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567,2008)指出"地震考古"的目的是:通过考古学中发现的遗迹,分析历史上的地震信息,这就首先需要在考古遗址中找出可靠的标准来识别古地震.目前,国外学者虽然对磁化率的微观研究比较深入,国内学者在实际应用领域亦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82.
为掌握海洋倾倒区海水水质状况和倾倒活动的影响,为海洋倾倒区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文章针对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航道工程临时海洋倾倒区及其周边海域,选取单因子质量指数、多项水质参数综合指数、综合质量指数、富营养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分别对2012-2015年研究区表层和底层海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受倾倒活动的影响,研究区表层和底层海水各项指数及其分布差异很大:单因子质量指数全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2013年变化较大,而后恢复且平稳;多项水质参数综合指数于2014年全面升高,尤其是倾倒区最为明显,2015年倾倒区内出现低值区,但其周边海域仍较高;综合质量指数总体为良好,2014年高值区明显扩大,尤其是倾倒区最为明显,2015年倾倒区有所降低,但其周边海域仍较高;富营养指数于2012年和2014年明显提高,2013年和2015年营养水平较低,均未出现明显的富营养化;有机污染指数显示2012年和2014年开始受到污染,2013年较好,2015年大部分区域开始受到污染,且污染程度较高;海水水质受倾倒活动影响明显,应加强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83.
通过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采用现场调查、钻探、室内试验等多种方法,基于古河道变迁产生的地层沉积差异,研究廊坊市东沽港村地裂缝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地裂缝为北低南高的地面错动裂缝,主要受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河道变迁影响,裂缝两侧因地层沉积差异,粘土层和砂层厚度不同。(2)近10年浅层地下水受降雨影响变化较明显,尤其是近年地裂缝北部浅层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深层地下水近年整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以后地裂缝南部水位趋于稳定,北侧仍为下降趋势。(3)根据地层沉积差异和地下水位变化分析,基于太沙基固结理论,在浅层地下水下降影响下,厚度差异较大的粘性土层压缩量不同,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形成错动裂缝,而深层地下水位下降是区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85.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汶川地震道路损毁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强烈地震造成道路基础设施的损毁,严重影响应急救灾工作.因此,及时准确地对灾区道路损毁情况进行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汶川特大地震道路损毁评估工作为例,介绍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地震灾害道路损毁评估的技术方法.通过对灾区20个县(市、区)国/省道基础设施损毁情况评估,结果表明,汶川、北川等6个县道路重度损毁,3个县(市)中度损毁,11个县(区)轻度损毁.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应急期间缺乏地面调查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对道路震害损毁进行快速及较为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86.
87.
88.
89.
90.
介绍了油气体系的概念、产生、分类和命名。油戏源岩与油气聚集之间的关系,搞清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优选有利含油气区带。根据这一理论,提出我国中西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三个重要油气盆地油气体系的划分和油气勘探目标选择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