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灰色系统理论是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1982年提出,它是继现代控制论、模糊控制论后控制论的又一个新分支。至今,灰色系统理论已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试用灰色预测原理,对南丹县中稻产量丰歉年景作预测。  相似文献   
123.
一、事实通过对中国及世界一些地震带上强地震活动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地震不仅往返迁移、来回跳动,并且这种跳迁还具有“同步性”的特点。图1、图2给出了反映这一事实的部分结果(图中各地震带震例均等于或大于六级)。由图可见,在经向和纬向两类地震带上,地震的来回迁移几乎趋于“同步”:十九世纪末,经向带的震中迁向低纬,纬向带的震中迁向东部;本世纪初,经向带的震中  相似文献   
124.
使用目前国际上几种常用的特效树脂:锶树脂(SR)、稀土树脂(RE)和镧系树脂(LN)对岩石样品中Sr、Sm和Nd的分离富集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按厂家提供的流程,SR树脂可回收98%左右的Sr,而且残余的Rb不到2%;RE树脂回收的Sm和Nd只有70%左右;而联合利用RE和LN树脂,并配合SR树脂的使用,可以将Sm和Nd的回收率提高到90%左右;LN树脂可以很好地分离Sm和Nd,并且回收的Nd可占总样量的85%左右.  相似文献   
125.
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与东亚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藏高原46个气象站的最大冻土深度观测资料、中国160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AR/NCEP资料,对青藏高原冻土的季节性冻融过程进行合成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土壤的季节冻融过程对青藏高原上空及东亚大气环流有显著的影响,在高原最大冻土深度较小的年份中,7月份,南亚高压强且偏西,500hPa印度低压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弱且偏东,高原南部的东风较强;最大冻土深度较大的年份,南亚高压弱且偏东,印度低压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且偏西. 在不同的冻融年份,850hPa上纬向风的差异显著区反映了西南季风的活动. 最大冻土深度与中国夏季(7月份)降水有3条显著相关带,雨带的分布与中国夏季平均雨带相吻合. 由此,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引起的水热变化是影响东亚气候的一个重要外源.  相似文献   
126.
Gold enrichment mechanism of ore-forming fluid is the essence of gold metalliza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stinguishing symbols of mantle fluid and effect of crust-mantle structure on fluid movement. Fluid moving processes include osmosis, surge, gas-liquid alterna-tion and mutation of fluid speed. During fluid movement, gold will be enriched gradually. Final-ly, a layered circulatory system is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27.
文章阐述了广西高砷高硫金精矿的矿物组成及胂、硫、金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8.
胶东谢家沟金矿岩石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谢家沟金矿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谢家沟金矿控矿的主因子组合F1为:Au、Ag、As、Bi、Cu、Pb、Mo、Sb、Co、Ni、Mn,其贡献百分比占65.691%,为主成矿作用所致,形成了该区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得知,谢家沟金矿形成于深成、中低温的成矿环境,其成矿温度为270℃~330℃,成矿压力为3100×105Pa,约在地下11km深处;最后,结合胶东地区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其演化,认为谢家沟金矿形成于碰撞造山晚期的伸展构造环境.胶东地区主断裂带剪切应力场大小和方向的不断调整在研究区产生了剪切应力场,是控制谢家沟矿化的主要构造.  相似文献   
129.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快速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山桃  唐沈 《矿产与地质》2007,21(5):601-605
在沸水浴中用王水分解样品,以盐酸为还原剂,三价铁盐为干扰元素抑制剂(一般化探样品均含有铁,故无须另外加入),直接用氢化物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方法检出下限分别为:LD(Se)=0.1ng/L;LD(Te)=0.01ng/L。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满足大批量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的测定要求。用本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基体成分的六个国家级化探标样中的硒、碲,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8次测定的标准偏差(RSD)分别为RSD(Se)=6.6%~9.5%,RSD(Te)=3.6%~8.4%。  相似文献   
130.
用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仪, 多普勒流速仪(ADP), 对长江中下游(武汉到河口段)河床进行了走航式的勘测工作, 获得了底床沙波形态的空间分布数据. 根据波高参数可将底床沙波分成4类(Ⅰ, Ⅱ, Ⅲ和Ⅳ), 并剖析了与水面坡降-过水面积的关系. 据沙波分布特征, 并结合100个断面沉积物采集数据, 以及水文实测和模拟参数, 可将河床分为5段(A, B, C, D和E段). A河段属中游蛇曲河型向下游分汊河型过渡, 受到下游B段—黄石基岩河床的影响, 堆积搬运明显, 大型沙波发育, 不对称性强; 基岩控制的B河段上方, 沙波由小变大, 但随着向下游能量释放, 迅速变小, 床底呈明显的冲刷搬运的特点. C河段是本区典型的分汊河型, 曲率高, 心滩发育. 随着上游能量的释放, 床底堆积搬运显著, 大型复合沙波发育, 波长可达150~260 m以上, 波高5~7 m, 上覆小型沙波, 反映季节性搬运的特点. D河段的沙波总体规模小于A~C, 对称性指数变小, 床底呈较弱堆积搬运特点, 并逐渐演变至河口区E段的、以小型沙波为主的河床; 受双向流的影响沙波对称性强. 研究还揭示了本区大型沙波多出现在水面坡降为0.2×10-5~2.0×10-5和过水面积为10×103~35×103 m2的河床区间, 底床沉积物多为中沙. 沿程模拟流速(流量为60000 m3·s-1下)表明形成A, B河段大沙波的流速需要2~3 m·s-1以上, 而下游C, D河段则只需要1.2~2.0 m·s-1. 研究成果为流域管理和环境工程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