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王建明 《地理教学》2009,(11):45-46
“图也是课文”,或者说,“图就是课文”,这是在地理课上我经常给学生灌输的一种观念。学生学习地理感到比较头痛的是自然地理,而自然地理中的原理、问题绝大部分体现在示意图上。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地来引导学生剖析图意,是决定一节课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河南许窑沟金矿位于东秦岭造山带朱阳关—夏馆断裂和瓦穴子—乔端断裂共同控制的二郎坪群地层中,矿体主要产于牧虎顶花岗岩岩体与火神庙组接触带中。矿石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2类,矿体围岩蚀变发育,蚀变类型较多,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钾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含矿石英脉主要包裹体类型包括富气和H2O-NaCl-CO2三相包裹体,成矿期的均一温度主要为310~350℃,盐度一般为2%~7%;成矿晚期均一温度主要为300~340℃,盐度为10%~15%。综合分析认为,许窑沟金矿成矿过程比较复杂,成矿过程中有沸腾作用,同时又存在大气水和岩浆水混合作用,为构造破碎带型的金矿。  相似文献   
23.
王建明 《探矿工程》2010,37(8):10-12
由于种种原因,在钻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孔内事故,处理孔内事故通常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介绍了一种能够提前精确预测孔内事故的新技术,该技术利用时间序列方法实时分析钻井过程中钻进参数的变化,依据钻进参数变化曲线来提前预测孔内事故发生。并给出了该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以及避免事故发生的补救措施。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提前100~200 min可靠预测将要发生的孔内事故,大幅度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地表土壤水分与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及入射角之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雷达技术反演土壤水分较著名的经验模型有Oh模型[1]、Dubois模型[2]以及Shi模型[3]。本文在Shi模型的基础上,对土壤水分与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反演出土壤水分与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及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针对DLG质量检查记录信息,利用质量管理理论、数据库技术和软件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库方式管理和质量管理工具分析质量信息的模式,并基于.NET平台开发检查记录信息质量控制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充分挖掘质量检查记录中的丰富信息,对DLG成果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基于边坡系统能量的原理,借助FLAC3D有限差分法内嵌FISH语言进行了三维露天矿边坡模型在开挖过程中能量计算的二次开发。将能量与突变理论相结合,以边坡系统的总耗散能作为状态变量,构建了边坡系统的能量耗散突变判别准则。以大孤山露天矿西北帮边坡为例,通过能量耗散突变分析、塑性区演化分析、安全系数变化分析及关键点位移分析可知,以上分析得到的边坡稳定性演化规律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提出的突变判别准则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能量突变特征值 是露天矿边坡在第ki步开挖后发生失稳的充要力学条件;当进行至第6~8步开挖时,边坡局部岩体系统发生了失稳,且第7、8、9三个台阶受开挖扰动的影响较为严重,与现场的实际开挖情况相符,为预防露天矿边坡在开挖扰动过程中的局部围岩系统失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7.
28.
王建明 《华北地质》2006,29(3):193-202
东秦岭二郎坪地体夹持于瓦穴子断裂和朱夏断裂之间,主要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环境的火山沉积建造和晚古生代以来的花岗岩类侵入体组成。近期地质调查表明,二郎坪地体蕴涵重要的银、金、铜、铅、锌等矿床,是一个新的矿集区。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成果,将矿床划分为铜锌型矿床、铅锌铜型矿床、铁(铜)型矿床、金(银)矿床和黄铁矿层等五大类,它们成矿物质同源,且与火山沉积作用时空关系密切,总体形成于早古生代二郎坪弧后盆地发育阶段的海底喷流沉积作用,与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相关。作者按成矿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观点,总结了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找矿标志,认为二郎坪地体资源潜力较大,提出了6个找矿预测远景区。  相似文献   
29.
在上上河金矿区运用地质、化探原生晕、激电扫面、测深、充电等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盲矿体的空间位置、产状、规模等,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充分运用区内提供的地质、矿产、物化探信息,建立综合信息找矿模式,是正确开展隐伏-半隐伏矿床找矿预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不同来源的遥感数据融合已经成为制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文中基于IHS变换与改进的多进制小波变换相结合,对多源遥感图像进行数据融合,使融合后的数据既减少了IHS变换引起的图像光谱失真现象,又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同时也可广泛应用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