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滑坡的时间-位移曲线一般具有3个阶段特征,即初始变形阶段、等速变形阶段和加速变形阶段,不同演化阶段加速度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目前往往是依据对加速度曲线特征的分析来人为划分演化阶段,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定量计算.针对上述问题,选取月降雨量、月库水位高程变化量对滑坡的累计位移建立多因素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然后利用Chow分割点检验理论,以所建模型中F和LR统计量最大值点作为分割点对滑坡演化阶段进行划分.以新滩滑坡和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为例,利用累计位移、降雨及库水位变化数据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对多元时间序列模型进行Chow分割点检验可对滑坡的演化阶段进行准确划分,为滑坡的临滑预警预报提供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褐铁矿中针铁矿经热脱水相变获得以纳米晶赤铁矿为主要物相的纳米-微米多级孔结构材料,并用于模拟净化富Mn~(2+)地下水。同时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初始pH值、初始Mn~(2+)浓度、吸附反应时间等对材料去除溶液中Mn~(2+)的影响。XRD、TEM、BET表征结果表明,300℃热处理产物中赤铁矿孔径最小为2.7 nm,比表面积最大达到107.4 m~2/g。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5~10的范围内,p H值对煅烧褐铁矿颗粒对Mn~(2+)去除效果影响较小;材料在贫氧条件下对水中低浓度Mn~(2+)的最大吸附量为6.45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褐铁矿热处理形成的纳米晶赤铁矿对Mn~(2+)具有吸附和催化氧化作用,其中的杂质锰氧化物对Mn~(2+)的吸附和催化氧化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蓓  杨可  张晨  顾科伟  皮健伟  段晓 《探矿工程》2021,48(S1):39-46
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针对现有固体矿产地质调查(勘查)项目,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地质勘查工作技术方法,因地制宜应用全液压履带钻机、便携式模块化钻机实施“一基多孔”,采用背包钻实施“以钻代槽”,通过优选环保型冲洗液,净化处理废弃冲洗液,控制临时占地规模等具体措施。与传统机场规格相比占地面积减少了80%~85%,临时便道修筑减少了60%~65%,工后复垦复绿达到了80%以上。通过绿色勘查成本费用分析,人员、临时用地(青苗)补偿、绿色环保材料及复垦复绿等费用成本总和降低了40%左右。最后探索实践了绿色勘查工作保障措施,对下一步绿色勘查工作提出了建议,为加强绿色勘查工作理念、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激发绿色勘查工作活力提供了积极的导向。  相似文献   
14.
论株洲—湘潭地区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晓珊  孙海清 《湖南地质》1991,10(3):177-185
通过对广泛存在于株洲一湘潭地区的新构造的野外调查,依据获取的新构造变形,地貌、水系,现代沉积物等大量实际资料,划分了八个新构造次级单元——构造亚块体及五个新构造活动带。构造亚块体有五次较明显的由早到晚幅度递减的间歇性抬升,新构造活动带变形强度与基底断裂规模成正比,同位素测年获其主要构造变形时间为3.9—5.5万年。  相似文献   
15.
湘东南地区震旦纪地层的新划分与区域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中  唐晓珊 《湖南地质》1994,13(3):129-136
本文采用多重地层划分和构造地层法,研究并重建了湘东南地区震旦系新层序,厘定了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的含义及其划分、对比标志。认为该浊积碎屑岩系中的两套砾岩,是冰成作用的产物,可与湘中、湘西乃至华南地区的震旦系对比。同时指出孩区有板溪期的沉积,并建立了青白口系大江边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证实了金堆城钼矿区存存两种不同类型花岗岩,上地壳太华群和熊耳群的重熔形成老牛山、水仙台等改造型花岗岩体.而下地壳及上地幔分熔形成金堆城等与钼矿有关的同熔型花岗斑岩,两类花岗岩在成因上直接联系.此外还探讨了东秦岭A型俯冲与本区花岗岩成因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会泽铅锌矿床中自然锑的发现及伴生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会泽铅锌矿床的主要矿体进行了系统观察、采样,对其矿石进行了岩矿鉴定、化学分析(包括部分单矿物)和电子探针分析,并对其成矿作用做了探讨。首次在矿石中发现了自然锑,初步查明整个矿床中Ag,Cd,Ge,Cu,Sb等伴生元素的平均含量(wB/10^-6)分别为121.77、660.99、62.10、203.78和169.87,认为它们是晚成矿阶段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的试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周小珊  杨森  张立祥 《气象》2001,27(8):28-32
简单介绍了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在微机上调试和试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的情况,MM5V3在前、后处理上使用Fortran90编程,与MM5V2有一定差别,利用T106L19资料和常规探空报形成经、纬网格的初值,预处理场和侧边界,代入模式前处理系统中,模式运行完毕后,预报产品直接进入MICAPS、Vis5d、Grads系统,进行图形显示,在2000年汛期试用中发现,MM5V3对东北地区的强降水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预报评分表明,MM5V3的降水预报结果和MM5V2互有优劣,总体来看,MM5V3的预报质量略高于MM5V2。  相似文献   
19.
地质环境系统是对人类经济技术活动作出共同响应的一定范围内地质环境的有机整体 ,是复杂的人工自然复合系统。文中以洞庭湖区防洪减灾为例 ,探讨了地质环境系统的概念、特征与研究思路。地质环境系统具有边界不确定性 ,影响传递的远距性与滞后性 ,系统行为的取向性、不确定性、难控性与反直观性 ,系统的社会性与共享性。因此 ,必须从成生、发展的角度 ,对其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把握自然状态下系统演变的固有规律 ,分析叠加人为活动后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顺应自然、约束自然与人类自身 ,是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优化地质环境系统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高岭石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吸附容量,利用微波辅助化学反应制备了尿素-高岭石复合物,进一步微波辐射使层状高岭石完全剥离并粉碎,经分散后得到了纳米高岭石。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硎)进行了过程中样品结构、形貌和尺寸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通过微波辅助剥离并粉碎层状高岭石,时间只需30min,约为单一球磨的1/20,分散后的纳米高岭石平均粒径约为15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