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安庆市逐日降水实况资料,针对2011—2016年ECMWF细网格降水预报产品对安庆地区的12 h、24 h分辨率晴雨和降水分级预报质量进行检验,基于检验结果对此降水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结果表明,ECMWF细网格数值降水预报在安庆地区晴雨预报正确率无明显区域差异,夏季晴雨预报正确率明显低于其他各季节,对夜间的预报能力明显优于白天。TS评分中,小雨最高,中雨次之,大雨及以上量级较低且无明显规律。若将冬、春两季0.2 mm以下、夏季1.0 mm以下和秋季0.8 mm以下的降水预报进行消空处理,则晴雨预报正确率会有所提升,且小雨预报的TS评分达最佳;若将≥40 mm的降水预报修正为暴雨,则暴雨预报TS评分提高接近1倍,且大雨和暴雨的预报偏差更接近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多鳞鱚(Sillago sihama)雌雄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定量分析多鳞鱚snrpd1、rps27、rpl7a、rpl7、cnpb、rps4、rps20、ef1a、ube2、rplp2等10个候选内参基因m RNA在雌、雄个体脑、鳃、性腺、心、肠、肾、肝、肌肉、皮肤、脾、胃等22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BestKeeper、NormFinder、GeNorm工具测评10个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结果】10个候选内参基因均可获得特异性的扩增产物和理想的扩增效率,其中Bestkeeper软件计算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snrpd1=rps27 rpl7a rpl7cnpb=rps4 rps20 ef1a ube2 rplp2;Norm Finder软件分析结果为:rpl7rpl7a rps27 rps4 cnpb ef1a rps20 ube2 rplp2 snrpd1;Ge Norm软件分析结果为:rpl7/rpl7a rps4ef1a rps27 rps20 cnpb ube2 rplp2 snprd1。【结论】rpl7、rpl7a、rps27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较高,建议选择rpl7和rpl7a共同作为多鳞鱚q RT-PCR研究的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8月8日,笔者与几位朋友夜访属于普定县猴场乡境内的仙马村,重点是该村所属的普屯坝高山谷中新寨、老寨,走访了几位仙马苗家老汉,从中获知这方山水有着一连串的传说。现将其原汁原味地整理出来,以为能阅读到此篇拙文的朋友们增添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猛舟的来源在现在的猴场乡,猛正、猛架、猛戛、猛佐、猛舟等很多地名,都是苗汉之间、少数民族之间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交流之见证。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多鳞(Sillago sihama)遗传连锁图谱并鉴定生长等重要经济性状数量性状位点(QTL),实验通过基因分型测序(GBS)技术对163个多鳞个体(2个亲本和161个全同胞家系F1代)进行测序及标记分型,并通过复合区间定位法对该物种的体重、体高、体厚、眼径、体长和背鳍前长6个生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多鳞首张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全长2 154.803 c 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0.455 c M,共有4 735个SNP标记分配到24个连锁群。QTL定位分析结果发现在6个生长性状中共检测到20个生长显著相关QTL位点,分布在8个连锁群上,单个QTL的LOD值范围为3.02~4.23,可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0.14%~8.42%。其中,在连锁群LG08聚集了8个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QTL。通过对候选QTL区间内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共筛选到了19个潜在生长调控相关基因,包含igf1、igf2、sstr5、sst1a、tgfbr2、gas1、igfals、gfg6、gfg20、bmp7、kdm5c、tti1以及rbm10等。实验获得的遗传标记及相关候选基因是多鳞生长相关性状标记...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斑鱾(Girella punctata Grayy)的消化生理特性,本实验采用形态学与组织学方法对斑鱾消化系统主要器官及组织(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肝脏)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食道腔壁的组织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这与大部分硬骨鱼类相似。胃为U型胃,主要由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三部分组成。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向胃腔突起形成8个突起皱壁,黏膜层内有丰富的腺体,消化管内壁皱褶多,肌层厚;肠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其比肠长约1.54±0.06,腔壁向内形成6个不规则的褶皱突起;肝脏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分为左右两叶。斑鱾的消化系统结构特征与其杂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盐度分别对尖紫蛤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洋  黄海立  吕广煊  刘志刚 《海洋科学》2011,35(10):117-122
在水温17-32℃(盐度16)、盐度2-23(水温27℃)的范围内采用渐变法进行温、盐度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是:(1)孵化水温27℃,盐度17,历时980min左右尖紫蛤胚胎发育至直线铰合期;(2)尖紫蛤胚胎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23.1~31....  相似文献   
17.
广西及其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细光  史水平  黄洋  梁结 《地震研究》2007,30(3):235-240
在分析研究前人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从新构造应力场、地震、形变、地幔对流等方面对广西及其邻区的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并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认为:广西及其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在桂西北和桂北为NW向,在桂东和沿海一带为EW向,这两种应力在桂中附近汇合形成过渡构造;受海南地幔热柱的影响,北部湾和雷琼地区向南拉张,形成SN向主张应力。  相似文献   
18.
19.
以天然捕获的多鳞鱚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结果表明:在水温27.5~31.5℃、盐度18~31、pH 8.0~8.5的条件下,经促熟培育自然产卵,10批次共获得受精卵67×104粒,孵出仔鱼42.6×104尾,受精率37.2%~89.3%,孵化率24.8%~97.6%;在水温29~30℃、盐度28、pH 8.4的海水中多鳞鱚胚胎历时14 h 4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经35 d培育出平均全长35 mm的幼鱼约2.8×104尾,育苗成活率达24.6%。  相似文献   
20.
对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Wright染色的血涂片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多鳞鱚外周血细胞可区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6种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7.5%、32.5%、12.5%和7.5%,嗜酸性粒细胞在整个实验中只发现7个。并发现较多未成熟的红细胞以及少量正在分裂的红细胞和晚幼嗜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