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甘肃省金矿资源预测模型及潜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部署甘肃省金矿勘查找矿工作,必须对全省金资源总量作出定量预测,对省内各成矿带的金资源潜力作出定量评价。文章对甘肃省已发现的429处金矿床(点)的资料及全省1∶20万区域化探资料进行了统计和研究,建立了甘肃省金资源总量丰度估算模型、品位-储量回归预测模型及全省各成矿带金资源潜力分布模型。通过定量预测得知,甘肃省金资源总量的上限值为3166t,金资源总量为2420.6t;西秦岭成矿带的金资源潜力最大,占全省金资源潜力的37%,祁连成矿带次之,占24%,扬子成矿带占15%,北山成矿带占13%。据甘肃省岩金资源回归预测模型,岩金矿床在甘肃省具有极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22.
藏南昂仁县贡久布地区晚二叠世孢粉组合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久布一带的敌布错组分布于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区,含较丰富的孢子花粉化石,以华夏植物群孢子花粉为特征,同时采获大量的植物化石,其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根据地层中孢子花粉的演化规律,可建立Vetreisporites signatus-Limitisporitesrectus孢子花粉组合带.丰富了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为研究该区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古生态、生物古地理分区和地质演化历史提供了基础资料.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认为植物组合由冈瓦纳植物群与华夏植物群混生到典型华夏植物群是逐渐演化的.  相似文献   
23.
龙门-锦屏山的东缘发育一系列逆冲断裂和飞来峰构造,逆冲作用使山体向东叠置在四川盆地之上。新的野外调查、显微构造分析和糜棱岩石英组构的EBSD测量表明,在龙门-锦屏山的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体西缘(即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一条近NS向的大型韧性拆离断裂,被20Ma以来形成的NW—SE向鲜水河韧性走滑剪切带[1]左行错位80km。青藏高原东缘韧性拆离断裂中黑云母40Ar-39Ar测年获得112~120Ma的年龄,表明龙门-锦屏山的崛起可能与白垩纪开始的垂向挤出机制密切关联。结合四川前陆盆地的沉积及演化特征,认为晚三叠世时期羌塘/东昆仑/扬子陆块的碰撞形成松潘-甘孜造山带,晚三叠世—侏罗纪在其东南缘形成四川前陆盆地沉积;早白垩世龙门-锦屏山开始抬升,晚白垩世快速崛起,在四川前陆盆地沉积之上叠置白垩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的沉积。龙门-锦屏山的崛起与白垩纪以来扬子板块岩石圈对于松潘-甘孜地体的陆内俯冲作用有关,使位于中下地壳的变质基底岩石在挤出机制下隆起。  相似文献   
24.
500kN 足尺磁流变液阻尼器设计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们制作的、目前出力居世界前列的500kN足尺MR阻尼器设计的关键技术、阻尼器的性能试验及力学模型的参数识别进行了研究。在对磁流变液材料的最大屈服剪应力、抗沉降稳定性以及磁滞响应时间等关键性能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确认该磁流变液的抗沉降稳定性和其他两项性能指标满足MR阻尼器的设计与工程应用要求。同时,对此500kN足尺MR阻尼器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内置式碟型弹簧蓄能器、磁场防漏设计以及引线保护等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此MR阻尼器性能的试验,依据阻尼最小二乘法,对MR阻尼器采用的修正的B ingham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识别,得到了与试验结果吻合的MR阻尼器的力学模型。通过研究可知,高性能磁流变液材料的制备以及MR阻尼器设计的关键技术是大吨位足尺MR阻尼器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气水合物大致经历了实验室研究、管道堵塞及防治、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4个发展阶段,中国目前正处于资源调查阶段的早期。自1999年开始,中国先后开展了南海、东海、陆上冻土区和国际海底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标志,并在南海北部神狐地区成功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取得了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但目前仍存在着调查研究程度较低、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等问题。随着国家对天然气水合物重视程度的加强,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进程将会将进一步加快,并在不久的将来过渡到试生产阶段和商业性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26.
李长青  闰之辉  王瀛  郜凌云 《气象》2007,33(1):62-69
分析了2005年5月11日至6月10日的NCEP-FNL与T213L31分析资料在位势高度、温度和风场上的整体差异,揭示了低层差异最小,差异极值主要分布在3个关键区的特征。进一步通过地形高度差异与位势高度差异的相关性分析,认为青藏高原附近的地形高度差异的极值是引起两种资料位势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并计算分析了这种差异对高原周围中低层大气环流的动力和热力影响。结果显示,在NCEP-FNL中的西南涡强度和热源作用较强,中层风速切变较弱。  相似文献   
27.
目前我国中期数值预报产品已由T63改为T106模式,为分析T106模式对天气系统的预报能力,并与T63模式的预报能力进行比较,在已对1996年8月T6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的基础上,本文对1997年8月T106500hPa24~144h数值预报产品用相同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并与T63产品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1检验标准1.1西风槽脊位置的检验标准本文规定:西风槽脊位置与实况经度误差小于等于5个经度、纬度误差小于等于3个纬距为正确;经度误差在5~10个经度或纬度误差在3~5个纬距为基本正确;经度误差大于10个经度或纬度误差大于5个纬距为错误。豆.2高、低…  相似文献   
28.
大姚6级双震前的地震前兆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连续形变观测资料中除了存在于整个时间域的短周期潮汐信息(固体潮)外,还有出现在某个时间段的长周期非潮汐信息.如何从时间或空间上认识和提取这些信息.成为认识地震过程和进行地震预报关键和迫切的问题之一。利用小波分析的时一频特性和奇异性检测特性,对大姚6级双震前的连续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提取潮汐资料中的非潮汐信息。发现在地震前震中附近的形变台站都接收到了相同频段的异常信号.周期为几天到十几天,出现在各个台站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在震前具有一定时、空分布的信息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29.
山东半岛冷流强降雪和非冷流强降雪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丽  张丰启  施晓晖 《气象》2015,41(5):613-621
利用1981—2000年常规气象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冷流强降雪与非冷流强降雪的空间分布、大气环流、水汽输送、稳定度和垂直运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流强降雪是发生在槽后西北气流里的中小尺度不稳定降雪,非冷流强降雪是发生在槽前西南气流中大尺度稳定性降雪。冷流强降雪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点,是强冷空气对下垫面物理状态强迫响应的结果。提出强冷空气与渤海暖水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大气边界层不稳定是产生冷流降雪的本质,在这种边界层不稳定层结中发生的降雪是冷流降雪的概念。  相似文献   
30.
桑植县油坊萤石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边缘,是一典型的小而富的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矿体主要由压扭性断裂控制,与围岩含Ca质有关,围岩界限清晰。矿体呈透镜脉状、似层状或扁豆状,矿石质量好,Ca F2含量高。该矿床广泛存在围岩蚀变作用,表现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该类型萤石矿床有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