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01.
传统构造地质学用摩尔-库伦准则和贝克尔的应变椭球体理念分别解释地壳中的脆性断层和塑性变形,将变形局部化的韧性剪切带形成解释为平行应变椭球体的圆切面,却无法解释变形局部化的共轭剪切带稳定夹角~110°面对应缩短方向。变形局部化是独立于脆性和塑性变形外的变形领域,受最大有效力矩准则控制。20世纪末提出的变位形分解理念,摆脱连续介质力学的束缚,合理地说明广泛存在的走滑断层平行俯冲带或逆冲断层带。非均匀变形和非连续介质力学理念的建立,为地质学与力学的结合开辟了新的前景。文章试用上述两理念概略分析中国和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格局,以期引发讨论。   相似文献   
302.
Sentinel-1A TS-DInSAR京津冀地区沉降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不均匀地表沉降日趋严重,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合成孔径雷达时序差分干涉TS-DIn SAR(Time Series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作为一种高效的广域形变测量手段,在地面沉降调查监测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如何针对高现势性的影像数据高精准提取大范围区域地表形变是当前深化的热点。本文利用欧洲太空局发布的Sentinel-1A新型数据源,针对TOPS(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模式影像间存在多普勒中心不一致问题,借助外部高精度POD(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轨道和DSM(Digital Surface Model)数据进行频移滤波迭代配准,并针对Sentinel-1A数据特征集成优化了基于点目标时序分析的大区域地表形变监测方法,以2015年—2016年期间的29景影像为实验数据开展了京津地区沉降监测研究,提取了北京东、廊坊及天津西等地区的沉降结果,并结合区域内典型区域人口密度、产业分布、地表覆盖和线路剖面等信息深入分析了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Sentinel-1A时序干涉结果在大范围地表沉降调查监测上具有可靠的应用精度。  相似文献   
303.
针对PM2.5浓度空间检测难度大、传统检测设备灵活性低下等缺点,提出了基于GNSS的空间PM2.5检测系统.系统包括主控、PM2.5传感器、GNSS定位模块、电源模块、数据记录模块、4G网络模块等部分,在工作过程中可同时获得位置信息和PM2.5浓度数据,并将两者进行匹配、保存及发送.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性好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大大拓展了空气质量监测的作业空间,提高了传统作业方式的灵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4.
305.
根据我国川滇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前人地质资料和2021年漾濞MS6.4地震的震源参数初步反演结果,建立三维速度结构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漾濞地震的长周期地震动进行研究.对实际地震烈度和模拟烈度进行对比,同时在区域附近布置了36个观测点,给出其中6个观测点的三分量速度时程,并给出所有观测点阻尼比为5%的速度反应谱,结果表明:(1)模拟的速度峰值已超过25 cm/s,与实际漾濞地区附近的烈度为8度吻合;(2)受断层滑动分布影响,速度水平分量在西北方向分布范围更广,衰减速度明显慢于东南方向,并且在极震区,东北—西南方向的地震动衰减也较慢.方向性效应对峰值大小及其分布范围的影响显著;(3)观测点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分布在1~3 s范围内,可能会因为共振效应对区域附近的大型建筑物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需要对漾濞地震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对漾濞地震的长周期地震动有更为细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306.
张波  谢平  李彬彬  李析男 《水文》2015,35(2):1-7
由于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文序列失去了一致性。为了适应变化环境对灌溉、供水工程设计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典型解集模型的非一致性年径流过程设计方法:首先,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对径流序列进行年际和年内分配情势变异分析;其次,根据年际变异和年内分配情势变异的时间点,将径流序列分段;再次,基于径流年际变异诊断结果,采用变化环境下非一致性水文频率计算方法计算年径流变异前后过去、现状或未来水平年不同保证率下的设计年径流值;最后,基于径流年内分配变异诊断结果,在径流年内分配变异前后利用典型解集模型进行年径流过程设计。以东江河源站为例,进行了非一致性年径流过程设计,并与未考虑"非一致性"影响的年径流过程设计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河源站设计年径流过程受"非一致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07.
为进行重点成矿区带航空物探调查与技术应用示范,在"重要油气盆地和成矿区带航空物探和遥感调查"项目支持下,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于2015~2016年在敦煌—阿克塞地区开展了1∶5万航磁测量,同时开展地面物性测量、异常查证和综合研究工作。收集了阿尔金一带余石山铌钽矿等稀有金属矿(点)资料,在铌钽稀有金属找矿综合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矿床类型分类,结合航磁ΔT异常图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阿尔金东段地区已知铌钽矿(点)在航磁ΔT异常图上均具有典型的磁场分带指示特征:碱性花岗岩型铌钽矿赋矿层位为长城系变粒岩,与强磁异常带具有对应关系;伟晶岩型铌钽矿分布区古老变质地层,变质程度最深,伟晶岩磁异常增强、变质围岩磁异常为区内最强。结合阿尔金区域地质和化探资料,该成果用于扩大已知铌钽矿规模和在寻找新的稀有金属矿床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比例尺航磁测量方法在稀有金属找矿中可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308.
黄土高原边坡特征与破坏规律的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自然边坡的特征及破坏规律,按山系与水系或水系的分水岭、地貌单元、地层岩性特征等条件,将黄土高原划分为8个区:临洮—永靖区、天水—通渭区、兰州—会宁区、陇东区、靖边—安塞区、隰县—离石区、甘泉—吉县区和汾渭区.根据极限状态边坡的4个野外判别标准,测量了8个区510个自然极限状态黄土边坡断面,分区采用指数模型回归边坡坡高与坡宽的相关关系,计算各区20、50、100m坡高的边坡稳定系数和失效概率.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的边坡特征与破坏形式具有分区特征,且南北差异性明显.临洮—永靖区边坡坡高与坡宽呈线性关系,表明该区边坡坡度不随坡高变化,边坡稳定性受内摩擦角控制;兰州—会宁区和靖边—安塞区高坡陡,低坡缓,高坡不稳定,易发生错落式滑坡;天水—通渭区、甘泉—吉县区和汾渭区高坡缓,低坡陡,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高坡和低坡都较为稳定,但由于地层结构和地貌的特点,高边坡易发生低速蠕变型滑坡或高速远程滑坡;陇东区边坡整体上较为稳定;隰县—离石区受黏粒含量较高的Q1地层控制,高边坡稳定性较差;50m左右坡高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对强度指标内聚力、内摩擦角的敏感度都高,易于失稳.  相似文献   
309.
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山分局以开展“作风建设整改年”活动为载体,以“五查五看”为重要措施,强化服务、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勤政廉政,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山分局按照活动部署,创新载体,积极行动,将2012年作为该局“作风建设整改年”,以增强“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执行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为主题,以全力服务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建设整改工作,着重抓好“五查五看”。查看制度是否健全,查看思想是否存在不足,查看服务是否需要改进,查看工作是否需要提高,查看纪律是否需要规范。通过召开“恳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同服务对象面对面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一般工作人员、被服务对象等各级、各层面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310.
崩塌体运动的全过程模拟及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云杰  张波  谢怀前  王文沛 《地震学刊》2010,(6):655-659,679
基于颗粒流程序,建立颗粒-颗粒之间和颗粒-墙体之间线性接触刚度模型、滑动模型和带滞后阻尼性质的接触模型,对危岩体崩塌各个运动过程进行数值实验,得出一种比较理想的模拟方法和参数选取方法,对于研究含有多种运动形式的危岩体崩塌复合运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工程实例,模拟危岩体自脱离边坡坡面到运动终止的全过程,并说明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预测危岩崩塌体的滑落距离和任意位置处的速度,为选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