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4篇
  免费   1507篇
  国内免费   1741篇
测绘学   752篇
大气科学   1566篇
地球物理   2120篇
地质学   3985篇
海洋学   920篇
天文学   224篇
综合类   917篇
自然地理   101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420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41.
继“西沙、中沙群岛附近海域浮游硅藻类分类的研究”之后,作者又对西沙群岛所属岛、礁附近海域的羽纹硅藻进行了初步整理,共鉴定出羽纹硅藻11属27种及其变种(其中8种是我国首次记录)。本文对首次记录的种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绘图。某些在我国其他海域已有报道的种类,如光辉针杆藻、串珠梯楔形藻、海生斑条藻、琴状舟形藻、流苏胸隔藻、双标胸隔藻、钝端双眉藻、细纹斜盘藻等,以往的描述较简单,并且与西沙群岛标本的形态也不完全雷同,为了便于应用和比较,本文根据西沙群岛的标本,又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或补充说明。对有图而无说明,或仅有名录的种类的国内资料,在地理分布内注明。为了保持西沙群岛所属海城硅藻分类研究的连续性,本文仍采用 Hendey 提出的分类系统排列。 为便于读者査找,每一种名下列出其同物异名。 标本多用小型浮游生物网采得,有些则取自珊瑚表面。插图均用描图仪描绘。  相似文献   
42.
A one-dimentional three-layer model for the thermal structure in the Huanghai Sea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me model consists of the upper mixed layer caused by heating and wind mixing, the lower mixed layer driven by tidal mixing, and the thermocline with certain thickness. The entrainment velocitie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processes of the seasonal thermocline in the Huanghai Sea, simulating successfully the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the nearshore front and surface cold water off North Jiangsu and explaining reasonably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s as well as the strong thermocline off Qingdao.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idal mixing plays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arshore front off North Jiangsu and the strong thermocline off Qingdao. The wind mixing and the tidal mixing make the lower layer water with high nutrients go up to the upper layer. This physical process may be sig  相似文献   
43.
The method developed by Wen et al. (1988 a) for deriving theoretical wind wave frequency spectrum in deep water is extended to the case of water of finite depth, in which a parameter η=H/d is introduced, where H and d represent the average wave height and water depth respectively. The derived spectra reduce to those in deep water when η=0. The case of η=1/2 corresponds to waves impending to break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the bottom. Simplified forms of spectra are give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gree with the observed spectra well.  相似文献   
44.
筒型基础沉贯阻力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炎平 《海洋工程》2002,20(3):23-28
系统地总结国外有代表性工程实践对筒型基础沉贯阻力的研究 ,并将各种方法综合起来 ,提出了加权综合估算法 ,供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5.
阐明了东山湾重矿物组合规律,物质来源,自生黄铁矿的富集与形成环境。研究表明,湾内重矿物含量<1%,来自漳江及周边水系。东山湾西部的沉积环境有利于自生黄铁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46.
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含量为 2 9.6 4%~ 5 8.93%,Al2 O3 为 3.42 %~ 2 0 .96 %,Fe O为 9.98%~ 2 9.5 5 %,Mg O为 4.32 %~ 16 .0 5 %,Ir为 0 .0 6 %~ 0 .81%。总体来说 ,微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可能与靶岩的成分变化较大有关。始新世末期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约为 2 5 0°,这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要的矢量变化(2 45°)仅相差 5°,推测很可能是始新世末期陨星的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在该时期的运动方向由 NNW突然变为NWW。  相似文献   
47.
用三峡及邻区(东经108°~113°,北纬29°~33°)地质资料,地震资料,现 场地应力测量资料论证三峡及邻区晚第三纪以来构造应力场稳定性及其分区特 征。  相似文献   
48.
在流星分析和t-S点聚分析的基础上,在台湾东北部IS断面和东海中部PN断面上选取适当的纵剖面作为分界面,将以面分成东、西两侧,计算了界面两侧的海水交换星。结果表明:1.东海陆架区海水交换可归纳为两种类型,即“穿插型”和“进退型”。2.参与分界面处海水交换总量的年平均是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黑潮水向陆架区输运量为0.58×106m3/s,陆架水向黑潮刚输运量为0.84×106m3/s;参与交换的总量为1.42×106m3/s.3.相对输运量计算结果表明;黑潮水对陆架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冬季最强,秋、春季次之,夏季最弱,而陆架水对黑潮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夏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最小。  相似文献   
49.
河口大型滩涂演化关系到航运通畅、生态保护以及近岸工程的安全性,是地貌学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崇明东滩进行高精度监测,并结合近年来周围环境因素分析其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 2011?2017年间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基本以淤积为主,北港北汊河槽中央局部形成?2 m心滩,?5 m等深线包络面积基本稳定,整体呈“长高不长大”的格局;(2)海洋来沙是其淤积的主要物源,汊道涨落潮时空分异而形成的两大环流是塑造此地形的主要原因;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的淤积直接挤压北港北汊的发展,沙体淤积可能会引起未来两大沙体的并靠;(3)崇明东滩、北支南沿的滩涂整治工程是促进北支萎缩和崇明东滩淤积的重要因素,另外横沙通道落潮分流增加,青草沙围水工程改变了北港河槽的曲率,也有利于北港北沙的淤积。  相似文献   
50.
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依据东海陆架北部 2 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资料 ,就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细粒级部分以 <0 .0 16 mm为优势粒级 ,可占到总细粒级沉积物的 75 %以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以细于 0 .0 0 8mm粒级的沉积物占据优势 ,长江口泥质区则以 <0 .0 16 mm粒级的沉积物为主 ,两泥质区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