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将B样条曲面拟合算法引入到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当中,考虑到区域内各参考站与目标站观测值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相关性和B样条曲面拟合的地面气温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算法(Spatial Correlation and B-spline Surface Fitting,BSF)。选择2012—2014年南平站、南京站、太原站、拉萨站、景洪站和长春站以及周围300 km内参考站的02:00、08:00、14:00、20:00定时气温作为观测资料,结合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一致性指标(Index of Agreement,IOA)和纳什系数(Nash-sutcliffe Model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C)这4种评价参数对目标站地面气温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将BSF算法的质量控制效果分别与传统的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和空间回归检验法(Spatial Regression Test,SRT)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案例下,BSF算法的质量控制效果均优于IDW算法和SRT算法,能更有效地标记出气温观测数据中的可疑值。  相似文献   
32.
?????б????α????????SWW??2.8 km??????????????α???????????α????????????21???25??????????????????????????????????????????????1995??2001???????4??Ms??6.0????????????????????????????????????W????????????????????????????°???????????????????1.00?????9 mm?????????????????4??6???£????о??140 km?????????????????????????????ж??????????  相似文献   
33.
分析丽江地震台数字化水平摆倾斜仪在几次中强震前记录的前兆波,对其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并对其产生机理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数字化水平摆倾斜仪的独特构造和观测点的位置,构成了丽江地震台能观测到中强地震前兆波的原因。提高对前兆波的认识,对未来的地震预测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崔庆谷  华均  杨星 《地震学报》2012,34(5):667-675
在分析强震观测与微震观测本质区别的基础上, 以已知的地震波强度资料为参照, 通过对比FBS-3B型微震计及BBAS-2型强震加速度计的仪器噪声,揭示了仪器噪声、响应类型对两种仪器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我们对小湾台网记录到的一次微震进行了模拟计算. 用正弦子波叠加合成地震记录作为地震计摆体响应方程的输入,通过计算,获得了微震计和强震加速度计的输出. 对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两种仪器对远震长周期信号的监测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强震计与微震计检测下限的不同.   相似文献   
35.
本文首先使用滇西北地磁台阵8个测点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记录的短周期地磁数据, 计算得到各测点的谐波振幅比时间序列变化曲线. 该曲线显示: 各测点的谐波振幅比YZHy和YHD在2013年3月3日普洱MS5.5地震前均呈显著高值, 发震前则刚好是由高转低再上升的一个转折点; 而谐波振幅比YZHx没有出现类似的异常变化. 其次通过对台阵区地下电导率结构的定性分析, 对该计算结果予以解释. 对于地磁短周期垂直分量反相现象和威斯矢量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 地下存在着近似南北走向的电导率异常带. 由于台阵区域YZHy和YHD的异常变化代表南北向地下电导率变化和地下电导率不均匀, 因此谐波振幅比的变化与电导率异常带的分布一致, 表明谐波振幅比的变化与地下电性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在露地的蔬菜生产中,气候是引起蔬菜上市量波动的主要因子。本文以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为基础,首次提出按气候变动调整蔬菜生产计划,建立了以市场供需差额最小、国家对蔬菜经营的财政亏损最小、土地占用面积较少为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模型考虑了气候作为随机因素对各品种蔬菜上市状况的定量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决策方案的预见性和可靠性。模型对上海蔬菜生产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规划可使春、秋、冬三个季节的市场供需差额分别缩小25%、23%、10%,缩小计划品种的占地面积分别为3.04、1.92、0.77万亩,减少国家亏损324万元。  相似文献   
37.
在综合分析前人成果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应用岩浆-沉积建造学观点,从基性、超基性岩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不同类型的火山-沉积作用的成生关系,首次将新疆境内的岩体划分为绿岩、类暗色岩、蛇绿岩三种建造类型,并分别论述了不同类型岩体的形成构造环境、岩石组合和建造特征、区分标志及成矿专属性。绿岩建造型岩体代表早期大陆地壳裂陷作用和一套与绿岩型火山-沉积建造相关的侵入体,以菁布拉克、库鲁克塔格和西昆仑三岩带为代表;蛇绿岩型岩体系哈萨克斯坦板块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大洋化过程产物。计有乌什通沟-卡瓦布拉克、红柳沟-安南坝、阿帕-芒崖、唐巴勒、洪古尔勒愣、达拉布特、阿尔曼泰、克拉麦里、博乐霍洛、库米什及米斯布拉克等共12个岩带;类暗色岩建造型岩体系在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三大板块拼合后,成生于一种过渡壳类型的陷裂构造环境,并与一套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建造有关的侵入体,包括喀拉通克、博格达-巴里坤、黄山、特克斯及穹塔格等五个岩带。依据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数学地质等的研究,蛇绿岩型岩体多属镁质系列的超基性岩类,以铬铁矿化为明显特征,伴生的铂族元素矿化主要属高温的Os、Ir、Rh、Ru型,且与铬铁矿密切相关。绿岩和类暗色岩建造型由铁质系列的基性-超基性杂岩构成,是区内已知重要的铜、镍、铂成矿类型的岩体。据此,作者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对新疆境内的不同类型岩体的含铂性及远景进行了评述,并提出库鲁克塔格、菁布拉克两岩带为成矿远景区带,兴地Ⅱ号和特克斯岩体为成矿靶区岩体。  相似文献   
38.
矿物的塑性形变,是指矿物在不破裂情况下又不能复原的形变现象.这种形变引起晶体内部结构的改变,却没有失去内部的结合力.引起这种形变是应力持续作用的结果.它完全不同于矿物的刚性形变.橄榄岩中矿物形变的研究,亦是成因矿物学方面的一个内容,对于深源橄榄岩的形成和演化方式以及对其地质构造的发展等都是有益的.对于深源橄榄岩生成方式及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开始较早,先后发表了不少文章,多是针对碱性玄武岩或金伯利岩中的橄榄岩包体(或捕虏体的).对于大陆造山带中橄榄岩的研究,近来才有所报导.在国内以往研究少,刊出的文章也不多.  相似文献   
39.
张平  杨周胜  陈京  杨星 《地震研究》2003,26(3):239-243
讨论了地震台站数据采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电磁干扰类型,以及抑制干扰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论述了信号通道、滤波器使用和浮置技术措施以及接地技术在抗干扰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0.
采用四川理塘毛垭51泉46年的人工观测水温数据,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气象等资料,分析了水温的基本动态特征、水温异常的映震特征及其在漾濞MS6.4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并初步讨论了异常机理。结果表明:理塘毛垭51泉水温在不同背景温度下的震前水温上升幅度指标存在差异,2009年以来温泉变为低温温泉,水温上升异常阈值由原8℃降低为6℃。理塘毛垭51泉具有深循环特征,且处于构造交汇部位,水温异常变化能够反映地壳深度热流和构造活动信息,对青藏高原东南缘中强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优势预测区域为川滇交界西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