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昆明城市热岛效应立体分布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17  
利用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城内外垂直观测资料,探讨了低纬高原城市的城市气候立体分布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果:昆明城市热岛效应不仅在地面附近存在,而且在城市上空也存在;其城市热岛效应为夜间强,影响高度高(>50m);昼间弱,影响高度低(<50m);近地面强,上空弱;昆明城市区域的气温垂直分布昼间为随高度增高温度递减,而夜间为逆温分布;受昆明城市周边环境影响,昆明城市热岛效应最大值中心呈现随高度增高而偏多现象。如此的气温立体空间分布,将对城市污染扩散、建筑物的设计、城市节能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3.
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天文台首次研晟功的钛离子泵高压电源。该电源以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可靠性好、工作寿命长,并可直流供电等特点为实用型氢原子钟提供了必备条件。文中描述了该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4.
这里所说的云南丽江地区,指丽江行署丽江、华坪、永胜和宁蒗四县境内的金沙江谷地,大致处于27°25′N以南,100°15′E以东至金沙江谷地。 希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Link)Schneider,又名霍霍巴和油油巴,印第安语称Jojoba,是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生常绿灌木,属特殊油料植物,用以取代抹香鲸油的好原料;生长稠密,适旱能力强,经济价值高,许多国家颇为重视。 希蒙得木原产于北美洲23°—35°N间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和太平洋沿岸,主要  相似文献   
125.
126.
水下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为解决离散元PFC难以模拟水下流体环境的问题,提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OpenFOAM与离散元PFC耦合的计算方法。针对流固耦合中的尺度相似性问题,提出了适用于该耦合方法的相似性方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基于该耦合方法的水下滑坡动力学特性及堆积形态,并与单向耦合水下滑坡和陆上滑坡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水下滑坡运动规律,主要表现为滑坡体前端厚度较大并呈椭圆面;水下滑坡运动过程和堆积形态与陆上滑坡差异较大,OpenFOAM-PFC双向耦合与单向耦合方法相比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7.
淮河上游短时强降水天气学分型与物理诊断量阈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淮河上游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中尺度天气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然后,根据该区域短时强降水的环流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将短时强降水过程分为副高边缘型、低槽型和台风倒槽型,其中副高边缘型又分为副高和低槽共同影响型、副高控制型和下滑槽副高型,归纳各类短时强降水天气系统配置模型,并提炼出表征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阈值。结果表明,淮河上游77.8%的短时强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中低层多有急流、切变线和低涡,地面影响系统多为倒槽、辐合线和弱冷锋。短时强降水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正涡度以及中层上升运动的动力条件下;中低层有较强暖湿空气输送,湿区深厚,强降水发生在假相当位温(θse)大值区顶部;0℃层高度较高,中层风切变小,低层风切变较大,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128.
准确估计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时空变化是预测气候变化的基础,也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最大光能利用率(ε_(max))是遥感估算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参数之一,本研究基于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简称MCMC)方法,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8个野外台站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对ε_(max)进行反演,得到ε_(max)的最优估计值及其不确定性,并利用优化后的ε_(max)对2003~2008年各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简称GPP)及其不确定性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8个生态系统ε_(max)后验估计结果均呈近似正态分布,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ε_(max)分别为0.737±0.026~0.850±0.035g C/MJ·PAR,1.056±0.090g C/MJ·PAR和0.199±0.068~0.469±0.043g C/MJ·PAR;ε_(max)估计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内蒙、当雄和海北草地生态系统GPP年总量的模拟值产生9.17%~14.20%的误差,长白山、鼎湖山、千烟洲和西双版纳4个森林生态系统GPP年总量的误差为3.52%~7.79%,禹城农田生态系统GPP年总量的误差为8.52%。对ε_(max)进行优化后,GPP年总量模拟值的相对误差显著降低,有效改善了原模型对内蒙草地生态系统GPP年总量的高估和除当雄草地生态系统外其他6个生态系统GPP年总量的低估。  相似文献   
129.
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化对室内外气温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以温带城市北京、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和热带城市景洪为研究对象,利用由于城市扩大而受影响的气象站室内外气温资料和未受城市化影响的郊外气象站气温资料,得出3个地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平均气温均升高,增温幅度在(15.6~20.7)×10-3℃/a间,以温带城市北京增温最显著;受城市化影响,年平均气温变率为(40.5~45.9)×10-3℃/a间,以昆明最大;年平均室内气温变率在(20.6~133.1)×10-3℃/a,北京最大。各气温变率在11~4月以温带城市北京最大,5~10月则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最大,显示了气温较低时气温变率有增大的趋势;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了受城市化影响气象站的室内外气温均升高,11~4月增温幅度大于5~10月;其中温带的北京朝阳气象站和低纬高原的昆明气象站的室内气温升高幅度大于室外气温,呈现显著的城市效应,而热带的景洪气象站室内平均气温增温幅度小于室外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