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为研究高温目标在短波红外发射辐射的方向性,建立多角度观测物理模型;以燃烧竹炭作为小面元高温目标,在暗室条件下使用ASD FieldSpec3光谱仪对高温目标的辐射亮度进行多角度观测和分析。仅使用一台光谱仪无法同时获取多个角度的观测数据,且以不同角度观测时,高温目标温度发生明显改变,本文采用一种自定义的降温模型计算多角度观测的参比辐射亮度,并提出一个概念-辐射亮度比(多角度辐射亮度/参比辐射亮度),用以消除高温目标降温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模型精度很高,辐射亮度比这一概念很好地刻画了高温目标在短波红外辐射的方向性,余弦函数、傅里叶级数均可实现对辐射亮度比随角度变化的高精度拟合。  相似文献   
322.
探讨扰动重力矢量引起的惯性导航系统位置与速度误差的数学计算方法,通过对某海域重力异常的计算,分析扰动重力矢量引起的惯性导航系统位置与速度误差量级的大小及特性.提出重力辅助惯性导航中重力传感器输出的信息,除了能应用于重力匹配以校正惯性导航系统陀螺漂移等累积误差外,还可用于惯性导航比力方程的重力场改正,以消除力学方程中的惯性导航舒拉误差.  相似文献   
323.
黄、渤海沉积物中陆源脂类有机质的组成分布与转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脂类化合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渤海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含量为0.03%~1.02%,以黄河口含量最低,黄河口外和双台子河口外,以及北黄海和南黄海中部含量较高。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δ13C的分布为-21.55‰~-24.28‰,表征其陆海双重来源特征,并且海源特征由河口向海、由近岸向离岸逐渐增强。陆源脂类化合物以河口处略高,河道处略低,由河口向渤海中部和靠近渤海海峡方向迅速降低,表现出显著的河流输入特征;其形态组成由河道的游离态接近100%的绝对优势,迅速转变为渤海中部的以皂化结合态为主(大于50%),仅在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附近存在小于5%的矿物结合态,转化程度较低。北黄海中部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有机碳和陆源脂类化合物显著富集,但其对总有机碳的相对贡献较小;其中皂化结合态超过50%,矿物结合态小于10%,说明其具有中等偏高的转化程度。  相似文献   
324.
地表水体对于毛乌素沙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利用1999、2006、2013、2015 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获取了毛乌素沙地中部近16 a 来地表水体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体面积以2006年为界呈先萎缩后回升的变化特征,1999-2006年地表水体总面积从368.52 km2缩减到了242.81 km2,缩减了129.53 km2(34.1%)。2013 年和2015 年水体面积回升,但2015年仍比1999年减少18.6%。研究区地表水体的变化在北部主要受煤炭开采大幅增加(2 252.2%)的影响,而南部主要受灌溉面积增加(92.4%)和畜牧量大幅增加(24 614.7%)的影响。以伊旗查干淖尔为代表的天然水体尽管受采矿用水增加等的影响,但在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下面积变化不大,而以伊和日淖尔为代表的天然水体面积缩减显著,表明地表水体需要积极调控和适应才能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325.
系统刻画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并探讨其城乡融合效应,对于凝聚旅游经济发展合力和扩大其对城乡融合的网络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在勾勒2010—2021年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及城乡融合水平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探索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城乡融合效应。研究发现:(1)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复杂化、多线程的网络结构形态,武陵源区、永定区、凤凰县、恩施市等县域在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2)武陵山片区城乡融合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呈缓慢提升态势,但城乡融合水平的区域差距有所扩大,在空间上城乡融合水平较高的县域向外溢出形成高水平集聚区。(3)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中心性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且这种正向外部性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原国家级贫困县网络中心性的城乡融合赋能效应更加突出,而省际交界区的县域网络中心性对城乡融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4)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中心性对城乡融合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外溢具有边界效应,外溢系数在110 km处达到峰值,此后随...  相似文献   
326.
邢万波  徐卫亚  魏文白  王凯  闫旭 《岩土力学》2006,27(8):1272-1276
以板桥河左岸堤防加固工程为背景,提出了一条基于确定性渗流有限元进行堤防渗透破坏风险分析的途径,并对板桥河堤防渗透破坏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对堤防渗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所采用研究方法发挥了有限元的优点,能够模拟堤防场地土层实际分布情况,较准确地计算洪水位下运行堤防背水面水力坡降。根据“端点组合-单调性法”理论和“3?”法则,通过1995年堤防典型破圩实例建立起整个堤防的抗渗临界水力坡降、渗透破坏风险率的临界值以及堤防汛期防渗的警戒水位,对整个板桥河堤防渗透稳定性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分析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可供同类堤防工程的渗透稳定性评价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327.
In this part, Levitus‘ climatologic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numerical model developed in Part I.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experiment on th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were conducted. The smooth Levitus‘ data do not include any information on the South China Sea Warm Current (SCSWC), so it is not in the model-produced diagnostic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Although the SCSWC does not appear in the wind-driven circulation in the barotropic case, it appears in the prognostic wind-driven circulation in the baroclinic case. This implies that the differing circulation pat-terns between barotropic case and bareclinic case are due to the stratification. The prognostic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with wind stress and inflow/outflow transports at open boundaries are also discussed. Coupling of density and dynamic forces makes the circulation pattern more complicated, Even though the stratification is not always a direct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CSWC, it is at least an indirect cause.  相似文献   
328.
In this work,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was used to study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rm Current (SCSWC) in the barotropic case. Monthly averaged wind stress and the inflow/outflow transports in January were used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hich reproduced the SCSWC. The effects of wind stress and inflow/outflow were studied separately.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the Kuroshio intrusion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and the slope shelf in the northern SCS ar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founation of the SCSWC. In a flat bottom topography experiment, the wind stress drivennortheast current in the northern SCS is a compensatory current.  相似文献   
329.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与玉米地辐射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年夏季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地区大气边界层实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流动沙丘和临近流动沙丘的玉米地两种典型下垫面的辐射通量特征。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和玉米地地区的总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相近,差异不足2%。净辐射、地表反照率、有效辐射存在较大差异,流动沙丘的净辐射明显小于玉米地,其中反照率差异的贡献约为60%,长波辐射差异的贡献约为40%。流动沙丘的反照率、有效辐射明显大于玉米地,反照率高出中国西北HEIFE实验沙漠地区约10%,有效辐射则小于沙漠地区。  相似文献   
330.
四川盆地东部弧形构造控制的地形和水系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构造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和川东-湘鄂西弧形带的地形特征和水系样式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1)弧形构造变形机制控制了大尺度地形特征.在大巴山弧形带的逆冲推覆机制作用下形成高海拔-高起伏地形,而在川东-湘鄂西弧形带的拆离滑脱机制作用下形成高海拔-低起伏地形.2)弧形构造扩展模式控制了水系样式.大巴山弧形带“推土机”式扩展模式导致山脉前缘发育横向水系,而川东-湘鄂西弧形带则表现为“三维”构造扩展,即在垂直构造走向递进式扩展的同时,还伴随有平行构造走向从中央向两侧的扩展,此种模式导致弧形带发育由中央分水岭分隔的纵向水系.弧形构造控制的地形和水系发育规律还暗示了长江三峡的成因.长江三峡很可能是在川东-湘鄂西弧形构造变形阶段首先发育先成河,而后由于构造叠加作用伴随河流下切而形成的深切峡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