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曹子君  胡超  苗聪  王轩毫  郑硕 《地球科学》2023,(5):1730-1741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划分土层依赖于经验图表和主观判断,划分的土层剖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土体分类指数Ic的土层界面快速识别和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在分层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所提方法采用全高斯概率模型表征土体空间变异性,通过引入正态-逆威沙特共轭分布实现似然函数的快速计算,高效求解模型证据,识别最可能土层数目和厚度.所提方法基于Ic的统计特性自动划分土层,提高了识别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野外植物调查的分析数据,对流沙河流域干旱河谷不同土地退化程度下植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方中分布的植物共33科57属60种。禾本科(Gramlne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ogetle)、豆科(Legumlnosae)、漆树科(anaeardiaceae)、松科(Pinaceae)、十字花科(cn伽)、桑科(Moraceae)以及马桑科(Corlarlaceae)等9科植物共34种,占所有样方物种数的56.67%,其中早生植物占79.41%,体现了干旱河谷植被的特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退化程度之间的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显著,但呈现对照(无明显退化)〉重度退化〉中度退化〉轻度退化的趋势;而生物量和盖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均值均以对照最高,重度退化下最低。人为干扰和海拔通过人为活动强度或气候差异影响不同土地退化程度下的物种丰富度、生物量以及盖度。  相似文献   
13.
在Word中编辑上、下标常用的方法是:首先选中这些字符,然后打开"格式"菜单,选中"字体"命令中的"字体"选项卡,在此对话框的"效果"栏中选择"上标(P)"或"下标(B)",然后单击"确定"按钮.上述操作步骤多,编辑太麻烦.本文介绍Word中输入上、下标的几种技巧.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俄罗斯颁布的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本土性等特点,它的这些优点对于我国新课改背景下全面修订地理课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国制定更加系统完整的地理标准,有利于为我国乡土地理的研究指明方向,有利于为评价设计提供标准。本文试图对俄罗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进行解读并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5.
苏干湖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端,二者之间以大、小赛什腾山相隔。钻井及露头资料证实,苏干湖地区和柴北缘新生界之下均有较大范围的侏罗系分布,但围绕两地侏罗系之间的沉积关系探讨较少。本文通过地层与沉积学对比、后期改造分析、物源分析等综合研究认为,苏干湖—柴北缘地区侏罗系经历了白垩纪晚期、新生代末等多期改造作用,现今残留地层分布为后期改造的结果。早侏罗世沉积较局限,柴北缘与苏干湖地区应为相互分隔的沉积区,且以断陷沉积为主。中侏罗世时期,苏干湖地区与柴北缘呈连通状态,赛什腾山地区主体接受沉积,研究区为一个较现今侏罗系残留范围更为广阔的坳陷型沉积盆地。研究结果对于加深理解青藏高原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和该地区油气资源评价、勘探部署具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指导成矿有利证据层筛选及最佳临界值获取的方法,并以桂西-滇东南地区锰矿为例,在多元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线性回归的证据权法的矿产资源预测研究。实例表明,线性回归分析能利用成矿信息估计矿化分布的总体趋势,其回归分析结果能反映成矿信息与矿化分布的正负相关性,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指导获取的最佳临界值,不仅具有地质意义,而且具有统计意义,能在证据图层二值化时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丢失。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指导成矿有利证据层筛选及最佳临界值获取的方法,并以桂西-滇东南地区锰矿为例,在多元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线性回归的证据权法的矿产资源预测研究。实例表明,线性回归分析能利用成矿信息估计矿化分布的总体趋势,其回归分析结果能反映成矿信息与矿化分布的正负相关性,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指导获取的最佳临界值,不仅具有地质意义,而且具有统计意义,能在证据图层二值化时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丢失。  相似文献   
18.
提出采用多元回归模型(MAR)与最小二乘(LS)组合进行极移预报。该模型考虑极移PMX和PMY的LS拟合残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MX残差和PMY残差一起构建预报模型进行残差预报。通过与LS+AR预报结果的对比表明,LS+MAR模型的预报结果更优。此外,通过与EOP_PCC预报结果的对比也说明,LS+MAR模型的短期极移预报精度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两种厄尔尼诺类型期高原地区大气环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增温区域不同的两类El-Nino事件各阶段的特征,及其次年夏季高原地区的风场、温度场以及高原上空的南亚高压的高度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风场环流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从垂直剖面图来看EP型整体都是东风增强,而CP型在对流层的中下层为西风增强,上层为东风增强;200hPa风场EP型高原上空为异常东风,而CP型为一异常切变线,北边异常东北风,南边异常东南风;500hPa风场EP型表现为异常东北风,CP型为异常东南风。对温度场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EP型在高原上空对流层中层和高层各有一个负异常中心,而CP型只在中层有一个负异常中心;对南亚高压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EP型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偏东南,而CP型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则偏北。   相似文献   
20.
卫星观测数据质量是衡量系统服务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多路径延迟作为导航定位服务中的主要误差源,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数据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多路径分步处理策略无法获得全局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先验约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观测数据多路径实时修正模型。首先,基于提取的多路径延迟序列,利用全变分正则化算法实现多路径序列的分离与降噪;然后,利用最小二乘和自回归模型对多路径序列中趋势项与随机项进行一步建模处理;最后,以求解的多路径模型系数为先验信息,精化实时服务条件下BDS多路径处理模型。BD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多路径处理策略,经顾及先验约束的BDS观测数据一步修正后,BDS-2定位精度在E、N、U方向分别提升了10.6%~64.9%、0.0%~59.1%和12.6%~67.2%(B1I+B3I),BDS-3定位精度在E、N、U方向分别提升了13.9%、60.0%、45.9%(B1I+B3I)与19.1%、46.5%、23.9%(B1C+B2a)。所提的多路径处理模型可有效改善BDS实时定位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