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第2颗探月卫星,其上搭载的伽玛射线谱仪(Gamma-Ray Spectrometer,GRS)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月表O、Si、Fe、Ti、U、Th、K、Mg、Al、Ca等主量元素.相比嫦娥一号伽玛射线谱仪,嫦娥二号的能量分辨率和探测效率都大大提高.描述了嫦娥二号伽玛射线谱仪的设计和性能测试结果以及在轨飞行的初步探测成果.  相似文献   
62.
刚察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的大通山区,灾害类型以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为主,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山区经济发展、威胁少数民族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刚察县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特点,并针对灾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3.
飞越北冰洋     
马涛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9,32(1):F0002-F0002
马涛 2008年7月11日摄于美联航北京-芝加哥UA850飞机上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对地裂缝附近土压力动响应的影响机理,开展了地裂缝与斜交马蹄形地铁隧道的物理模型试验,分别制作地铁隧道模型和土层模型,采用激振器模拟地铁列车振动,通过压力盒测试土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地裂缝未活动时,激振点所在的地裂缝一侧的附加土压力大于另一侧的附加土压力,离激振点越远附加土压力越小。垂直隧道方向的附加土压力分布具有隧道轴线处最大、隧道两侧逐渐减小的规律。地裂缝活动后,位于隧道上部的土体附加压力呈现上盘大、下盘小的分布规律,其余部位的附加土压力呈现下盘大、上盘小的规律。地裂缝未活动时,土体附加压力的分布主要受地裂缝的存在及与激振点距离的影响;地裂缝活动后土体附加压力的分布主要受隧道与土体接触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66.
生物矿化针铁矿对造纸废水的吸附和热解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矿化针铁矿对造纸废水进行吸附实验,对吸附动力学、影响因素、以及吸附等温线等进行了研究,通过DTA和XRD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生物矿化针铁矿的物质形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再生条件对生物矿化针铁矿的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矿化针铁矿对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生物矿化针铁矿吸附污染物后经过煅烧可以实现再生,经310℃煅烧后的第一次再生吸附率为原针铁矿的97.3%,多次加热再生后仍然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67.
日前,曲周县国土资源局以“预防为主,防查结合”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管理力度,组织执法人员对国土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巡查,使全县68万亩基本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8.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二维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两种不同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二维解释方法(从初始模型的确定至偏导数的求取),并编制了反演程序,对固安——霸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资料进行了二维反演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关于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反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二维反演问题,由于迭代过程中用数值方法求解修改模型参数后的地表响应函数,因而需要正演的时间相当长。本文引用快速正演的方法,缩短了迭代过程中正演计算的时间。从理论上将一般的二维(双)三次样条公式做了简化,应用到快速正演方法中,提高了效率。并以模拟的数据,实现了两个参数的反演。文中还就确定初始模型参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0.
马涛  高博 《城市地质》2016,(1):48-51
煤矿采空区上修建建筑物容易产生沉降变形、房屋开裂,对于在下伏多层采空区上方修建建筑物(群)如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成为场地适宜性的关键问题。由于采空区开采的随机性,不仅要掌握采空区分布,还要通过工程勘探手段对掌握的资料进行验证,才能保证评价工作的科学合理。同时要对采空区按照分布情况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多种方法的定性、定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评价采空区。本文对如何运用物探、钻探等辅助手段对建筑场区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对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