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152.
对青海省三次水资源量评价差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李其江 《水文》2019,39(4):57-62
水资源调查评价是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论证、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的重要基础工作。总结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继承前两次青海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础,改进了评价方法,丰富以往评价内容。对三次评价过程中的主要差异问题进行梳理,针对西北地区资料条件普遍较差及省内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评价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3.
川中红色砂泥岩岩石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川中白垩系、侏罗系的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的抗压强度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红层岩石作为地基时抗压强度的范围值供设计参考 ,对泥岩、砂岩的其他力学性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4.
戚隆溪  陈强  王柏懿 《中国沙漠》2002,22(3):237-241
采用双向耦合的双流体模型,研究了大气悬浮沙尘的存在对大气边界层中层流底层流动特性及摩阻系数的影响,计算并讨论了不同沙尘含量下含尘大气相对于无尘大气摩阻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摩阻系数的变化取决于悬浮沙尘的初始运动状态和质量载荷率  相似文献   
155.
根据已取得的地质成果,应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贵州遵义铝土矿(带)成矿条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铝土矿的形成,是在古生代碳酸盐岩所形成的古岩溶基底上,于有利的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等先决条件下,以白云岩和页岩为成矿原岩风化剥蚀的残坡积物,经钙红土化、红土化的成矿作用,脱硅去铁、脱钙去镁、脱钾富铝后,成为红土型铝土矿;随着早石炭世海侵的到来,不断发生水解作用,同时经水体短距离搬运再沉积在古岩溶坑洼内,形成三水型铝土矿;尔后盖层加厚,增温脱水,进而形成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古风化壳型岩溶坑洼异地沉积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床;其成矿时代归属早石炭世大塘期旧司时。   相似文献   
156.
浅层沉积物不排水抗剪强度(Su)是深水作业的关键参数之一。为了获取南海神狐海域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W18-19框体的基本工程地质特征,试采工程准备阶段开展了原位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及大量的室内实验。本文将主要基于CPTU计算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基本模型,采用微型十字板、电动十字板、袖珍贯入仪及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实验,确定该区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基本模式,并提出适用于南海神狐钙质黏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纵向分布规律计算模型,对该区域水合物上覆层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基于总锥端阻力、有效锥端阻力、超孔隙压力的模型系数分为13.8、4.2、14.4。综合考虑地层压实效应和含气情况,本文提出的分段函数预测模型与室内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可用于工程设计阶段进行工区不排水抗剪强度纵向分布规律的预测。另外,基于有效锥端阻力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经验模型适应于浅层极软-较硬压实的钙质粘土层,基于超孔隙压力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模型适用于较硬-坚硬的不含气层,而基于总锥端阻力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模型则适用于坚硬含气的钙质黏土层。本文提出的分段函数模型有效的提高了经验模型在南海神狐水合物赋存区的适用性,计算结果可为工程安全评价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7.
陈强 《江西测绘》2013,(4):31-33
建筑物的倾斜对建筑物危害极大。文章提出免棱镜全站仪应用于建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通过实验,解算建筑物倾斜度,计算观测误差,并根据GB《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规范要求,探讨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并得出结论。同时,作者对将来的倾斜监测方式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8.
本文采用斜距-多普勒模型与卫星轨道状态矢量探查影像粗配准点,以粗配准像素中心及其邻域相干系数阵列拟合相干曲面,通过快速求解二元连续相干函数的极值点作为影像精细配准位置,建立主从影像同名像素的坐标映射转换模型。实验分别以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ERS SAR影像和西部龙门山地区的ALOS PALSAR影像为例,进行InSAR影像配准与干涉计算,结果表明,SAR影像配准后的相干性提高约5%。  相似文献   
159.
为探测汶川震后龙门山主断裂带两侧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使用雨期前后的两幅超短基线PALSAR影像开展雷达干涉测量,提出三维空间因子SAR大气长波相位建模方法,利用雷达视线方向形变阈值扣除大气短波相位,联合地形坡度因子综合提取主断裂带两侧强降雨期的滑坡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震后滑坡灾害基本沿映秀-北川主断裂带两侧呈条带状密集分布,其中90%滑坡分布于高程为(1000~3000)m区间,地形坡度因子则集中于(15~35)°范围,多数滑坡距离发震断层约为(3~15)km,70%滑坡分布于断层上盘区,上下盘滑坡数量和面积存在明显差异,表明震后滑坡受发震断层上盘逆冲运动特性的滞后效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0.
选取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及南加州地震数据中心(SCEDC)的震相观测报告和数字波形数据,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单独和联合反演Ridgecrest MW6.4前震、MW7.1主震及震后1个月内MW≥2.5余震的震源参数。精定位结果显示,2 098次地震事件形成4个事件簇,得到高达97%重定位率的震源参数;地震序列走时残差为65 ms,互相关走时残差为57 ms。精定位后震中位置线性特征更为显著,震群空间分布呈L型和T型特征,余震展布长约90 km,宽约25 km。定量分析地震活动与断层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Ridgecrest地震序列始于深部并向浅部区域传播,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4~8 km范围,呈分段条带特征,揭示Ridgecrest地震序列对该处规模不一的多断层构造组成的复杂断层系造成破坏,小湖断裂带为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