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武夷山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20年来武夷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运用现代遥感与GIS技术进行武夷山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的方法。在分析1996年、2005年和2014年3期Landsat影像的基础上,采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然后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法和动态度分析法,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武夷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表现为耕地显著增加,而林地明显减少;20年间其他未利用地和城镇的空间变化幅度很大;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等是武夷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对武夷山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探究旅游业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赤道潜流(the Equatorial Undercurrent: EUC)对于大洋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赤道海区,随着科氏力逐渐趋向于0,地转平衡无法维持,赤道流系无法用地转理论描述。在很多研究中,ENSO、温跃层、海表高度、赤道风应力分布以及其他相关海气要素成为潜流研究的重点要素;压强可以视为温、盐、密、深的复杂关系映射,然而较少有研究将关注重点放在南北向压强梯度力上(the Northward Pressure Gradient: NGT)。在此,本文揭示了南北向压强梯度力的特定函数形式(the Function of Northward Pressure gradient: FNP)与赤道潜流的一个诊断关系。基于原始方程和尺度分析方法,我们得出了该关系的表达形式。结果表明:贝塔效应可能是造成FNP与赤道潜流密切相关的重要影响因子;赤道潜流的垂向结构部分受限于FNP的结构分布;对于赤道潜流来说,南北向压强梯度力相较于东西向压强梯度力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3.
利用江淮2003年和华南1998年夏季持续性强降水典型个例,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了强降水期间江淮、华南及孟加拉湾热源异常分布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位置东西进退及南北变动的影响。模拟证实: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短期变异与大气加热场及其配置有密切的联系。持续性强降水期间,副高西侧较远处孟加拉湾热源是诱导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西伸的原因之一;华南强降水期间,华南和孟加拉湾热源的共同存在可使副高在季节性西伸过程中出现短期东撤;江淮强降水期间,江淮和孟加拉湾热源的共同存在会诱导副高异常西伸。但模式在模拟副高位置南北变动上效果并不明显,不能证实华南、江淮热源单独存在时对副高在南北位置变异上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4.
基于权重调整的BP神经网络在Nino区海温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BP神经网络在训练完之后,其权重是固定不变的,加上神经网络的样本的标准化处理,将使得网络不易描绘样本峰值.因此,本文考虑变权的方法,以调节训练后的BP网络权重,基于变权次数,建立不同网络模型,并利用不同网络输出值与相应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变权BP网络预报效果有较大提升,同时,降低了对因子相关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采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全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讨论了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特征及其与非绝热加热的关系.通过个例合成研究发现:副高位置变异与强降水持续期间大气非绝热加热关系密切.强降水持续期间,副高北侧的江淮流域和西侧的孟加拉湾北部地区均存在强烈的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强降水发生前3 ...  相似文献   
26.
经略21世纪海上丝路之海洋环境特征系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亚投行""非洲援建""协助多国撤侨""亚丁湾护航"……,处处彰显我国延续和平与发展主题、为整个人类社会谋福祉的负责任大国风范。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巨大的资源宝库、连接人类友谊和发展的纽带。本系列研究首先探析了海上丝路战略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意义,并重点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在我国首次系统性、精细化地分析了整个海上丝路所涉及海域的海洋环境特征[主要包括:风候(风场的气候态)、波候(海浪场的气候态)特征,大风大浪频率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极值风速和极值波高,海流特征],以及重要航线和港口特征、地理特征、气候概况、海洋资源状况、涉及国家的海洋开发状况、法律护航等。期望可以为航海、海洋工程设计、海洋能资源开发、防灾减灾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经略21世纪海上丝路提供辅助决策,为"中国梦"及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进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7.
北欧交通气象服务考察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挪威气象局、芬兰气象局和芬兰VAISALA公司的邀请,南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等6人组成的湖北省气象局代表团于2009年2月26日至3月7日对挪威和芬兰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和有关观测仪器的生产研发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在崔讲学团长的带领下,经过全体团员的共同努力,按照出访预案要求,圆满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8.
国内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在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方面的研究进展。涉及亚洲热带季风爆发特征、爆发机制、季风指数设计、东亚季风环流系统、低频振荡活动以及东亚季风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等问题,并讨论了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9.
张萍萍  孙军  车钦  董良鹏  钟敏  陈璇  张蒙蒙  张宁 《气象》2018,44(11):1424-143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其他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湖北省梅雨期一次罕见极端强降水过程气象因子的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常的高低纬度环流形势配合,为此次极端降水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500 hPa副热带高压较气候平均值显著偏强,有利于副热带高压西侧水汽输送加强,使得低层南风距平较气候平均值异常偏强;850 hPa 低涡强烈发展配合200 hPa分流区的形成,导致垂直方向上动力抬升也表现出一定的异常性;此外对该过程中极端降水站点上空的气象因子分析发现,水汽因子(PW)、不稳定因子(K指数)和动力因子(850 hPa散度)绝对值均比气候平均值偏高了1.5个σ以上,并且超过历史相关统计值的上四分位值。最后给出了此次过极端强降水过程的天气概念模型及气象因子异常度的定量配置图。  相似文献   
30.
在全球性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退缩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海螺沟冰川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山岳冰川,具有高度的观赏性、科研性。据观察,近百年来该冰川表现出持续退缩的状态,保护已迫在眉睫。从规模、结构及分布3个方面论述了海螺沟冰川的地质特征,并探讨了冰川的形成和物质平衡的条件。根据温度、海拔以及表面覆盖物质成份3项对冰川退缩起主要作用的因子,针对海螺沟冰川退缩的严峻现状和冰川地质遗迹开发和保护的具体情况,给出5条进一步防范冰川退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