近刚玉一侧(内侧)向外,Al_2O_3逐渐降低,从85.08%~58.94%,MgO和FeO逐渐升高,分别从5.14%~14.82%和8.08%~28.24%。在第2类反应边中,尖晶石带较宽且稳定(100μm左右);长石 钛磁铁矿带不稳定,特别是钛磁铁矿不但窄(<40μm),而且分布断断续续;尖晶石的成分变化较小,Al_2O_359.25%~62.82%、MgO 12.34%~13.50%、FeO 23.25%~27.37%。本文对两类反应边的形成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刚玉巨晶与玄武岩浆反应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导致形成两类反应边的主要因素,第1类反应边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的产物,第2类反应边为反应平衡或者是接近平衡的产物。  相似文献   
55.
A型岩套的分类、判别标志和成因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以新近在粤北开展A型岩套研究所获得的新数据,结合国内外文献中已发表的数据(17个岩体,124件样品),讨论了A型岩套亚类型划分的必要性和亚类型之间的判别方法。将A型岩套分为两亚类型三组。A1类型主要以似长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和响岩为主(AS组),SiO2不饱和、准铝、过碱-碱性岩石,通常含似长石,如方钠石、霞石、白榴石和钠沸石等为特征。A2亚类型为SiO2过饱和、碱质-亚碱质岩石。该亚类型又包括铝质A型花岗岩(AU她组)(弱过铝质、亚碱质岩石)和碱性花岗岩(AAG组)(准铝质、碱质-亚碱质岩石);后者通常含少量钠钙质和钠质辉石和角闪石。在地球化学特征上,A1亚型具低SiO2,高ALK和NK/A值,相对富氯低氟,低R1和高R2,低Y/Nb比(具OIB源区特征),高Nb/Ta,Zr/Hf,Eu/Eu*,LREE/HREE和锆石饱和温度等。A2亚型中,以AAG组为例,其许多地球化学特征与Al亚型相悖,如高SiO2,较低ALK,相对贫氯富氟,高R1和低R2,高10^4Ga/Al和Y/Nb(具IAB源区特征),低Nb/Ta,Eu/Eu*和LREE/HREE,以及高的锆石饱和温度等。A2亚型中ALAG组除铝过饱和外,其他地球化学特征很相似于.AAG组。利用R1-R2,Yb/Nb-Yb/Ta,Nb-Y-Ce,Nb/Ta-Nb等图解可有效地区分和判别A型岩套中Al和A2两种亚型。利用A1和A2亚型Sr,Nd同位素组成,以亏损地幔-全壳两端员混合模拟计算A2亚型花岗岩物质来源得出结论,其源区物质主要是以地幔端员占优势,地幔组分占68%~78%(7个岩体),只有Namibia的碱流岩为下地壳成因,其地幔组分仅占30%。A1亚型碱性正长岩(3个岩体)以亏损地幔-富集地幔两端员混合模拟计算表明,其源区物质中富集地幔端员所占比例较低,为4%~17%,表明A型岩套两亚型其源区物质组成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6.
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首例独立碲多金属矿床。包裹体的相态和成分特征表明,矿石和变质分异脉体富含CO2、CO2-H2O(低盐度流体)和CO2-H2O-NaCl(高盐度流体)三种体系的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与前两种体系的流体有关。薄片中普遍存在包裹体的自然爆裂现象,大多数包裹体在均一前发生泄漏或爆裂。矿物温度计表明,磁黄铁矿阶段成矿温度约500℃, 辉碲铋矿阶段约400℃ ,流体密度变化在1.04~0.76 g/cm3之间,成矿压力分别为450~500 MPa和240~300 MPa,矿化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57.
广东从化石岭方钠石正长岩矿物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省从化市石岭方钠石正长岩是南岭地区唯一已知的早白垩世硅酸不饱和碱性岩。岩石由方钠石、霞石、钠-钙角闪石、霓石-普通辉石、铁黑云母和条纹长石组成,不含独立相斜长石,是一种超溶线碱性正长岩。侵入于佛冈黑云母花岗岩中(γ5^2(3)),侵位年龄为127.5Ma。据霞石、方钠石和钠-钙角闪石估算,结晶时温度分别为700-800℃,660℃和600-750℃。钠-钙角闪石反映其形成在中等氧逸度下(lgfO2=-20~-25)。液相线方钠石存在反映其形成时流体压力应不高于160MPa,岩体定位深度约5-6km。钕同位素具有接近于零的εt^Nd值(-0.43~-0.47),低的钕模式年龄(t2DM=0.96Ga),指示岩浆可能起源于岩石圈地幔。推测在早白垩时期,南岭地区应力作用已转入拉张为主,大规模拉张作用,造成岩石圈减薄,有利于碱性岩浆形成和侵入。  相似文献   
58.
南海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的深部制约(I):幔源包体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南海北缘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研究揭示了该地区上地幔的不均一性和复杂的地幔过程。部分橄榄岩中单斜辉石(Cpx)具有极低的Ti含量(<160μg/g),这与这些样品中较高的Cpx含量(8%~12%)不匹配。主元素成分变化趋势以及Cpx中HREE分异现象,暗示该区上地幔经历了变压熔融。地幔熔融始于深部的石榴子石稳定区并延续到浅部的尖晶石稳定区(总熔融程度达23%)。这些熔融残余受到了硅酸盐和含水流体的交代。橄榄岩的微量元素组成指示南海北缘地幔具有大陆裂谷型地幔的特征,而与俯冲带之上的地幔楔或受俯冲作用影响的地幔有很大的差别。包体的平衡温度和橄榄石中Fo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暗示岩石圈地幔具成分分层结构。该地幔的下部由大洋型橄榄岩组成,而地幔顶部为类似于太古宙-元古宙地幔的富斜方辉石方辉橄榄岩。这一岩石圈结构与该地区岩石圈的减薄和软流圈对老岩石圈的置换有关。深源岩石记录的信息支持南海海盆是陆缘扩张引起的主动盆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59.
海南蓬莱刚玉巨晶中铌(钽)铁矿包裹体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铌(钽)铁矿是基性岩与超基性岩中极为罕见的矿物,运用电子探针分析了海南蓬莱与碱性玄武岩有密切成生联系的刚玉巨晶中的铌(钽)铁矿包裹体的成分,确定其晶体化学式为(Fe0.726Mn0.168)0.894(Nb1.808Ta0.067Ti0.208)2.083O6。讨论了铌(钽)铁矿的形成与刚玉巨晶的关系,认为刚玉巨晶的形成可能和岩浆混合或上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0.
在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海洋学和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人们关心的只是角度的大小,如风的方向、动物移栖时消失的方向等,这种数据称为方向数据。在有些问题中,虽然数据的表现形式并不是角度,如逐月的平均气温。但可通过一个变换将它们变为方向数据。将数理统计方法用于方向数据,就产生了方向数据的统计方法。在方向数据的统计中,将数据看成二维圆周或高维球面上的点,故又称为球面上的统计。由于方向数据的特点,使得方向数据的统计与通常的统计表现形式很不一样,处理方法别具一格。本文应用方向数据统计方法,在西北太平洋中国沿海台风生成后,对其移动方向进行了统计研究,给出了几个区域内台风方向的统计分布,估算出概率最大的移动方向和不同区域台风移动方向统计分布之间的差异性等。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使台风移动方向的研究,向数值分析又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