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GIS和遥感技术在贵州火险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30.1%,且多集中于地形复杂、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山区,增加了林区火情监测和火点定位的难度。在应用NOAA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火险业务中,利用G IS中M apOb jects的地理信息功能开发系统,可准确对贵州省的1 500多个乡镇进行火点精确定位。RS与G IS技术结合提高定位精度、缩短监测产品制作时间、提高服务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52.
藏南沉错湖泊三角洲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藏自治区沉错湖泊三角洲平原和湖内钻孔取芯 ,利用14 C和ESR测年方法建立了钻孔剖面的年代标尺。在岩芯描述、沉积物粒度分析和CaCO3含量分析基础上 ,对沉错湖泊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进行了解释分析。 36 7m长的岩芯大致记录了 5 5万年以来的沉积历史。全孔平均沉积速率约为 0 6 6 7mm/a。 16 92 0aBP以来三角洲的沉积速率较大 ,平均为 1 2 7mm/a。由于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多源性导致CaCO3在剖面上的无规律性变化。但是 ,沉积物粒度和沉积序列变化指示全套沉积由底部的冲积扇相向上过渡为水下扇亚相和三角洲沉积相。在大约 175 0 0aBP~ 14 0 0 0aBP时期 ,沉错存在高湖面阶段。沉积序列中记录了末次冰期最盛期 (LastGlacialMaximum )和新仙女木事件 (YoungerDryas)。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变化主要受湖面涨缩变化所控制。而湖面升降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气候 ,尤其夏季风的强弱和冷事件  相似文献   
53.
阿里地区狮泉河谷、日喀则江当河谷阶地和安多错那湖东侧是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分布比较集中的3个典型区,并代表了西藏高原3个不同的生物气候带。为确定沙漠化对植被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选择这3个典型区内代表沙漠化发展过程的不同地貌类型为调查样地。结果表明:沙漠化造成3个典型区植被盖度显著降低,尤其从潜在沙漠化土地到固定沙丘或半固定沙丘,植被盖度下降幅度最大;3个典型区的现存生物量同样随着沙漠化过程显著降低。同时,沙漠化造成狮泉河谷和江当河谷阶地多年生灌木物种消失,流动沙丘仅有少数一年生植物分布;沙漠化造成原有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发生变化,尤其在固定沙丘逐渐活化,形成流动沙丘的过程中,丰富度指数显著下降。3个典型区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沙漠化前期和后期表现不同,但从固定沙丘至半流动沙丘均为显著性下降趋势。总体而言,从潜在沙漠化土地到流动沙丘,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4.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始终,其测量的精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速度和工程的质量.从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放样方法的精度、工程特点对放样方法选择的要求等方面,对建筑工程定位放线中如何减小误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施工测量中提高放样精度方法.  相似文献   
55.
黄德全  董玉祥  哈斯  倪少春  马骏 《地理研究》2011,30(12):2229-2238
采用RTKGPS测量技术与方法,2006~2008年连续三年共9次对我国海岸沙丘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翡翠岛的一个典型海岸横向沙脊进行了三个横剖面的高精度观测。海岸横向沙脊高程、断面及其典型位置的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海岸横向沙脊脊顶和背风坡坡脚夏秋季东移、冬春季节西移,脊顶总体向西移动,年均最大移距1.8...  相似文献   
56.
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祥  刘纪平  王红  范容双 《测绘科学》2007,32(4):179-180,165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行各业应用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系统需要与各种各样格式和内容的多媒体信息相结合,为应用部门的用户提供以空间位置为载体,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管理和调度的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功能。本文主要以应急指挥地理信息系统为例,从系统总体结构上介绍如何把种类繁多的多媒体信息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如何对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组织入库,利用Microsoft Windows CE for Visual C/C++工具研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电子地图子系统、PDA应急事件信息录入软件;以及如何在Internet或Intranet网络上对多媒体信息进行调度发布等多媒体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57.
沁水盆地地层剥蚀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玉祥 《地质与勘探》2014,50(1):114-121
[摘 要]沁水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不断抬升,遭受了多次剥蚀,但其累积剥蚀量一直悬而未决,对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在沁水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方法为主,辅以声波时差法和构造剖面法,较为准确地确定了沁水盆地中新生代以来的累积地层剥蚀量。研究表明,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在燕山运动时期遭受最高地温,其后回返抬升并伴有地温梯度下降。参照济阳坳陷连续沉积剖面建立了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关系,经地温梯度校正后,计算出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最大埋深,从而得到其此后抬升过程中的累积剥蚀量,经与声波时差法、构造剖面法计算结果对比,三者计算结果较为符合。研究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沁水盆地累积地层剥蚀量在1400~3300m之间,其中盆地中部剥蚀量较少,一般小于2500m,盆地边缘剥蚀量较大,可达3000m以上。主要剥蚀时期为晚白垩世至新近纪,地层剥蚀量可达2000m以上;其次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剥蚀量一般小于1000m。  相似文献   
58.
利用青海湖水面场FY-1C气象卫星热红外窗区通道进行绝对辐射定标,由CE312野外热红外辐射计在水面测得辐亮度经大气订正传递到卫星入瞳处,考虑到大气吸收削弱影响,同时卫星观测路径大气产生热发散,这两部分对卫星信号的贡献由探空廓线和卫星观测几何输入MODTRAN37计算出来,同时进行CE312野外辐射计与卫星通道光谱响应匹配计算,最终得到卫星入瞳处的表观亮度.这个辐亮度与卫星通道的计数值比较得到该通道绝对定标系数.结果表明利用辐射校正场辐射定标与星上定标相差5%左右,相当于3K的亮温差.  相似文献   
59.
双能CT技术可以重建物质的原子序数和电子密度信息,是一种有效的物质辨别技术。进行X射线能谱估计是双能重建的前提,能谱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双能重建结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学者对能谱估计的误差如何影响双能图像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双效应分解双能重建出发,量化分析能谱估计误差对双能重建结果的影响并给出误差传递的理论计算方法,论证影响双能图像准确重建的关键因素,同时由此定义适用于双能成像分析的能谱误差和针对双能成像的等效能谱概念。初步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些理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黑钨矿单矿物通常混入铬、钙、镁、钴、钪和稀土等元素,属于富含稀土型矿物,准确测定黑钨矿中的稀土元素对判定黑钨矿矿床的成因相当重要。黑钨矿单矿物样品经硝酸-氢氟酸高压密闭溶解,蒸干除去氢氟酸,以硝酸提取使稀土元素进入溶液,钨则以钨酸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而分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稀土元素的含量。用Rh、Re双内标校正,有效地降低了分析信号漂移对分析结果的影响;Ba对153Eu干扰、Pr、Ce对157Gd干扰,采用分析软件在线扣除。该方法消除了钨基体元素的干扰,复溶沉淀实验表明残留稀土相对量小于10%,稀土元素的测定值与过氧化钠碱熔法的结果相符。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4.2%~104.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出限小于0.026μg/g。方法简便,准确度高,检出限低,适用于黑钨矿单矿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