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物性测试、压汞分析等实验方法,以阜康凹陷东部斜坡带二叠系梧桐沟组储集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并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研究表明:梧桐沟组储层以岩屑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粒度较细,分选磨圆较差,成分与结构成熟度低;储层原生孔隙发育,具有一定量的次生溶孔及微裂缝,发育微米级孔喉,物性较好,属于中孔中低渗储层;通过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的定量分析,共识别出8种成岩相类型。研究区储层物性及孔喉结构主要受岩相及成岩相控制,共划分出29种岩相成岩相组合,结合油田实际产能,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四类,从一类到四类,储层物性、孔喉结构及产油情况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32.
利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地质、试油、录井、岩石薄片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研究了致密油的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区致密油形成条件优越,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Ⅰ和Ⅱ型并且为低熟-成熟阶段;储层岩性复杂,甜点段平面连续性好,孔隙类型多样;广泛分布的烃源岩与储层频繁互层,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直接进入相邻储层,有利于致密油的富集;芦草沟组超压广泛发育,是致密油运移的主要动力。致密油纵向上分布受优质烃源岩控制,全段均见油气显示,主要富集于优质烃源岩层附近的储层中;平面上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厚度及储层厚度的综合控制,主要分布于烃源岩厚度大于200 m、TOC高于35%、储层厚度大于15 m的区域之内  相似文献   
33.
针对地下工程岩体压碎和塑性变化两种损伤形式,本文以莫尔-库伦准则为岩体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条件,提出了冲击波作用下岩体压碎圈范围的计算式,运用Von Mises屈服条件,计算了应力波作用下岩体塑性区范围。以KUBELA 420炸药为例,估算了重庆主城区常见砂岩在爆破过程中形成的压碎圈范围不超过1.7倍装药半径,应力波作用下岩体塑性区范围不超过25.06倍装药半径,其与数值模拟预测的结果较接近。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归纳、凝练、总结出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的大气污染物湿沉降清除机制、干沉降清除机制、稀释机制、化学转化清除机制的科学内涵及机制图解,为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研究型业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
红树植物是生长于沿海滩涂上的一群植物,由多种的红树树种、林缘植物和植物群落组成,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它生长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发达根系和胎生幼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以及为各种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一个理想的栖息环境。另外,大量红树凋落物所转化的有机物质为浮游生物、鱼、虾、蟹等提供了丰富饵料,形成并维持一个食物链复杂的高生产力系统[1]。对红树植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将有助于红树植物生态系统研究和促进红树植物的保护、繁殖和再生产,也将为挖掘和开发利用红树植物资源提供依据。世界上拥有红树植物84种,其…  相似文献   
36.
37.
提要:砂岩作为山脉隆升过程中在盆地内的直接记录,其碎屑组分在分析造山带及沉积物源区构造背景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应用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对比、单井碎屑组分垂向演化特征、Dickinson图解及砂岩的成分成熟度Q/(F+L)与F/L的演变特征四种方法,对川西中段地区侏罗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砂岩碎屑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中侏罗世沙溪庙组受到了来自西部龙门山造山带和北部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复合造山运动的共同影响;(2)通过对川西地区单井碎屑组分垂向对比及砂岩成分成熟度分析,发现在千佛崖组与沙溪庙组界线附近,沉积物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暗示川西地区此时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沉积转型事件,这与米仓山—大巴山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3)砂岩碎屑组分的变化反应盆地周缘造山带的活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构造相对稳定,砂岩成分成熟度高;中侏罗世中晚期,在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覆作用的影响下,砂岩成分成熟度低,且具有火山岩岩屑增多的特征;晚侏罗世早期,构造相对稳定,砂岩成分成熟度增高,至晚侏罗世晚期川西地区主要受龙门山造山带的影响,其砂岩特征与龙门山前缘砂岩特征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含粘土热溶尾渣构成组分的分析,提出判断钾在热溶尾渣中附存状态的方法,为生产氯化钾的热溶———冷结晶工艺优化提供依据,并估计添加过滤设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9.
诺木洪农场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缘、诺木洪河冲洪积扇细土平原中。是柴达木盆地较大的农场之一。受地下水埋藏条件、强烈蒸发极干旱气候条件制约,盐碱化相当普遍,这也是很多农场弃耕的主要原因。地处高原极度干旱的气侯条件,农业发展条件本来就相当脆弱,盐碱化更是影响农业发展和生存的主要障碍。盐碱化改良便是目前发展盆地农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盐碱化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就其改良途径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提出了盐碱土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
广东三水盆地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钻井和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确认了白垩纪-古近纪三水盆地存在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五大沉积体系,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根据五大沉积体系在纵向上的叠置关系,把三水盆地分为①早白垩世底部粗碎屑进积阶段;②晚白垩世初始湖泛阶段;③古新世-早始新世湖泊细碎屑加积阶段:④中始新世-晚始新世顶部粗碎屑填积阶段.最后,根据沉积演化过程中的生储盖匹配关系,指出盆地西部宝月地区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块,最有利的层位为古近系怖心组,最有利的沉积体系为发育在怖心组大岗段之上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和三角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