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Fokker—planck方程对主动型量子频标伺服环的非线性进行了分析,求出了伺服环跳周的平均时间,计算了从初始相位φ_n(0)=0的起始点开始,经过时间T后,出现一次失锁的概率。  相似文献   
22.
临夏盆地巴谢河流域典型滑坡多期次活动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黄土高原临夏盆地巴谢河流域的上正滑坡为例,采用14C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结合文献查阅和实地走访,建立了该滑坡的多期次滑动的年代学框架。研究显示,上正滑坡至少经历了3个期次的活动:约33 ka B.P.,5~7 ka B.P.和距今约160年。这一年龄框架与此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成因机理相结合,对认识滑坡的发展演化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地区普遍存在的滑坡多期次的活动,能够对这一区域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演化提供科学数据,对黄土-泥岩滑坡的成因机理和演化规律加深科学认识,并能对现今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彭叙凯  何强  张昕 《地下水》2015,(1):103-105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石油资源的开发,为提高低渗透储层的采收率,开展对低渗透致密岩性储层的注水工艺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油套分注技术、空心集成分注技术、偏心分注技术等应用于低渗透致密岩性储层的注水技术的对比研究,结果认为桥式偏心注水技术和偏心注水技术是现阶段最有效的低渗透储层分层注水技术。在延长油田永宁采油厂的三口注水井组中应用桥式偏心注水以及偏心注水技术进行试验,均见到了增液、增油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导了一例CT难于诊断的颅咽管瘤。患者:男性,47岁,因间歇性头痛一年多,双眼视力减退年以上,于1992-06月入院诊治。一年前患者出现前额部隐痛,进行性加剧,半年后出现双眼视力减退的症状。曾作两次CT扫描,均未发现异常,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予激素治疗40天后,双眼视力复原,头痛缓解,以后症状反复发作三次,均用激素治疗缓解。1992年再次头颅CT冠状扫描诊为鞍区病变,检查:视力右1.0,左0.4,双颞侧偏盲,眼底无水肿,眼球运动不受限,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发现。手术发现双侧视N受压,其中间有兰色肿物予以切除,病理报告为颅咽管瘤。术后视力恢复,一月后视力再次下降,双颞侧偏盲。CT扫描未发现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发现视交叉前间隙有兰色肿物,周围严重粘连,肿瘤部分囊变,有钙化,分块切除肿瘤,松解视N粘连。术后14天复查视力布0.9,左0.8.21天后双眼视力开始下降,视力维持右0.4,左0.2,复查CT无肿瘤复发。视力迅速恶化的原因可能和视N再发生粘连。影响视N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25.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深层火山岩气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炭系火山岩的低渗透气藏具有的埋藏深、成因复杂、类型多、分布广、三孔隙度曲线响应特征不明显等特点,并且主要的四种火山岩气藏: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密度和纵波时差测井值差别较大,因此使基于三孔隙度测井资料的一系列识别气层的有效方法在该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气层的识别中无明显效果.数据挖掘技术从数据的角度出发,在进一步丰富岩心、测井和试油资料的前提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获取核心参数和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决策树提取预测火山岩气层的模型.该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料,用数学分析方法遍历寻找对识别火山岩气层有用的信息,而不仅仅依靠三孔隙度和电阻率曲线,并且消除了岩性的影响,因此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6.
为了揭示湖库内源性污染物的分布、来源、组成及垂向分布特征,以新建人工深水湖泊龙景湖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该湖泊以成湖前用途划分的3个特征区域(原河道底部、新淹没区底部和新淹没区边坡)的沉积物上覆水和孔隙水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孔隙水中的DOM芳香性和腐殖化程度高于上覆水;孔隙水中疏水组分含量大于上覆水,且水体中可能存在内源孔隙水释放的低分子量DOM.龙景湖上覆水和孔隙水中的DOM主要源于水体自身的微生物,自生源特征明显,且可能存在新近释放到水体的有机质.龙景湖沉积物上覆水和孔隙水中的DOM以类腐殖酸和类蛋白质为主,且随着深度增加,类腐殖酸峰强度增强,与龙景湖的建湖背景有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