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660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   总被引:86,自引:6,他引:86  
基于“活动块体”的基本概念,综合历史地表破裂型地震的空间分布、主干活动断裂和次级活动断裂的展布特征等,川滇地区可划分出4个一级块体:马尔康块体(Ⅰ)、川滇菱形块体(Ⅱ)、保山-普洱块体(Ⅲ)和密支那-西盟块体(Ⅳ)等;受次级北东向断裂的切割,川滇菱形块体(Ⅱ)可进一步划分为川西北(Ⅱ_1)和滇中(Ⅱ_2)2个次级块体,保山-普洱块体(Ⅲ)包括保山、景谷和勐腊等3个次级块体(Ⅲ_1,Ⅲ_2,Ⅲ_3)。通过断错地貌学的定量研究,厘定了川滇地区各级块体主干边界活动断裂的基本类型和长期滑动速率值;运用矢量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块体的运动状态,并讨论了变形协调性问题,指出川滇地区各级块体运动是平移、转动和隆升等3种基本运动的复合或叠加,其中马尔康块体、川西北和滇中两个次级块体南东向或南南东向平移速率1~5mm/a,顺时针转动角速率1.4~4°/Ma,隆升速率1mm/a左右;保山-普洱和密支那-西盟两块体也发生过大规模的顺时针转动.它们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印度板块北移引起板块边缘或内部变形局部化和差异运动的应交响应。由于存在横向活动逆断裂带对东向或南东向平移分量的吸收和转换,青藏高原物质的向东逃逸量或挤出量是有限的,为“叠瓦状道冲转换-有限挤出模型”。  相似文献   
22.
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测试和计算,分析了高压输出电线等干扰源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现状,及今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点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3.
污染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岩土工程角度,针对研究内容、测试与试验技术、分析与评价方法,探讨国内污染土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4.
根据1961~2000年武威站雷暴天气实况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40年强雷暴天气发生的气候规律,并研究了河西走廊东部强雷暴天气发生的4种环流背景及4种主要天气条件,归纳总结出其短期预报着眼点,为雷暴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介绍在MicroStatioV8环境下dgn格式地形图数据的转入转出原理及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用VBA编程具体实现了一个数据输入输出转换模块,对实现数字测图系统与MicroStation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接口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6.
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分形异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绍先  邓志辉 《地震研究》1997,20(1):132-137
本提供了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北地震活动空间容量维、关联维、信息熵十分显的异常图像;这些异常是在大震孕震区形成、应变释放加速阶段之后出现的,恰好揭示了源区、近源区大释放前的非线性变化过程。这与1965年以来云南及邻区8组大震前地震分形研究的结论完全一致;进一步说明地震活动分形异常对地震孕育的短临阶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7.
由青海省地震学会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古地震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讨论会于1997年6月8日至13日在西宁市召开。会议主要交流古地震研究和利用古地震研究结果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进展和最近研究成果。古地震学是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防震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古地震学在地震灾害评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为大中城市及厂矿建设的规划发展和地震减灾做出了一系列的典型成果,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而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在古…  相似文献   
28.
大别山北麓梅山群中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灿  马文璞 《现代地质》1997,11(1):118-124
梅山群为分布于北淮阳地区位于佛子岭群之下、逆掩于晚泥盆世—石炭纪杨山煤系和中侏罗统红层之上的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在其中、上部发育NW走向的韧性剪切带,产状与区域片理一致。对韧性剪切带及其变形岩石———糜棱岩的宏微观构造研究表明,韧性剪切变形发生于区域变质岩形成之后,具有右旋剪切的运动特点,反映大别山地块向北仰冲过程中所派生的侧向滑移作用  相似文献   
29.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莫测辉王秀璋程景平梁华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岩浆热液大气降水热液侵入岩体中的金矿床乃至岩体接触带或附近地层中的金矿...  相似文献   
30.
浅层地下水氟的溶解/沉淀作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河北邢台山前平原浅层高氟地下水为例,根据氟的化学热力学分析,确定了控制浅层地下水中氟迁移和富集的固相沉淀物,以及不同化学类型的浅层地下水中含氟固相沉淀物的溶解/沉淀条件;利用浅层地下水化学平衡反应模型和PHREEQE软件,确定了氟化的稳定区域,计算了氟化钙的饱和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整个形成过程中,都表现为氟由固相转入水相的趋势,有利于氟的迁移和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