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三肇地区扶杨油层沉积相以大型浅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背景下的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河道砂体宽度窄、横向变化快,岩性物性变化大,断裂发育。因此在探评井控制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要提高岩性油藏钻井成功率,就必须首先搞清楚河道砂体成因及分布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92.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及其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包括区域大气模式、陆面过程模式、风沙模式(包括风蚀、输送和沉降模式)和地理信息系统。用该系统对2002年3月20日和4月7日2次沙尘天气进行了预报试验,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对模式输出的主要沙尘天气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对沙通量、尘通量和垂直积分质量有很好的预报能力,但仍需改进陆面参数和沙尘气溶胶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93.
运用空间自相关指数、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分析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离散特征明显,热点区相对稳定,中部长吉地区是热点,东西两端始终是冷点或次冷点的低值簇;新型城镇化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突出,热点区跃迁幅度不大,1995-2003年呈团块状聚集于吉林省西部地区,2003-2012年呈现“双组团”结构;新型城镇化格局演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延续性,空间自组织性增强,均质度有所提高,“中高周低”的极化现象愈发显著,大城市的辐射涓滴作用减弱。最后,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区域战略政策和经济产业基础探讨新型城镇化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94.
利用2D/3D地震数据及钻井资料,详细解剖了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沉积背景对琼东南盆地大型轴向峡谷体系形成和演化的控制.晚中新世以来的大规模海平面下降导致了陆坡区的沉积物易发生失稳,从而为中央峡谷体系沉积充填提供了物源.峡谷内部的2套沉积物:浊流沉积体和块体搬运复合体,分别来自西北部物源和北部物源,不同部位沉积物供给能力的差异,导致峡谷内部表现出不同的充填结构和样式.11.6 Ma时期构造变革事件为峡谷的形成提供了构造背景,盆地东部形成的轴向"限制型"小型盆地可视为中央峡谷体系的雏形.5.7 Ma时期红河断裂带右旋走滑的活动,将增强莺-琼盆地交界处沉积物的水动力条件,并向浊流发生演变,形成深水浊积水道.南部隆起的存在对峡谷内部充填沉积物起到了"遮挡"的作用.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因素所引起的强烈沉积物供给和盆地东部特殊的地貌特征,引起了中央峡谷体系的"回春",大量垮塌沉积体的发育将进一步加剧峡谷的"负地形"特征.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自西向东不同区段的主控因素存在差异:西北部物源的供给和红河断裂带在5.7 Ma时期的构造活动控制了头部区域浊积水道的形成和发育;西北部物源、北部陆坡的沉积物供给、构造地貌特征等,控制了峡谷自西向东的运动,并影响了峡谷内部的充填结构;盆地东部11.6 Ma时期的构造变革和长昌凹陷有限的沉积物供给能力是盆地东段中央峡谷体系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5.
日本是测地学与地球物理学国际联合会(IUG)最开始的9个成员国之一。IUGG成立于919年,现在有66个成员国。日本测地学与地球物理学国家委员会是作为日本科学委员会180个联络委员会的一个成员而成立的,其作用是为了商讨地学的重要性,为了执行在测地学和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和协调方面的决定。  相似文献   
96.
格型钢板桩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元战  焉振  王禹迟 《岩土力学》2013,34(4):1163-1170
以有限元软件ABAQUS作为分析平台,建立波浪荷载作用下格型钢板桩结构稳定性及应力分析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格型钢板桩采用壳体单元模拟,在相邻板桩之间设置铰接连接器模拟板桩之间的相对转动;土体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模拟,在格型钢板桩与其内、外土体之间设置接触面单元模拟它们之间的滑移、张裂和闭合。结合某实际工程,研究结构的破坏模式、失稳特性和应力分布特性,分析参数变化对结构稳定性和环向拉力的影响,并对格内土体的剪切变形进行分析,建议格型钢板桩锁口拉力的验算断面。结果表明,铰接连接器的设置对于结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对环向拉力有一定影响;格内土体的剪切变形主要发生在格体中轴处,符合太沙基法结论。  相似文献   
97.
