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任远 《贵州地质》2000,17(3):200-202
本文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实用范围,阐述了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常见的事故及预防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2.
新春贺辞     
杨任远 《地质学刊》2005,29(1):i001-i001
时值农历鸡年新春,我谨代表江苏省地质学会暨《江苏地质》编委会,向全省国土资源、石油、煤炭、有色、建材等系统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荣获“江苏省地质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并通过你们向长期以来一贯支持、关心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地质学会和《江苏地质》办刊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家属表示亲切的问候!2004年,江苏省地质学会在组织科技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以及与兄弟省、市地质学会的合作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参与组织了华东地区的地学科技论坛,组织了科普老区行,举办了贫困地区青少年国土资源培…  相似文献   
23.
针对经典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对建筑物提取存在精度较低、边界模糊和小目标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增强注意力门控的U型网络(advanced attention gate U-Net,AA_UNet)用于改善建筑物提取的效果,该网络改进经典U-Net的结构,使用VGG16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注意力门控模块参与跳跃连接、双线性插值法代替反卷积进行上采样.实验采用武汉大学建筑物数据集(WHU building dataset,WHD)对比提出的网络与部分经典语义分割网络的提取效果,并探究网络改进的各个模块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网络对建筑物提取的总精度、交并比、查准率、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为98.78%、89.71%、93.30%、95.89%、94.58%,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经典语义分割网络,且改进的各个模块有效提高了提取精度,改善了建筑物轮廓不清晰和小目标建筑物破碎的问题,可用于精准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建筑物信息,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产生活、军事侦察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刊讯1月15日,河南省纪委监委驻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2020年度以案促改工作督导考核小组到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督导考核以案促改工作。驻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魏艳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六家综合监督单位机关纪委书记参加督导考核。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何晨参加活动并汇报工作。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全省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土地资产价值及其在经济建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总结了业已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下一步全省土地资产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6.
西灶沟铅锌矿,经河南省地矿厅第二地质调查队详查评价,证实为一中型铅锌矿床,并发现金的单独矿化。科研所提出该矿床是一个金矿新类型,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该类型金矿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为小型矿床,品位中等,以银金矿为主。金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物中,与铅锌矿关系十分密切,多产于铅锌矿体中。该类金矿在区域上有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7.
分析了我省矿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部署了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的任务,对集中治理整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明确任务,分步实施,精心组织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要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全面依法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要落实责任,完善制度,确保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8.
缅甸中央盆地北部新生代隆升作用的研究,不仅对全面认识西缅地块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采自研究区的2个碎屑岩样、1个钻井基底样品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热历史模拟分析.在弧前钦敦坳陷西缘冲断带、东缘冲起带和西缅岛弧带获得了逐渐变年轻的裂变径迹年龄(分别是70.6±9.3 Ma、53.4±7.5 Ma和22.7±3.0 Ma),表明缅甸中央盆地北部在空间上存在自西向东的递进变形过程.磷灰石的热历史模拟分析显示,缅甸中央盆地北部自晚白垩世(80±1 Ma)开始,经历了隆升→快速隆升→平稳→缓慢隆升4个阶段.缅甸中央盆地29~20 Ma的快速隆升冷却事件是缅甸北部区域性隆升剥露作用的体现;4 Ma以来缅甸中央盆地缓慢隆升,这一构造事件是印度板块向东挤压碰撞作用的响应.研究表明缅甸中央沉积盆地的空间发育演化与递进式构造变形(隆升)是新特提斯洋/印度洋岩石圈在新生代期间向西缅地块下的多期次俯冲的直接响应.   相似文献   
29.
张朋  梅廉夫  马一行  李任远  尹宜鹏 《地球科学》2014,39(10):1307-1321
为了揭示孟加拉湾盆地的构造特征和中生代以来的动力学演化,对研究区卫星重力数据进行滤波、梯度和延拓等深度处理,对相关地震剖面进行标准化处理,在研究区建立了8条主干剖面.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及其深度处理结果显示在盆地西部、海岭内部及盆地东部分别发育北西向破碎带、近东西向断裂和北东向线性构造,分别反映了海底北西向扩张、海岭侵位及印度洋洋壳北东向俯冲的影响.主干剖面经标准化处理后划分出上白垩统-第四系5套层系,结合重力异常与地层厚度,将孟加拉湾盆地划分为西部坳陷、85°E海岭隆起、中央坳陷、90°E海岭隆起和若开坳陷5个构造单元.85°E海岭隆起内发育的多个孤立高隆起是热点幕式喷发的响应,控制着碰撞前盆地“西厚东薄”的沉积格局,而碰撞后孟加拉扇体系在始新世至中新世期间一直向南迁移,未受到海岭的明显影响.90°E海岭南段(7°~14°N)的俯冲消减促进了安达曼增生楔的向西生长,北段(14°~20°N)的俯冲作用则控制着若开坳陷、印缅增生楔和孟加拉湾盆地沉积中心的演化.构造特征和动力学演化分析表明盆地经历了原始大洋盆地(晚白垩世-早渐新世)和残留洋盆地(晚渐新世-)2个主要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30.
11月15日,焦作市解放区区委书记吴军、区长赵海燕一行到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调研,并就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进行座谈交流。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参加座谈并讲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毛忠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宋新龙参加座谈。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