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地层中斑脱岩广泛分布,蕴含着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开展相关矿物学(XRD)、主量元素(XRF),以及微量元素(ICP-MS)等分析,结合野外露头观察,对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地层中斑脱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斑脱岩主要由伊利石、斜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2)主量元素以SiO2、Al2O3、Fe2O3、K2O 为主,其中K2O/Na2O介于15.54~270之间;3)微量元素富集Th、U、Pb、Zr、Hf、Ta等高场强元素(HFSE)和Rb、Cs、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La、Ce、Sr、Sm、Eu等元素;4)稀土元素∑REE介于19.58×10-6~383.88×10-6之间,平均值为105.43×10-6,LREE/ HREE介于0.74~12.67之间,平均值为3.93,总体表现为轻稀土(LREE)富集,而重稀土(HREE)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Eu表现出一定的负异常,而Ce未出现明显异常。综合分析认为:1)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斑脱岩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与钾质斑脱岩特征相符,且五峰组与龙马溪组斑脱岩特征相似,火山灰物质来源相近;2)原岩构造环境主要为岛弧环境,同时也存在板内环境,火山灰主要来源于北部秦岭地区;3)火山灰可以提高海洋表层初级生产力,为优质页岩有机质形成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8.
我国华南地区二叠系栖霞组沉积了多套富有机碳的暗色岩系,是华南地区油气勘探的潜在烃源岩。其形成主要与水体的氧化还原以及古特提斯海洋洋流系统有关。然而,栖霞期水体的缺氧-贫氧的成因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地质证据。本文选择湖北省恩施剖面栖霞组下部臭灰岩段钙质页岩及碳酸盐岩夹层为研究对象,开展稀土元素REE、微量元素Th/U比值以及碳酸盐矿物晶格内微量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栖霞组下部臭灰岩段的下部沉积水体主要为缺氧至贫氧条件,而臭灰岩段上部主要为贫氧至氧化条件。这些缺氧至贫氧沉积主要是由洋流的上涌造成。洋流的上涌将深水环境中缺氧、贫氧的底部水体涌至陆棚斜坡地带,造成斜坡浅水地带形成一个近似倒三角的缺氧-贫氧水体带,从而沉积了栖霞组暗色薄层石灰岩或钙质页岩。  相似文献   
99.
在瓜德鲁普统末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多类生物均遭受重创。关于此次生物灭绝事件成因,有学者认为海洋缺氧是主要的直接原因之一,但瓜德鲁普统-乐平统(G-L)过渡时期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开展得较少,缺少直接证据证明海洋缺氧和瓜德鲁普统末期生物灭绝的关系。草莓状黄铁矿粒径是指示沉积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少数可靠的指标之一。由于微晶粒径大小与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小密切相关,草莓微晶粒径大小同样也可以作为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指标。本文通过研究蓬莱滩剖面卡匹敦阶茅口组和吴家坪阶合山组下部草莓状黄铁矿微晶粒径特征,从而分析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蓬莱滩剖面茅口组和合山组微晶粒径多数分布在0.4~1.2 μm之间,大部分样品微晶粒径分布相对较窄,部分样品分布较宽。茅口组-合山组界线处间歇性出现微晶粒径很小且分布范围窄的样品,其平均微晶粒径一般小于0.7 μm,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 μm,很可能指示硫化-缺氧的环境。茅口组和合山组大部分样品平均微晶粒径分布在0.7~1.0 μm之间,最大值一般不超过3.3 μm,很可能指示的是氧化-贫氧环境。蓬莱滩剖面硫化至缺氧环境对应着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事件层位,说明这两者很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海洋的硫化缺氧很可能是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市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景观为主体,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区域.北京市湿地分布广泛,保护与管理状况各不相同,虽然许多地方自发建设了一些湿地公园,但同北京市的实际需求相比还相差甚远.从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推进北京市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的长远战略出发,规划建设北京市湿地公园十分必要.湿地公园是北京市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北京市湿地公园布局合理化、均衡化,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要在加强现有湿地公园建设和规范管理的同时,分期、分批规划建设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湿地公园,并对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景观建设、科普宣教、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工程建设内容以及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设施、管理能力建设等进行科学规划,同时必须建立、健全有关法制保障体系、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为北京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